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0782830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新课程 探寻语文之美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 肖勇【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审美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联翩浮想语文学习就是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曾几何时,我们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

2、“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先看我们的课堂,当我们齐声诵读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悟着它的气魄与美丽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忘掉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随着流水渗入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我们奉为瑰宝的语文教学理论,大多也都是随着考试的转轮,审察着或浅或深的车辙,然后告诉我们: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

3、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不可谓不深,观点不可谓不新,作用不可谓不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能完全摆脱“功利语文”的束缚,去畅谈、宣扬纯美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最后看我们的学生,当我们摇头摆脑赏析着“黛玉葬花”凄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情与理的时候,下面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 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大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大得我们无暇也不敢去想:当我们领着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尽情享受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倾心触摸着热烈欢跳的至美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应付考试?如果真的如此,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考试还很不完善;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

4、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一、 语文教学是体验美的活动。“美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它使我们精神振作,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教学是按照规律去体验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意境和形象等方面去体验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1.体验语言文字之美。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以优美生动、富有个性的语言艺术屹立于文化艺术之林,赢得人们的喜爱。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

5、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朴实,都体现了形式各异的语言美。例如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全文没有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没有令人费解的句子,语言明了而不晦涩,句式整齐而不错杂,音韵铿锵而婉转,意味隽永而含蓄,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教学时,教师适当引导点拨,会使学生感觉像是和作者一同观看、思索、交谈,在不经意间采摘了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花朵,产生了美的体验,在体验中欣赏美、吸收美、贮存美,为创作美打下基础。2.体验人情之美。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用语言文字叙事描物,表情达意的心智结晶。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体验文章表达的人情美,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思,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素质。以边城为例,翠翠

6、对祖父以及祖父对翠翠的那份浓浓的亲情,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情,天保与傩送之间古朴的手足之情等,无不反映了作品人物崇高的品德和淳朴的人情之美。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和净化。3.体验意境之美。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氛围。一轮明月、几滴梧桐雨,一支芦管、几朵牵牛花,都营造出美的意境。通过引入、朗读等各种手段,使学生学会真正领悟作家创造的意境,去体验美,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扩展、延伸。 4.体验人物形象之美。体验人物形象之美,可以使学生完善美的人格,实现美的行动;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评价,实现最佳的审美心态,提高审美素养。例如

7、小说荷花淀,作者着力刻画了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爱家爱国的“水生嫂”的形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深深体验到那种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美,需要发现,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沉淀与人性悲情,阿Q身上流淌的哲学思辩,以及透视宋江传统的君臣意念而触摸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值得思考的一面 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与祥和,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以及在传统人情价值取向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不同也不公平的评价际遇 美,需要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淹没、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夸张的法国“

8、守财奴”在新时期中国土壤上滋长,孙悟空身上折射出的另类文化的矛盾冲突,汪国真笔下的感性和理性撩动起的遐思,余秋雨的深邃哲理流淌出的清新而富有生命力的语言都需要我们用无拘无束的遐想去开拓,用纵横驰骋的思辩去探究,用火热的真情去感悟。二、生活是语文课堂蹦跳出欢快的小河。语文学习应该开辟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新疆域,从而让学生走进斑斓的生活,真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真正解放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发掘其语文学习的潜在能力,进而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成为可能,最终建立科学的生活语文教学观念。 诗人何其芳曾热情洋溢的把广阔的生活比作浩瀚的海洋,而“生活语文”就是要

9、创造条件让学习走进广阔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去尽情领略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去吸取大自然的乳汁,就是让学生去翻阅浏览社会这部鸿篇巨制的无字书,去体悟社会万象的豪放与悲壮。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和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走进浩瀚的生活海洋,语文学习如鱼得水。你,可以尽性地与春花秋月吟哦性情;你,可以恣意地与夏日冬雪砥砺意志;你,可以纵情地与文人骚客切磋诗文;你,可以随缘地与凡俗伟人拷问心灵。 熔铸生活,让学生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课堂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是啊,语文要想学得好,还必须到课堂之外广阔的生空间去学习,去历练。“要爱语言,要着迷语言,只有到鲜活语言

10、的环境中才能领会得到,之后才能谈到掌握语言。”曹禺如是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扑鼻分外香?”退一步来说,学生们在生活语文的海洋里,举手投足之间接触的是报纸、杂志以及各种文学作品等文字媒体,耳濡目染的是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等等各种音像媒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遇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诚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如果这些不仅仅是规范的而且是优美的,熏也会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活的滋润,美的语文更需要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语文课堂蹦跳出欢快的小河三、时代是语文涌动激情的小河 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我们有理由抱怨“北京胡同”离我们太远了(至少是空间上的),但现代的北京又离我们那么近(至少是心理上的),“现在的北京胡同还好吗”的思绪可以牵引着我们的激情把过去和现在联在一起;焦仲卿也许离我们更远了(不管是时间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但“假如我是焦仲卿”的讨论,可以以“传统价值观念的演变”为基点架起通向“焦仲卿”的桥梁;我们可能也难以理解王维身居高位却隐居山林的淡泊,但可能更容易理解现代社会逐鹿官场的热切,从而在比较中悟透王维隐居的难言之隐以及“官”文化的源远流长 时代是撩拨激情的琴弦,她拨动了学生遐想的音符,她拨动了语文诱人的美丽 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明天就在眼前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