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0752885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专题5.1意识的本质(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1 意识的本质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产生的前提。(2)意识是的产物。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 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意识的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是意识活动的,具有产生意识的。(2)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脑的。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是意识反映的对象,是生成意识的 。不管是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2、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 ,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4物质决定意识(1)从意识的看,它是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的机能。(3)从意识的看,它是的主观映象。(4)物质世界是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答案】1(1)自然界 反应特性 人类意识 (2)社会发展 劳动 人脑 语言2(1)物质系统 物质器官 生理基础 (2)机能3(1)客观存在 (2)客观存在 原材料 正确 人脑 主观映象4(1)起源 物质世界 (2)生理基础 人脑(3)内容 客观存在 (4)先于 本原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3、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这里的一切物质既包括生命物质,也包括非生命物质。不存在没有反应特性的物质,这些反应特性的存在,为人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可能。生物的反应形式,包括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意识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同感觉相似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从动物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无机物反应特性物质岩石风化、空谷回音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细胞膜葵花向日、食人草高等动物感觉、心理大脑警犬破案、

4、马做算术人意识人脑谈虎色变、苹果与万有引力【典例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反映意识形成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是含羞草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合闭 海参遭遇天敌时会“献出”自己的内脏,供其食而自逃 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破碎 科研发现某些星系中造星运动趋于停止的原因 ABCD【答案】B 【解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因此,能反映意识形成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的正确顺序应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

5、发展的产物随着自然界的发展,产生了人类,出现了人类社会。人和动物不同,动物虽然有一定的心理,但它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人则不同,人会劳动,会思维,会语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知识拓展】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

6、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典例2】一些地方发现过“狼孩”“熊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没有人的意识。这说明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ABCD【答案】B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

7、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是产生意识的“加工厂”。这里说的人脑,是正常的人脑,而不是损伤、病变的人脑。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作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作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3)“电脑思维”不同于“人脑思维”电脑思维人脑思维物质基础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过程是在人类设定的指令程序的控制下进行的,是对

8、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这个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除自觉的过程外,还渗透着情感、意志等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领悟等过程,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思维性质不可能具备由人类感情、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没有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只能接受指令;也不具有社会性,不会去探索社会的意义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具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人的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是错误意识的反映是歪曲的,有时甚至是虚幻的。【典例3】科

9、学研究发现,人脑中有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的细胞使我们的祖先逐步脱离猿类。它使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时,自己也会被感染,而当别人大笑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发出笑声。同时还发现患有自闭症的人,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受到了损害。这一研究成果证明A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作用 B意识是在镜像神经元作用下的模仿C意识源于人脑的镜像神经元D人脑神经系统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答案】D4意识的本质: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有了人脑,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还必须有客观存在,即“原材料”,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意识的表现:无论

10、是何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分类标准类型按意识的性质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按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程度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按意识的具体内容对现状的感受、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不管是对现象还是本质的反映,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的差异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这说明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个体意识的这种差异性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因此,意识

11、虽有差异性,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虚幻的反映【典例4】2016年12月14日下午,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即“供给侧”“工匠精神”“小目标”“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葛优躺”“套路”“一言不合就”“蓝瘦香菇”流行语入选。近几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来源于人脑【答案】B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

12、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老马识途岩石风化审时度势葵花向阳ABCD2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流行于闽南、潮汕、台湾、东南亚等地区的梨园戏中的角色有生、旦、净、丑、贴、外、末。这些角色的相应脸谱是对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这说明A梨园戏脸谱源于人们的加工创作B脸谱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深刻反映C梨园戏脸谱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 D戏剧艺术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精神力量3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错觉

13、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意识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BCD4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于2017年8月27日在天津开幕,其会徽“奔向未来”主体形象由“津”“十三”“张开双臂的人形”“海河”等元素组合构成“火炬”的造型,体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奔向未来”的设计表明了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存在 艺术设计源自创作者的灵感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ABCD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吟咏清明的诗句,既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气候和物象特征,又吟咏了在万物蓬勃生长之时人们对亲人拳

14、拳的思念之情。这体现了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过程意识是反映现实与再创造的统一ABCD6“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7人们常用“万物复苏”来描绘万物生长的春季,由春季还衍生出许多好词,如春暖花香、春意盎然等。这体现了A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制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