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备考辅导-考研政治 邓小平理论概论 辅导.docx

上传人:caoka****i234 文档编号:130751955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备考辅导-考研政治 邓小平理论概论 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考研-备考辅导-考研政治 邓小平理论概论 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研-备考辅导-考研政治 邓小平理论概论 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备考辅导-考研政治 邓小平理论概论 辅导.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政治 邓小平理论概论 辅导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方面的重要特征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 B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相结合 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推进现代化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 B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 C积极推进高科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D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

2、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是 A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C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 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经济布局实施战略调整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其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A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四项基本原则 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 A时代主题由战争和革命转变为和平和发展 B新技术革

3、命引起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 C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挫折 D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 E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我国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 A体制创新 B科技创新 C制度创新 D理论创新 E观念创新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 A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B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C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D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E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4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 A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4、B以商业保险为主体 C资金多元化 D保障制度规范化 E管理服务社会化 5“十五”计划期间,为实现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而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更好地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 B抓好外经贸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殖率 C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我国国情的外经贸的新体制 D大力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鼓励发挥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E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国情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 三、辨析题 1一切合

5、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其性质一定是社会主义的。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四、论述题 试述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五、材料题 下面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材料: 按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

6、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ii力量。 请回答: (1)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2)说明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变化。 (3)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变化。 (4)说明国有经济地位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

7、C 4A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 3ABCD 4ACDE 5ABCDE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 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决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2答案要点革命是根本变革社会制度,为生产力发展扫除了制度性障碍,从而解放了生产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基本制度的

8、基础上根本变革旧体制,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体制性障碍,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三个代表”的论断,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的前进。这“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面向新世

9、纪党的建设的纲领。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加强党的建设与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辩证统一,是 保持党的自身先进性与联系群众广泛性的辩证统一,是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三个代表”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如何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的课题,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五、材料题 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善,已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不但没有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10、相反,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主体地位未变。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比重较大增长,因而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包括在公有制经济中。 (3)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由于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