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0651302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对乌海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调查进而实现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查报告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务,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会为每个人提供

2、基本的健康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会逐步扩展,水平也会逐步提高。二、调查的目的: 现阶段,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是广大城乡居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成为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因此,了解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是势在必行的。三、基本公共服务的对比:(一)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教学质量仍需提高2010年内蒙古地区普通小学师生比略好于西部、中部平均水平,略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2010年内蒙古地区普通初中师生比略好于西部平均水平

3、,略低于东部、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但是两项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1.学前教育相对落后幼儿园数量少不能满足需要,同时所需费用高。一方面,大部分家长不愿意孩子早早入学;另一方面,就是费用较高。2.集体宿舍修建宿舍修建使在异地的学生可以接受教育,但是有小部分同学因住宿费较高或住宿条件差放弃住宿,但是解决了绝大部分上学远的问题。3.教学质量低在少数地区,虽然 “两基”攻坚目标基本实现,但基础教育水平仍然较低,教学设备简陋,教学仪器匹配率不足65%。4.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相当落后,布局集中,不能满足经济区经济发展对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小,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仍不

4、合理。同时,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许多职业学校出现用房紧张、试验实习基地与仪器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二)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与居民需求差距较大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机构数均占到全国、东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73.5%左右;卫生技术人员数低于全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低于全国、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所以说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缩小差距,实现均等化是势在必行的。四、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产生的原因(一)国家政策的倾斜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内蒙古自治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

5、种政策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均等的重要因素。(二)地区财政实力的约束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因此财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虽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地方财政的严重不足,是导致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三)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会影响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成本。相对而言,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地形复杂,海拔及平均温度差距明显,导致人居分散、交通不便,因而行政管理跨度和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困难,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高。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一)总体思路加快发展速

6、度,提高发展质量,尽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覆盖城乡、分布合理、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原则,稳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保障所有学龄儿童都能公平享受质量良好的义务教育;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护人民健康和安全,保障所有居民都能按需享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继续提供更为广泛的基本社会保障,构建规范稳定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保障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保障内容;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

7、业服务体系,保障资金支持,提供有效公平的就业服务,保障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和谐的劳动关系。(二)重点领域1义务教育为保障所有学龄儿童都能公平享受质量良好的义务教育,需要重点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集中办学产生的新问题、学前教育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推进缓慢、教师待遇低及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解决师资、卫生机构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上,国家应全部承担并提高教师及医疗人员的待遇,使服务于经济区的教师和医疗人员收入高于经济区平均职工收入的20%25%,并且越是偏远落后地区待遇应越高。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并且在推进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12年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资

8、源布局满足入学需求。2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自治区面积大、人口密度低,因此,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及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是不够的,应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实际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3.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责任应当是缩小区域发展的社会差距,而不是经济差距,经济差距应该主要由市场机制去解决。政府应努力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要日益强化其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要积极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物品

9、,通过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来增进公共利益。第二,政府要日益放松对社会经济事务和公民私人事务的管制,更多地让民间组织进行自我管理。第三,即使在政府必须履行管理责任的地方,政府应当有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自治区整体处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难以协调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比例,迫切需要国家切实加大对经济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对经济区的公共投资力度,实施“投资差距”政策,帮助自治区缩小与全国地区的差距。4深化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基本服务供给体系。国家应增加投资于经济

10、区公共服务的规模,帮助经济区尽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时经济区要完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供给机制,在以政府为主体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的格局,建立政府、居民社区、私人部门、非盈利性组织等的供给格局。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功能,实现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可以满足一般需求。5建立和完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建立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增长机制,形成公共服务均衡分配的制度基础。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范围,改变农

11、村公共产品供给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的局面,逐步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居民相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目前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是滞后的,但是自治区矿产资源、特色生物资源丰富,水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蕴藏量大,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建议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点产业项目,在西部布局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在内蒙古自治区。按照统一规划和产业政策,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奠定坚实基础。自80年代起实施的东部倾斜政策加快了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以三峡工程建设为起点的西部大开发,也必将带动中

12、西部社会经济和农村城市化的大发展。内蒙古要紧紧抓住西部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自身条件,积极主动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6.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和监督体系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在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建立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及公共就业服务在内的单项和综合评估体系,同时完善评估程序,坚持评估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严格的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相联系,加强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六、总结“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某种程度

13、上是由各地区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努力程度及投入效率上的差异造成的”。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已经非常努力并有效率的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但是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而言,单靠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若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并且尽快缩小与全国地区的差距,还需要国家在产业项目上的倾斜及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等多方面的帮扶,只有这样内因外力共同作用,才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早日实现。一、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按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卫生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13所卫生院和57所卫生室,卫生院达

14、到了28所、卫生室达到298所,基本覆盖所有市。为卫生院配备了18台救护车,全部装备了B超、X光机、心电图、血球分析仪、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手术室配备了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各卫生院普遍能够开展上腹部手术、一般卫生院能开展下腹部手术,为农民就近就医提供了保障。各卫生院平均年诊疗量达3600多人次。二、卫生队伍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采取理论培训和临床进修相结合的方法,培训传染病防治、急诊急救、内科、放射、检验、中蒙医、口腔医师等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300人次、医生2400人次。同时,每年开展卫生院院长全员培训,不断提

15、升卫生院管理能力。认真实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卫生院项目,培训卫生院人员100多人次,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奠定了人力基础。二、存在问题 卫生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市卫生经费投入有所增加,医疗条件有较大改善,但与其他盟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我市卫生保健规划要求的“各级政府的卫生事业经费应占财政支出的8%”相比,医疗卫生投入仍显不足,农村现有医护条件薄弱、医务水平不高,技术力量总体薄弱,仍然存在医疗设备陈旧老化的情况,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严重制约我旗卫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卫生人才严重短缺。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但由于历史经济等方面原因,卫生人才一直是我市人才库中的软肋,高素质、高水平的卫生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管理人才和妇产、外科、放射、检验等专科人才。现有基层卫生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总体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相差甚远。 卫生机构管理水平不高,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松散。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卫生资源利用率低,内部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等方面。同时,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旗、乡、村三级网络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之间的指导、协作、互联关系减弱,整体网络功能得不到较好发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业务指导部门的管理指导功能和乡卫生院的枢纽功能弱化,而村卫生室属个人承办,自主经营,公益服务作用不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