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0554769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土资源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土资源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发展规划..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国土资源发展规划 一、“五”期间的各项成就 改革开放和“五”以来,国土资源事业的各项成就,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为22494公顷,全县通过积极实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加大保护措施和力度,到“五”末,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22494公顷,实现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国土资源二次调查及评价和勘查成效显著,基本摸清了土地资源家底,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取得巨大成就,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的用地需要。国土资源管理得到加强,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发挥了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土地市场已经形成,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完

2、善,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日益活跃;矿业秩序进一步好转,全民资源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国土资源紧缺的状况将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十几年来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增加较快,全县耕地总面积已从1996年的27353公顷下降到2009年的25057公顷,耕地年均减少164公顷,当未来一个时期,是县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对土地利用的转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惯性影响,未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任务艰巨;二是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对土地的用养不当,工业“三废”排放,致使土壤肥力下降,

3、部分农化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三是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地区差异较大,北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资源耗竭过速,南部调查评价工作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四是国土资源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类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尚在建立初期。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解决。 本纲要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主要阐述我县国土资源管理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

4、为方向,所提出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和结构调整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运用经济政策加以引导。本纲要在国土资源调查、资源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国土整治、城乡统筹发展、新民居建设等领域提出的任务,要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完成。 第二章“十二五”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国土资源事业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高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两保一高”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用地

5、观念,创新用地模式,注重开源节流,落实共同责任,推进科技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立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强化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各项非农业建设应优先利用其它农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立足解决农民民生问题,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坚持做到耕地占补数量平衡和质量提高,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持续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实现“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为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保护和合理

6、利用国土资源作为主题。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使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适应供求变化,体现市场竞争原则。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维护土地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基本农田永久保护机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搞好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2、坚持可持续利用土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保护与建设并重,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的不合理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7、,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构筑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3、坚持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作为动力。解决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及综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规律等基础研究。加强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社会信息共享。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水平的公开、公正、透明运行。适时调整和制定资源政策,完善市场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高科技人才培养,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4、坚持把保障资源安全作为出发点。对耕地实行强制性保护。抓紧解决好与国土资源有关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等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5、坚

8、持提高土地宏观调控能力,落实调控任务。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调控建设用地总量,充分发挥和加大市场在土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宏观调控能力,落实国家宏观调控任务。 二、国土资源事业的主要目标 (一)“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事业的主要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战略,保持全县耕地数量的稳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基本思路,基本满足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国土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和优化;国土综合整治取得成效,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初步建立国土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健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国土资源管

9、理水平。 (二)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农用地质量、结构和布局明显改善,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到2015年,全县耕地面积保持在23797.9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9751公顷。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提高。 (三)国土综合整治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围绕耕地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废弃工矿复垦,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科学组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合理规划完成综合整治后的土地用途,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土地整理全面展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基本得到控制,综合治理和利

10、用得到加强。 (四)国土资源信息化与科技创新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建立现代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加快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科学技术水平。把国土资源信息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管理、调查评价信息化和信息服务社会化,实现国土资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与市场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转变资源管理方式,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到2015年,实现土地管理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国土资源要素市场逐步完善,鼓励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第三章国土资源调查评价 开展土地变更

11、调查和耕地变化、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土地动态监测,建立覆盖全县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和年度监测公报制度,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础图件和数据库。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调查和重点建制镇地籍调查。全面开展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调查与评价、农用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土地价格调查和基准地价更新;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的应用。 第四章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稳定

12、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与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一、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供地目录和限制供地目录,强化农用地转用及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审查,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通过预审、未取得计划指标和突破计划的项目不予报批。 二、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新机制 建立土地供应对土地需求的引导制约机制,合理分配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促进利用存量土地。在农用地转用审批中,严格审查补充耕地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规定,积极探索建立补充耕地储备制度。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层层建立耕地保护的领导目标责任制,实行

13、保护耕地与利益奖惩挂钩的政策;建立耕地保护的预报预警制度,形成约束管地用地行为的社会监督机制。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到2015年全县耕地面积不低于23797.9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9751公顷。 三、强化重点区域的耕地保护 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柳林屯乡、南高乡、西营乡等粮棉油生产基地的耕地保护。进一步提高耕地总体质量,稳定耕地生产能力,保障人口高峰期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进一步提高耕地总体质量,耕地生产能力稳步增长。 四、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 保障国家水利、交通、能源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用地。保证国家重点支持的农林水利建设、

14、交通通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粮库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生态建设和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一般性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闲置土地。逐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标准体系,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和有效供给能力。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年至“十二五”期末,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1818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1153公顷。 五、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推进城镇化 积极根据市“1+4”发展规划格局,落实好县新城的建设。全面规划,分期建设,推动和加快旧城改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逐步改变大量城镇土地低效利用状况

15、和县城部分中心土地开发不合理的用地格局。加强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村镇建设占用耕地。 六、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深入贯彻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意见冀国土资法发7号文件精神,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切实解决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建设用地问题。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提供用地保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布局。强化中心村的规划建设,进农村新民居集中建设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旧村复垦工作,优化村庄环境,完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七、积极盘活国有企业用地 充分发挥企业土地资产优势,使国有企业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同步推进,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结构和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