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0553839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模拟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2.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3.

2、 汉代“察举孝廉,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唐代“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明清“唯经义、尚八股,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材料表明汉至明清选官任官制度的变革A. 开始由贵族政体向官僚政体转变B. 实现了文化素养与治世才干的结合C. 反映了专制皇权对思想控制的加强D. 体现了选贤与公平的人才选拔原则4.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该现象表明( )A. 古

3、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B. 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 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5. 下表是近代上海申报和重庆商务日报刊登的洋货商品广告数量,据此分析可知( ) A. 两地本土商品已被洋货取代B. 重庆和上海两地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 上海广告业比重庆更加发达D. 重庆受西方商业和文化影响相对较小6. 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A. 中国社会新型

4、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B. 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C. 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7.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毫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据此可得出()A. 工农武装割据之路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选择B.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决定着民主革命的方式C. 农民斗争是迎来民主革命高潮的主要因素D. 中共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是革命胜利的法宝8. 1980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

5、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 001号”营业执照。这反映出当时()A. 实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 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D.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主要目标9. “雅典人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受约束的,但他在仅仅屈从于他人专断意志的约束与由法律这一应受尊重的规则所确认的约束之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分,因为后者是一种自我强制。”这一论述反映了雅典人A. 反对贵族政治的不公平B. 遵守正当程序制定的法律C. 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D. 主张自由是法治的基础10. 中世纪,意大利在一些王公、贵族支持下,建了许多新学校,宣传人文主义。其中最著名的是由维多里诺主持、设在曼

6、托瓦郊外的被称作“快乐之家”的宫廷学校。这说明当时在意大利A. 文艺复兴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B. 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文艺复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D. 世俗统治者促进了文艺复兴发展11.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A. 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B. 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C. 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D. 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12. 1989年

7、欧洲的法国和联邦德国成立了联合军事部队“法德旅”,最终在超级大国的压力下于1992年年底解散,但是1993年欧盟在法德旅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军团,这说明A. 苏联和美国都无法容忍欧洲通过联合走向复兴的道路B. 在后冷战时代下的欧洲全面一体化之路任重而道远C. 西欧的军事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是同步且协调发展的D. 欧洲走向军事一体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昔日欧洲的荣光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0.0分)13.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

8、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关于启蒙运动的研

9、究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学术追求,看下表书目:书名作者出版社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加林三联书店法国革命论柏克商务印书馆(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两部?分别说出你的理由。14. 材料 1928年,帝国主义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和扶植国民党反革命政权,决定作出有限的让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10、政府从巩固反动统治和扩大财源出发,便利用这一时机,宣告关税自主,并于1928年12月7日颁布“海关进口税则”。1929年2月1日改税则正式实施,这就是所谓的第一个“国家税则”。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再经协商,颁布第二个“国家税则”。以后又在 1933年、1934年分别颁布第三、第四个“国家税则”,由十二级税率改为十四级税率,税率也改为5%至80%。1929年,国民党政府关税收入为2.75亿元,1934年增至3.82亿元,关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百分比由1928年的41%,增加至1932年的51.75%。国民党政府虽然提高了进口税率,但不是关税自主如1929年的第一个“国

11、家税则”因与日本帝国主义利益有抵触,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刁难,直到满足了其要求,才同意与中国签约。1933年“国家税则”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反对,仅实施一年就夭折了。摘编自郭庠林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简明教程(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从1928年开始国民党政府推行关税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上述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进行评价。15. 材料 二战结束以来,像近代世界史上出现的那种为寻求原材料和市场以及大国威望而发动的军事征服战争几近绝迹。今天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展,人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意向。一方面,现代战争手段与全球化的发展,日益使得任何一国发动战争,都将面临“失

12、大于得”的归宿,甚至导致自杀性的悲剧后果。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提供了社会发展的新条件,抑制了企图通过战争获利的动机。因此,理性的和平观念已经具有了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摘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和平发展(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与战争的认识。16. 材料 陈绍宽(1889年10月7日1969年7月30日),前国民党陆军、海军一级上将。1917年中国对德、奥宣战后,陈绍宽奉命直接参加英国的潜艇部队,与敌激战于大洋深处。他连续参加了3场海战,感触颇深。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让中国海军拥

13、有航母。1928年,陈绍宽担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兼海军署署长,于当年年底给国民政府上了一个呈文。在呈文中,他首次提出要花2000万元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他的提议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929年1月的全国编遣会议上与其他提议一起被否决。担任海军部长后,陈绍宽在所有的海军建设规划中,都将航母的建造作为海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蒋介石始终没有在海军建设上投入足够的经费。除蒋介石以外,国民党内部还有少数人出于派系斗争的需要,也反对建设强大的海军。抗日战争中,日军的空中肆虐让陈绍宽进一步看到了航空母舰的作用抗战胜利后,正当陈绍宽雄心勃勃地准备实现建造航母的计划时,内战的阴云开始笼罩中国大地。1946年

14、6月,大规模的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海军被卷入内战中,陈绍宽的强海军梦随之破灭,航母梦也自然烟消云散。中国人第一次拥有航母的努力就此结束。摘编自海军漫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绍宽提出建造航母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绍宽航母梦破灭的原因。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中国古代公文文种演变概况表。时期 文书概况西周周王通过诰、誓、命、训、令等文书来管理国家,这一时期文种简单,划分粗略。秦汉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划分也越来越细,比例最大的有两类:一类是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一类是臣对君的专用文

15、种。从下行文种来看,秦代的诏敕文书主要有“制”和“诏”,据史记解释:“命为制,令为诏。”“制”和“诏”分别是皇帝颁布重大命令和一般命令时使用的文种。到了汉代,诏敕文书的文种有所增加,蔡邕独断卷上记载:“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唐朝唐代的正式公文有15种,主要的变化在君臣专用文种。其中皇帝专用的文种除原有的制、诏、令、册外,新增和变动的主要有批答和敕,需要指出的是,在“王言之制”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堂贴”,是开元后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独立指挥百司的公文文种,“堂贴”不必奏请皇帝批准,由三省宰相直接裁决,集体签署,其公文效力相当于国家最高政令。明清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有十种,新增了谕旨,又称圣谕(上谕),有宣谕、口谕、手谕,其中手谕如需保密,可以不抄发,而到了清代,这种保密谕旨逐渐制度化。而在臣子上奏的文种中,有一特殊的公文“密疏”,是可直达御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