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436650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地理 高考冲刺二轮 --专题十四 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四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保护明确选考要求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级考1.结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流域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以某流域为例,描述该流域不同河段的特征,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方式和内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3.以某流域的开发过程为例,说明流域开发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意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命题调研报告1.命题规律:多以区域流域图、区域统计资料图和简单的文字材料为载体,以不同材料搭配的形式呈现相关信息。设问方式比较固定,多以“说明的条件”、“的主要原因”、“的措施”的形式设

2、问。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紧扣所学知识,结合区域或流域的具体特点,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答案或要点。2.命题趋势:今后高考继续侧重考查某河流的自然特征,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的原因与措施。3.备考建议: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是本专题新增内容,复习备考中应加强该知识点的复习和训练。如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莱茵河、刚果河等国际性河流的协作开发及保护,以及我国的黄河、长江等上中下游的内部协作开发。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河流不同河段的特征 典题领悟【典例1】(2016北京文综,6)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B.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C.处谷宽

3、、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D.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2)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处冰川融化,河水不会流向湖泊,湖泊水位不会升高,A项错误;处位于陡崖附近,河流落差大水流急,B项错误;处地形较平坦,谷宽,流速慢,修建水库,淹没地区大,且工程量大,C项错误;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D项正确。第(2)题,110万比例尺较小,内容较粗略,A项错误;图中冰川距海较近,不可能位于新疆,B项错

4、误;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应为外流河,受季风影响大,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C项正确。由图中信息无法判断该流域所处纬度位置,D项错误。答案(1)D(2)C综合思维从区域综合的角度考查地图三要素、农业生产、河流特征及流域开发等众多知识点区域认知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认识河流不同河段的地理特征1.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读“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图”,完成(1)(3)题。(1)河口至陕县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减少 B.河水湍急C.流经黄土高原 D.支流少(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A.a河段景观 B.b河段景观C.c河

5、段景观 D.d河段景观(3)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C.下游的一部分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解析第(1)题,河口至陕县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多,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长快,C对。流量减少、支流少,含沙量会减小,A、D错。河水湍急,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不一定含沙量大,B错。第(2)题,“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d河段景观,该段黄河是“地上河”,河底比两岸平原高78米,人在堤外走,比河流水面低。船在河中行,高出地面几米,犹如行在天上,D对。a河段景观是河曲发育,b河段景观有凌汛现象,c河段景观是峡谷,都

6、不是地上河,A、B、C错。第(3)题,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b、d河段,水流流向较高纬度,易发生凌汛,是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D对。A、B、C错。答案(1)C(2)D(3)D通关攻略1.河流的分段及其特点河流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河流在我国的称谓很多,较大的称江、河、川、水,较小的称溪、涧、沟、曲等。藏语称藏布,蒙古语称郭勒。河流一般都有五个分段。分段特点河源河流开始的地方,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或湖泊等上游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段,它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河床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中游中游一般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

7、弱而侧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滩地出现下游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纵比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浅滩到处可见,河曲发育河口河口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的入口,泥沙淤积比较严重2.河流不同河段的特征以黄河、长江为例项目上游中游下游地形流经一、二阶梯,落差大流经黄土高原,多峡谷流经华北平原,为“地上河”水系支流多,河道弯曲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几乎无支流,流域面积小水文河源水清;河套段水流缓夏季汛期,含沙量大水流缓慢;有结冰期地形流经一、二阶梯,多峡谷流经盆地、山区,起伏较大流经平原、丘陵,地势缓和水系支流多发育在青藏高原支流呈南北辐射状;多湖泊支流短小,

8、河湖众多水文流速快;青藏高原河段有结冰期 流量大;夏汛明显;含沙量大流量大;流速慢;无结冰期过关演练考法一结合流域种植业分布考查河流流量变化及原因1.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2)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A. B. C. D.解析第(1)题,尼日尔河呈弧形水系,上游地区发源于热带多雨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中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减少、热带草原区的动物饮用水、种植灌溉,强烈蒸发和渗漏,径流量有

9、所减少;下游在尼日利亚境内,降水量明显增加,在尼日利亚境内有大片的种植园农业,灌溉水量也增大,径流量有所回升。故选C。第(2)题,由上题可知,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正确;结合图中高度表图例可知,下游地区多平原地形,难以形成地形雨,多对流雨,错误;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正确;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正确。故选C。答案(1)C(2)C考法二结合经纬网图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2.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读图完成(1)(3)题。(1)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A.自上游向下游增大B.自上游向下游减小C.中游最大,向上、下游减小D.中游最小,向上、

10、下游增大(2)该河流的补给水源最主要是()A.雨水 B.冰雪融水C.湖泊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3)该河流下游无支流,其最主要成因是()A.干湿季分明 B.地形平坦C.地上河 D.植被稀少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谢贝利河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源于高原山地,上游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的流量较大;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图示该河是内流河、季节性河流,越往下游水量越小,最终消失。选B正确。第(2)题,河流源于东非高原,纬度低无高山冰雪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流域内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以雨水补给为主。选A正确。第(3)题,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

11、高原、平原,下游泥沙沉积严重,多地上河,使得河流下游无支流。选C正确。答案(1)B(2)A(3)C考点二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 典题领悟【典例2】2016全国卷,36(1),(2),(3),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1)下表中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

12、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河流的开发与整治措施。由表中信息分析,第一阶段采取了整治河道、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应该是

13、为了加大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整治河道、消除河道分汊主要有利于轮船航行。第二阶段的梯级开发一般是修建了水电站,其主要作用有发电、防洪、航运等。由于进行梯级开发会使得河谷滩地干枯,整治河谷滩地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第(2)题,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是为了加强统一管制。(可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建设的原因。)第(3)题,可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河流带来的影响来分析,河流生态主要包括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河流水质等方面。答案(1)改善航运条件防洪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防洪)。(2)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

14、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3)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区域认知罗讷河流程较长,流经不同的地形区、气候区,需要学生认知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地形、气候)特征综合思维流域内地形、河流、气候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人地协调观不同历史时期治理河流的思路和目标的差异,体现人们对人地矛盾的认识,增强人们注重自然环境恢复的意识,实施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计划2.(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1)(2)题。(1)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洪涝灾害多发 B.土地荒芜严重C.河流落差大 D.流域面积广大(2)甲地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措施是()A.建立公园,增加旅游经济收入B.种棉花和玉米等,发展种植业C.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D.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解析第(1)题,“梯级开发”是指利用地形落差,建设多个水电站。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因为河流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落差大。第(2)题,甲地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