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024664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生活场景下洞察【哲理巧思】1. 理解“哲理巧思”母题的内涵,掌握常见立意角度;2. 掌握“哲理巧思”类主题作文经典写作思路,提升写作能力;3. 积累“哲理巧思”类经典素材。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认识事物、察省自我,都会运用到哲理的巧思。同样的事物,因为我们所处视 角、所抱持心态的变化,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认知。面对这些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结论,我们不仅要分析其内在的原因,更需要做出属于自己的 判断和选择。同时,我们又应当如何来运用这种“哲学巧思”,同时将这种“巧思”化为恰当的立意角 度,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创作当中呢?一、审题、立意(一)近年真题回顾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

2、中涉及到哲理巧思的相关题目。如下所示: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 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9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3、要套作,不得抄袭。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也有人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无话的时候也要说出自己的 见解。在这个时代,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以此为题材,写 800 字作文。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

4、快用到了,有的暂时 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二)“哲理巧思”母题的标志以上几个题目均可以归到“哲理巧思”这一母题之下。而对于所属母题的辨析和认定,我们可以利 通过如下标准来进行判断:材料及题干中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或事件,并同时给出正反两个方面的态度,供考生思考辨析;材料提出一个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求考生给出自己的认识;一些作文材料也会以漫画或图表的形式出现,其内容往往指向面对相同或不同事物时的态度变化 等。(三)审题与立意角度对于“哲理巧思”类母题下的作文,作为“教改”先锋的上海卷一直都是考查的主力。另

5、外,作为覆盖面最广泛的全国卷、以及江苏等地方卷也均出现过关注考生哲学思辨能力的考查倾向。面对“哲理巧思”这一作文母题,根据不同的命题方式和内容,我们的主旨选择通常可以有以下两 种视角:1. 对具有两面性的观点或态度进行辨析。如 2017 年上海卷的作文试题。从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测量来看,作文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 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作文题目能很好 地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这类作文命题往往贴近生活、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 较强的契合性。题目表述平白浅近,但其提示的思考内涵丰富:考生正处在树立

6、正确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考题的思考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增 加生活中的理性因素。2. 通过材料,抽象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如 2016 年全国卷 I 的作文试题。这类作文命题的材料通常角度多样、层次丰富,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立意,有较大的发 挥空间。二、构思在针对“哲学巧思”类命题进行议论文创作之时,我们可以对之前所讲授的论述文主要结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部分稍稍进行一些细化:“是什么”:明确概念。在文章的一开始,我们不仅需要开宗明义地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同时还需要根据将要论述的具体 内容,对材料所提出的概念进行

7、准确的界定。通过理性的解释阐述,明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整 个论证过程准确、有效的进行。“为什么”:论证主体。这一部分应该是文章论证的重点和主体。如想要论述所提出概念所具有的正面(或负面)意义,则 需要灵活运用道理和事实论据,从自我、他人、社会、时代等多个角度进行切入。在论证方法上,可以从概念的不同角度分别进行切入;也可以运用递进的思维方式,层层深入地进 行论证。“怎么办”:归纳总结。在这一部分,我们不仅要收束全文,总结文章的论点,同时还需要运用“哲理巧思”,再从反面进行提 醒和规避,以防止负面因素的出现。人渴望被他人所需要人有自身的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要,同时也渴望着“被需要”。“被需要”

8、同样是一种需要,即人 需要被他人需要。“被需要”的需求源于文化的遗留。古往今来,中国文人总以被需要作为人生存在的意义之一。古 言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实质上都是为江山社稷做贡献。古人总渴望不朽,而这种渴望作出 贡献的思想,也正反映出他们渴望“被需要”。许多流传至今的故事多有感叹怀才不遇的情节,这就是 一种“被需要”没有被充分满足的表现。这种对“被需要”的需求甚至高于自身的安危。所以纵使有比 干被挖心、司马迁被施以腐刑的前车之鉴,依然有前仆后继的忠良之士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的谏言奉 上。正是渴望“被需要”的心理给予了他们无上的勇气与作为。“被需要”的需求源于时代的进步。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

9、论中提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 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位于最高位。“被需 要”的需求便囊括于自我实现需求中。也就是说“被需要”的需求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为基础。改 革开放初期,并没有多少人需要“被需要”,便是因为此时人们的物质需求未被满足,谈何“被需要” 这种精神需求。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已逐步实现全面小康,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巨大的进步,因此人们更多地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例如“被需要”。人们需要“被需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 己存在的意义。当下,“被需要”正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从正面来看,这正是一种中国传统奉献精神的延续与演 变,是

10、值得弘扬与提倡的。但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从另一方面看“被需要”有一种 依赖性。一个人活着“被需要”而活,那他就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一个只为他人而活的附属品。所以人 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时需要权衡“被需要”的需求之利弊。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我们需要被需要,这种需求将无可避免地成为大势所趋。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在或将要成为最为重要的“被需要”的角色,唯有尽自己的全力,为社会做贡 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据此,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都能成为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为此努力奋 斗。我们不妨再来看另外一篇作文。你活好自己了吗?按一些幽默程序员的说法,“别人的生活在你看来是 jpg

11、,但在他自己看来则是 gif”。大致意思就是:你看到的是别人的表象,而不是他人生的真实演绎。一位穿着简陋的妇女,身后跟着一个孩子,似乎很是畏惧她的母亲似的,这一路都没敢和她母亲对 视。想必,那是个严厉的母亲。走到地铁站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拉着二胡,身旁放着一只铁盘,里面 只有零星几枚硬币。妇女经过老人身旁时,一脸嫌弃的转过脑袋,对孩子说:”看吧,多可怜。你要是不听话,以后也会活成那般模样。”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孩子胆怯地点点头,跟着母亲走了。那般模样?那名妇女能出此言,必然是发自内心。不过,分明是发自内心的自卑。很明显,她也不过是个农村妇女,只是来到大城市,这才显得神气活现。由此,不禁想到

12、:评价他人生活的同时,你的评价可能恰好就是你内心的真实写照。当一个人是自 卑的时候,看到别人光鲜的生活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甚至上前恭维。我也许不得不去猜测那位妇 女的生活,也许也是十分辛酸,十分贫苦,不那么如意吧。这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也许每天都会 发生,以至于被人们渐渐淡化了。再说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曾被“送”给一间“陋室”,简陋到比当 今的“蜗居房”还要简陋。人们纷纷议论着刘禹锡的生活该将是如何悲惨如何不悦,同时也有庆幸自己 没有违背官府,生活还没有落得这般下场。但实际上刘禹锡那种安贫乐道的心态早就将他置于一个世外 桃源般的境界了,该写诗写诗,该喝茶喝茶,日子过得闲适惬意。别人的生

13、活需要你来议论吗?一个表面光鲜的公司总裁背地里可能是个境界一般的俗人;而一个落 魄的流浪歌手也许会因为自己时常追逐着梦想的生活而思想变得无比光鲜。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不是 活给别人看的。别人的生活你擅长议论吗?我认为,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可能就是自己生活状况和生活 态度的真实写照。一个生活朴素闲适的文人若是路过刘禹锡的旧宅,也许会感叹:虽然住宿条件恶劣, 但是这里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多么令人神往!而一个虚荣心强,实际上内心自卑的官吏,也许也 会感叹:这样破旧简陋的屋子,恐怕在无数个日夜里他都睡不着觉吧,看看这台阶,到处是青苔自 卑的人评论他人的生活,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但这始终是自卑的

14、表现。不过,想要公平地议论他人的生活,始终是很难的。每个人的心态多有不同,真正公平的议论只能 是来自“别人”自己的。每个人都是“别人”。所以活好自己就够了。三、行文素材积累在具体行文时,可以参考以下素材内容。(一)“半杯水理论”半杯水好,好在不容易给溢满的水弄湿了衣服,像身处经常颠簸的机舱,水只有七成满。半杯水 好,好在好比人的胃口,不是你想吃;美食“丑”了,往往只因腹部胀满,而空肚时吃什么都好吃。 “乐观正向积极派”一味追求满,乐于看见半满的杯,而逃避那空的部分,只渴望满,而不满意空。这与一向只知进、不知退,只讲求加法、不研究减法,是同一个路数。半空的杯,半空的心,只有空了才容得下福气云云,

15、是为加而减,不是为减而减;为进而退,不是安于退。如果空下来之后,容纳 的不是福气,而是晦气,怎么办?竟不知空着本身已是福气。说了半天,空泛得很,来点实在的。当你看着自己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表示你够忙,同时你也 没那么轻易把身翻过来,享受空闲。享受空闲,也不表示一得了空,就用另外的东西把时间填满。活着活着,才知道求的不是满,而是空。(二)从“破窗效应”看自己的缺点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 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 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 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 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 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