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15557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 语文 高考冲刺总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部分 专题一 考点二 古代文化常识(新高考)(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二古代文化常识以本为本,强化记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内容非常广泛,这些常识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制、科举、姓名、礼俗、宗法、车马、饮食、音乐、文学等内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对理解作品起着重要作用的内容,不考生僻晦涩的内容。高考考查的文化常识大部分与课本内容相关,所以考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文化常识,对解题有很大帮助。下面就对课内外出现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训练,帮助考生找到解答文化常识题的窍门。【课内联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寡人之于国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吾不能早用子()则虽欲长侍足下()敢以烦执事()小子无所畏,

2、何敢助妇语()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贱妾留空房()答案诸侯谦称,寡德之人。敬辞,称对方。对人的鄙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表示轻蔑的称呼。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敬辞,尊称男子。古代妇女谦称自己。【课外拓展】2.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号”和“名”词义相近

3、或相反,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于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庙号是皇帝在位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也用这个庙号。()上辈称呼下辈或者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无尊卑之说,如“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古人自称家人的时候经常带“家”或“舍”,其中“舍”是称呼家中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家”则是称呼家中比自己辈分低或年少的人。()殿下是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表示褒奖之意,称之为“谥”或“谥号

4、”,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先”表示已故的,是称呼死者的敬辞。如“先考”是对已故母亲的敬称,也称“先君子”。“从”表示堂房亲属。如“从子”是指侄子,“从兄”是指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答案应该是“名”与“字”有关系,陶渊明,字元亮;苏轼,字子瞻。明清之前,很多皇帝有多个年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家”“舍”的解释反了。不只是褒奖,谥号有褒贬之意。“先考”是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已故母亲称“先妣”。【课内联想】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晋侯秦伯围郑()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拜为上卿()召有司

5、案图()举孝廉不行()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衡下车,治威严()答案春秋时期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楚国之卿,类似丞相之职。武官名。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古代官名,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宫廷的侍卫。贬官,降职。官吏初到任。【课外拓展】4.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兵部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兵部尚书。()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

6、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如张衡就曾经“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晋侯”比“秦伯”低一等。()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

7、理。()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答案“兵部”应是“吏部”。“晋侯”比“秦伯”高一等。用法不同。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课内联想】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沛公居山东时(

8、)沛公欲王关中()将军战河北()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于三辅,因入京师()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然后以六合为家()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去紫台连朔漠()序八州而朝同列()答案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黄河以北。“河”特指黄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天地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课外拓展】6

9、.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江河专指长江、黄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一带。()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有些地方有古称或者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扬州称临安、维扬,杭州称广陵、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传说中的

10、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东部地区。()淮左,淮水西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西面。()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山东,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答案扬州称广陵,杭州称临安。百越泛指南方地区。是淮水东面。【课内联想】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乃

11、朝服,设九宾()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项王、项伯东向坐()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申之以孝悌之义()伏惟启阿母()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答案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天子的宗庙。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

12、,就是行礼叩头。【课外拓展】8.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为饯行和送别。()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敕是中国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团圆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

13、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再拜,再一次行拜礼,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两国结盟共对外敌,后称两国结盟为“秦晋之好”。()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天子之死称崩,父母之死称见背,佛教徒之死称圆寂,一般人的死称羽化、亡故、谢世等等。()答案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去掉“或肱股之臣”。上元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再拜是拜两次。秦晋之好后称两姓联姻。羽化是称道教徒之死。【课内联想】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岁在癸丑()七月既望()徘徊于斗牛之间()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如何四纪为天子()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答案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时。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