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0143025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05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突破(五)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题型分类突破类型一基本实验角度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2018东城二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图T5-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装置是(填序号)。(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E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实验室常用较浓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图T5-23.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T5-3所示的装置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图T5-3(1)实验现象是。(2)水的作用是。(3)仪器a的名称是。4.2018房山区二模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

2、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木炭燃烧(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2)若验证生成物,需向集气瓶中加入的药品为。B铁丝燃烧(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作用是。5.同学们在实验室用5%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图T5-4气体制备:用配制好的5%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请你在A、B两套装置中选择其中一套,并说明选择的理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反应结束后同学们回收了混合物中的MnO2,实验操作为。性质实验: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图T5-5的实验:图T5-5把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是;为使

3、铁丝在氧气中持续剧烈燃烧,他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持续剧烈燃烧。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且可燃物燃烧更剧烈。6.图T5-6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图T5-6(1)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仪器a的名称是。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2)图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图),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角度2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7.2018

4、怀柔二模图T5-7是用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的主要步骤: 图T5-7(1)A的实验现象是。(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原因是。8.2018西城二模改编如图T5-8为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图T5-8(1)加热液体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9.2018镇江改编某同学设计如图T5-9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图T5-9实验一:A瓶中(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现象,B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控制的变量是。实验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填序号)

5、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10.2015朝阳二模改编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图T5-10(1)图甲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图甲所示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乙烧杯中有两支高低燃烧的蜡烛,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图丙有三支高低燃烧的蜡烛,被罩在一只稍大一些的烧杯中。分别观察到乙、丙中蜡烛燃烧的现象是(填序号)。A.乙、丙都是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乙、丙都是自上而下依次熄灭C.乙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丙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D.乙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丙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角度3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1.2018北京用如图T5-11所示装置进行

6、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图T5-11(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填序号)。A.酒精燃烧B.蜡烛熔化C.火柴燃烧12.2016东城一模改编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图T5-12(1)图中,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结论是。(2)图中,先燃烧的是,结论是,图中铜片的作用是。13.2017房山二模课外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一根铜丝,在铜丝一端滴上一滴石蜡,用酒精灯加热铜丝的另一端。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镍(Ni)丝分别与50 mL稀盐酸反应,实验

7、记录如下表所示。锌镍铜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5%15%15%主要实验现象大量气泡少量气泡无现象(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蜡,说明铜丝具有性。(2)由实验二得出锌、铜、镍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14.2017海淀一模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5-13所示实验。图T5-13(1)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填序号)。A.稀盐酸B.FeSO4溶液C.CuSO4溶液D.ZnSO4溶液角度4常见化合物酸、碱、盐的性质15.探究紫色石蕊变色规律的实验中,往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T5-14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

8、滴紫色石蕊溶液。图T5-14(1)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孔穴(填序号)。(2)孔穴中试剂变蓝的是(填序号)。16.2018石景山二模根据图T5-15所示实验,Y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图T5-15(1)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3)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钠的性质有。17.2018房山二模如图T5-16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图T5-16(1)无明显变化的孔穴有(填序号)。(2)孔穴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孔穴5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18.2017东城一模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制备材

9、料 1.5 g小苏打、1.5 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饮料瓶制作过程如图T5-17所示。图T5-17(1)柠檬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检验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A.铁钉B.铜丝C.鸡蛋壳D.食盐(2)上述自制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其中碳酸的来源是。(3)材料中的小苏打是的俗称,其水溶液显碱性。(4)打开该汽水瓶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9.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实验一观察固体表面实验二向两块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实验三振荡3个塑料瓶(1)由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因此要密封保存。(2)实验三

10、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20.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图T5-18(1)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叫。(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填序号)进行实验。稀盐酸酚酞溶液二氧化碳氯化钠溶液(3)操作可以加入某种物质或进行某操作使无色澄清液C出现白色浑浊,操作是。(4)C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质,原因(方程式表示)。21.2018丰台二模现有三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图T5-19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1)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后,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则所盛溶液为。(2

11、)将A中溶液分别加入到B、C烧杯中,即可鉴别出B为碳酸钠溶液,C为澄清石灰水,依据的现象为。角度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2.2017东城二模利用下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图T5-20(1)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空气,通入集气瓶内空气的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2)关闭止水夹a、b,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b,看到的现象是,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2。根据实验记录V1、V2,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图T5-212

12、3.2018房山二模利用如图T5-21 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匙中盛有足量红磷,左右管中盛有等量水。点燃红磷迅速放入左管中,并盖紧胶塞。(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红磷量不足将导致的结果是。(3)整个实验过程中,左管中的水面变化情况为。24.2017通州一模可以利用手持技术较准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图T5-22(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什么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请说明原因:_。(3)能否用木炭来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请结合图进行说明:。角度6探究燃烧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