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85793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1.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必修三.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关于 百家争鸣 三教九流 泛指宗教和学术中的各种流派 后指社会人物复杂多样 三教 儒教 释教 道教九流 儒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农家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 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时的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 在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

2、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 在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 各种力量在争衡 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 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 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 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 在阶级关系上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 兼并他国 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 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 在思想文化上 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 一

3、批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 诸子百家 一 孟子 荀子与儒家 一 孟子 1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2 主要思想主张 1 仁政学说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学说 主张尊王贱霸 实行王道之治 内容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 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 影响 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 必须重民 土地 人民 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 在此基础上 孟子又提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的主张 还认为 天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顺从人民的意志就是敬天 相关链接 1 王道 霸道与仁政学说 孟子首先明确提出 王 与 霸

4、 的政治概念 他认为 以力服人 是霸道 以德服人 是王道 儒家倡导 以德服人 的王道政治 反对 以力服人 的霸道政治 孟子曰 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 心中悦而诚服也 冯友兰指出 盖王 霸 乃孟子政治理想中二种不同的政治 中国后来之政治哲学 皆将政治分为此二种 王者之一切制作设施 均系为民 故民皆悦而从之 霸者则唯以武力征服人强使从已 王道政治就是仁政 所以孟子说 以德行仁政者王 2 孟子的 民本 思想 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孟子的封建 仁政 民本 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5、2 性善论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 他认为 人一生下来就有仁 义 礼 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 是与生俱来的 疑难解析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思想 其理由是人人都有 善端 即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 要制民之产 使民有恒产 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3 重义轻利思想 孟子倡导 养浩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 舍生取义 要求人们应具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人格精神 评述 重义轻利 思想 对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重义 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

6、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孟子思想的影响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唐代以后 孟子 一书被当作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之一 孟子被称为 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 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 他认为 人一生下来就有仁 义 礼 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 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倡导 养浩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 舍生取义 要求人们应具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人格精神 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唐代以后 孟子 一书被当作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之一 孟子被称为 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 对传

7、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五十步笑百步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二 荀子 1 基本主张 总结各学派的研究成果 建立了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 1 提出 明天人之分 和 制天命而用之 的命题 要点点拨 荀子认为 天 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 顺应规律 也就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 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 主张 性恶论 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相关链接 荀子主张 性恶论 的理由 荀子说 人

8、饿了便喜吃 冷了便喜穿 疲劳了便喜休息 苦饭不愿吃 破衣不爱穿 辛苦的事不乐意干 爱听好听的声音 爱看好看的颜色 顺着这些天性 人就不会循规蹈矩 因此 人性本是恶的 3 继承儒家思想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同时也吸收法家思想 主张礼法并施 王霸兼用 但以王道为主 他认为 要实现王道必须先有霸道 荀子打破 儒者不入秦 的惯例 亲自到只讲霸道的秦国去考察 他当着秦王的面 赞扬秦的治安政绩和官吏的奉公守法 然后荀子劝其更上一层楼 实行王道 但秦王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趣味阅读 荀子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荀子说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这就是著名的 君舟民水 的观点 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

9、很大 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 对封建时代 治世 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思想特点及影响 荀子思想杂取百家 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在很长时间里 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 被视为儒家的异端 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全析提示 荀子的思想虽然杂取百家 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所以历史上一直把荀子看作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子曰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孟子曰 人无有不善 荀子曰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告子曰 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 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10、 关于人性问题 古来圣贤争论颇多 莫衷一是 以上四位先贤对人性下的定义就各不相同 请问 你同意谁的观点 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谈谈你对 人性 的看法 孔 孟 荀 告对 人性 的看法都有局限性 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来说 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 从主观上说 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有自然属性 还有社会属性 孔子 孟子 荀子的思想异同 二 墨子与墨家 一 墨家学派的组织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墨翟 历史上被称为 墨子 墨子创立了严密的组织 成员被称为墨者 墨者团体的领导人称巨子 墨子是第一个巨子 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 二 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

11、 主张 兼爱 非攻 1 墨子把 兼爱 也称为 仁 但与孔子所说的 仁 有很大的差别 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无等级差别的爱 不论 王公大人 还是普通 万民 都不分轻重厚薄 2 墨子的 非攻 就是反对不义的战争 主张各国和平共处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 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 四处奔波呼吁 注 兼爱 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 墨子主张的 兼爱 是普遍的无等级的爱 是爱一切人 2 主张 尚贤 尚同 1 墨子认为 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 是靠 尚贤事能 就是说 要把贤能之人挑选出来 让他们处理政事 2 尚同 的思想是 尚贤 主张的进一步发展 不但要求统治者不分

12、等级 任用贤才 而且主张最高统治者的职位也应该由贤者来担任 尚同 的主张也含有推崇权威的思想 知识补充 尚同 思想内容主要包括 国君必须是 国之贤者 天子必须是 天下之仁人 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 要求百姓逐级与上级长官保持一致 最后上同于天子 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 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要点点拨 尚贤 尚同 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掌握政权的愿望 反映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迫切需要得到政权保护的社会现实 是社会变革在思想上的表现 3 承认 上天 鬼神的存在 指出 上天 鬼神的意志是要人们 兼爱 4 提倡 尚力 主张 节用 节葬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同时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主张节约

13、三 墨家学派的地位变迁 1 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 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 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 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问题探究 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时期 奴隶制已经走向瓦解 大量的小生产者应运而生 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能够在小生产者中产生共鸣 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 2 战国以后 不再受人们重视 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 手工业受限制 三 庄子与道家 一 庄子的思想主张 1 提出了 齐物 的观点 齐物 就是齐一万物 庄子认为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没有区别 2 从 齐物 的观点出发 庄子提出 逍遥 的人生态度 所谓 逍遥 就

14、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 超然的态度 要想达到 逍遥 就要 无所恃 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 3 庄子认为 天与人 不相胜 庄子说的 天 是指自然 人 是指人为 属于自然的东西本来就有 是人所不能改变的 人为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 无利而有害 因此 人必须顺从自然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注 庄子的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 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二 庄子在文学 美学方面的成就 庄子的寓言 散文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薪火相传成者英雄败者贼东施效颦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盗亦有道无中生有枯鱼之肆越

15、俎代庖望洋兴叹运斤成风标新立异呆若木鸡题意解说无用之用明镜止水寿长辱多螳臂挡车蜗角之争每况愈下以貌取人 四 韩非与法家 一 历史地位 战国后期的思想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 基本主张 1 将法 术 势相结合 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韩非认为 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 权术是君主控御君臣的工具 势力是君主的政权 威势 即权威 是君主的 筋力 法 术 势三者不可分离 势是法和术的前提 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 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 相关链接 韩非提出的法 术 势三种理论观点 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依据 所谓 法 就是法律 法令 所谓 术 就是指统治的权术 所谓 势 就是指权力 势力

16、 这三者是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的 其中法是公开的 是约束公众的 术是统治者个人掌握的 要深藏不露 势是法和术的基础 是最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实权 有了巨大的权势 才可以推行法治 使用权术 请思考 什么是法 术 势 你能用骑马的例子来解释一下吗 韩非所说的 法 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 它好比马的笼头 是起规范作用的 韩非说的 术 是指任免 考核臣下的方法 它好比是人驾驭马的方法 也就是权术 韩非所谓的 势 其实质是指国家政权来说的 君主要做到令行禁止 就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 它好比马鞭 是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 请思考 韩非子 守株待免 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 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2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韩非认为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历史永远不会倒退 他反对儒家 是古非今 的历史观 主张变法革新 三 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 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战国 秦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1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2 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