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知识精讲.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03890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的进化知识精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的进化知识精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的进化知识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的进化知识精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的进化知识精讲一. 本周学习内容生物的进化二. 本周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原生质。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类的作用。(二)学习难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类的作用。三. 学习内容及疑难解析生物的进化(一)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发展1. 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四点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相对于有限的环境条件而言,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生物的繁殖能力都是过度的。过度繁殖必将导致生存斗争。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条件。(

2、2)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指的是生物与它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斗争。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又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既包括种内斗争,又包括种间斗争。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具体手段。(3)遗传变异:在过度繁殖的后代中本来就存在着不定向的变异。不定向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4)适者生存: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的生物就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具有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的生物就将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环境(自然)导致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对生物的不定向的变异进行定向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2. 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意义:(1)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

3、因(2)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3)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的适应性3. 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1)遗传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可遗传的变异的本质不是个体水平上的性状的变异,而是分子水平上基因的改变。(2)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自然选择选择的是生物个体水平上的有利的变异性状,而事实上自然选择选择的是生物种群水平上基因。(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2)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3)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2. 种群基因频率的

4、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1)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2)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3)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以及遗传漂变和迁移等。3.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1)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供选择的原材料,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供选择的原材料。(2)由于可遗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尽管可遗传的变异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是不能定向的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4.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通过自然选择,不利变异

5、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隔离的概念和类型: 隔离的概念: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常见的隔离类型:A. 地理隔离: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障碍,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B. 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的后代。a不能自由交配:动物:求偶方式不同;繁殖期不同。植物:开花季节不同;花的形态不同。b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的后代:胚胎在发育的早期死亡。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殖能力。(2)物种的概念和形成 物种的概念:分布在一定

6、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物种的形成: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在这里清同学们注意: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由于自然选择只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无法阻止基因的自由交流,因此自然选择只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在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还要有隔离发生,但不是每一种新物种的形成都要有隔离发生,如多倍体植物的形成。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经过隔离形成新物种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但不是经过隔离形成新物种的唯一方式。自然选择以及遗传

7、漂变和迁移等都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迁移是针对开放的生态系统而言的,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而言,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不仅有自然选择,还应该包括迁移。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分界(一)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异养厌氧型:30亿年。原核生物首先出现 自养需氧型:20亿年前蓝藻兴旺(需氧型:新陈代谢率提高)。 真核生物出现:10多亿年前。1. 真核生物的出现对于生物进化的意义:真核细胞结构功能复杂(新陈代谢效率提高)真核生物的出现推动了进化的进程 增殖时有丝分裂(基因重组,加强了变异)2. 真核生物的进化过程:(1)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出现 10多亿年前(2)多细

8、胞真核生物的进化过程: 藻类 褐藻、绿藻低等无脊椎 海绵、腔肠动物 6亿多年前造山运动原始蕨类鱼类兴旺原始两栖类 4亿多年前气候温暖湿润蕨类、两栖类繁盛裸子植物出现原始爬行类 3亿多年前裸子植物时代爬行动物繁盛(羊膜卵)原是哺乳类(羊膜卵)鸟类、被子植物出现(羊膜卵) 2亿多年前人类(羊膜卵) 四、五百万年前在这里清同学们注意:羊膜卵的适应性: 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最早的生命个体的代谢类型可能是厌氧异养类型先出现能制造氧气的自养类型后才出现需氧类型有氧呼吸的出现,代谢速率大大提高,产能效率大大提高而得以更大发展真核生物出现生物的结构功能趋于复杂化,有丝分裂的出现

9、大大加强了生物基因重组,加速了生物进化的速度。(二)生物的分界:1. 二界说:最早提出。(1)提出:瑞典博物学家林奈。(2)内容:将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2. 五界说:目前使用较广。(1)提出:由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在1969年提出的。(2)五界说的主要内容:根据生物的结构组成、营养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界。项目细胞类型营养方式细胞数目生物举例运动有性生殖细胞壁原核生物界原核细胞光合自养化能自养光和异养异养单细胞或群体细菌蓝藻放线菌枝原体多数不能运动,少数用鞭毛运动有或无。转导、转化。细胞壁为壁酸结构(细菌)原生生物界真核细胞光合自养异养单细胞或群体变形虫草履虫衣藻海带用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有或无。

10、结合、受精、减数分裂。有或无真菌界真核细胞异养单细胞或多细胞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绝大多数不能运动有或无受精、减数分裂几丁质多糖,无纤维素植物界真核细胞光合自养多细胞葫芦藓铁线蕨松、桃不能自由运动,配子具有鞭毛或纤毛。受精、减数分裂纤维素和其他多糖动物界真核细胞异养多细胞海葵、珊瑚蛔虫、蚯蚓蝗虫、马绝大多数自由运动某些组织上有纤毛受精、减数分裂无(3)五界说与生物发展史:与二界说相比,五界说较好地反映出了自然界的实际。 一方面: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原核细胞阶段 真核单细胞阶段 真核多细胞阶段 另一方面:反映了真核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生产者:自养的植物。真核多细胞生物 消费者:异养的动物。分解者

11、:异养的真菌。在这里清同学们注意:五界分类系统是现行是用最广泛的分类系统,其中的原生生物界包括一切真核的单细胞生物和没有典型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生物,这些处于低级阶段的生物间没有明显的清楚界限。一. 选择题1.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B. 产生了地理隔离C. 产生了生殖隔离 D. 改变了基因库频率2.下列不属于真核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有氧呼吸3. 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A.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 自

12、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4. 下列不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A. 新非等位基因的加入 B. 自然选择C. 基因突变 D. 随机交配5. 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B.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 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 不同的物种间是不可能产生后代的6. 有关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B. 没经过隔离就形成新物种C. 多倍体的形成没经过地理隔离,只有生殖隔离D. 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属于生物进化7. 对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

13、生定向改变B. 能产生等位基因并通过基因重组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选择提供更多的原材料C. 自然突变频率很低,对种群基因库的影响很小D. 多数对生物体有害,不利于种群的生存和进化8. 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致病效果会下降。这是因为( )A. 病菌逐渐提高了对药的耐受性B. 抗生素诱发病菌突变产生抗药性菌株C. 抗生素选择并保留了抗药性菌株D. 抗生素失效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是一个种群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可以保持永久稳定C. 当生物体的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时,这个生物体就成为了新物种的个体了D.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新的物种也就产生了10.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82%,基因型为aa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最终死亡。若种群自由交配,则F1中AA基因型的比例为( )A. 18% B. 41.8% C. 45.3% D. 50%二. 非选择题1. 生物进化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