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9506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巴州三中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州三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末考试问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 :100分第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的内容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思想理论 B日月星辰 C文学艺术 D信念信仰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载文指出:“美国民众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了解中国,当前在美兴起的汉语热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近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3. 有人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此观点( )A

2、.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是正确的,因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C.是错误的,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是错误的,因为物质条件的进步往往会摧毁所有传统文化4.有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软实力。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根本上决定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B.要落实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提高文化软实力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上升到首要地位D.打造文化品牌已成为抵御文化冲击的核心5.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

3、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A.B.C.D.6. 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7. 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科学素养、人

4、文素养、道德情操 B.精神、理念、信仰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知识、能力、态度8. 书是人类终生的伴侣,因为一本好书,总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这主要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C.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9. 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已经远去了,影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成为唤醒人们心中爱国豪情的精神源泉。这充分说明(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C.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10. 第12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5、:动漫产业博览会、国际动画电影展映、动漫电影游戏创投会交易、消费涉及金额总计151.63亿元。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B.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C.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D.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11.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变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C.认同并接受所有的民族文化 D.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和吸收12. 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许多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C.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

6、性具有独特作用D.文化遗产已经过时,没有多大价值,不值得保护13.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推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能够( )A.增进文化认同感,导致文化趋同 B.确保各国文化繁荣C.促进各国相互吸收优秀文明成果 D.磨灭各国文化个性14. 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 C.广播的出现D.网络技术的推广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具有相对稳定性B.鲜明的民族性 C.变化发展的D.积极向上的16下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它必然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积极推动

7、作用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C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是一成不变的D传统文化应该全部被继承和发扬17. 从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看,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全面而完整地继承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要丢掉这一历史包袱A. B. C. D.18. 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9.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虽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缺乏自主品牌。部分娱乐节目收视率较高,但大多

8、是购买别国版权制作的。这启示我们()A要立足实践,加强文化创新 B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C要全面开放文化的所有领域 D应该由政府主导和决定文化市场的方向20.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A传承文化典籍 B社会实践 C改变思维方式 D学术探讨2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反映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C.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要22. 目前,历时7年修订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出版,词典收录了当前社会上使用面广、主流媒体认可、有资格进入全民词库的新词。对于局限在某一特定人群或场合中使用的词汇,如“神

9、马”“有木有”暂不收入。 这表明( )A.拒绝接受新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D.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23. “互联网难免有点杂草,但是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网络文化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B.应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C.应该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D.应该提倡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24. 放花灯,拜月亮,一轮明月,思念无限;品琼浆,吃月饼,一块月饼,合家团圆;赏桂花,猜灯谜,一份牵挂,情谊相连。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就是中国人十分重视

10、的节日,流传至今依然魅力无穷。中秋节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B.引领着现代文化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D.展现了各民族爱好和平的美好图景25. 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人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这段话认为( )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C.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彻底否定传统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二、问答题(共4题,50分)26.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1、料一 在当今社会,作为文化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日益提高;而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结合,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形成的共栖、融合和衍生的互动关系,更使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材料二 在刚刚结束的第10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上,义乌工业设计中心展区以独特的创意惊艳了全场观众。不同专区以不同的“文化-科技-创意”主题让人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文交会助推了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并开启文化“新丝路”的征程。(1)结合文化与经济、政治相关知识,简要谈谈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0分)(2)从文化创新的途径角度,为我国的文化创意提几条合理化建议。(8分)27.

12、(12分)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20),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12分)2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根据西班牙某基金会于2020年在中国居民中所做的调查:中国人对西班牙的了解非常之少。同样的,西班牙人对中国人也缺乏了解。为

13、促进中西交流,两国互办“中国文化节”和“西班牙年”,分别向两国人民展示了精彩纷呈的传统和现代文化。材料二 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写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是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概况的著作,在欧洲引起轰动。周易老子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翻译介绍到欧洲,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学西渐”。18世纪,欧洲近代的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传播到中国,掀起“西学东渐”的热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1)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6分)(2)结合材料,谈谈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6分)29.(8分)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

14、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继承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孝”文化? (8分)巴州三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政治答案15 BACBA 610 CCAAA 1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