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94470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1、 本课逻辑结构:第五课讲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认识世界,第六课紧接着就要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第六课的内容设计为两个框。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特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理解: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能举例说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用:根据所学知识

2、,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二、学习重点、难点: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它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各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

3、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7页)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认识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不过,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这就是说,一切知识就其最初

4、来源而言,仍然是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相关。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因而随着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的认识和知识必然也要跟着发展。具体情形是这样的:社会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即提出新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会成为一种巨大力量,把认识推向前进。社会实践不仅提出新的课题和需要,而且给解决课题、满足需要积累了经验和提供手段。凭借实践提供的经验和手段,使新的问题获得解决,认识和知识便得到了发展,即把认识引向了深入和产生了新的知识。实践还推动着主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是说,实践的发展和深化,推动着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世界的目的

5、,只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重要的问题是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解释世界,而且在于运用这种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以上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就没有其它一切社会生活。常言道

6、:“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沿海的一些渔民,把耳朵贴在船帮上,听听底下的声音,就知道有什么鱼在附近海域游动。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猎人,凭着经验就可判别各种鸟类的叫声。经验丰富的司机,听着发动机的声音,就能辨别机器正常与否。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呢?根本原因就是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

7、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把前一代人知识的终点作为自己知识的起点,然后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社会实践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这就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的具体性告诉我们真理有“绝对”和“相对”之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对,构成真理发展过程中辩证性质的一对哲学范畴。有两种理解和使用的方式:一指真理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种普遍属性;一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真理,“完全”、

8、“永恒”意义上的真理是绝对真理,“近似”、“相对”意义上的真理是相对真理。通常指前一种意义。真理的绝对性,指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客观内容,并体现出人类思维的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都是具体的、近似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又不确定的。它们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结、相互转化。否认真理的相对性,会使思想僵化;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任何真理,在它的内部都必然地包含着假理,任何真理都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一定的条件它就成了假理,这就是任何真理都具有的相对性。任何真理在它作为真理时,它的内部所包含着的真理部

9、分是主要的,这一点就是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的内部都是包含着这种绝对性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三、典型试题:(一)、选择题1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答案:B2.春节期间于丹教授作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论语感悟。自古以来,解读论语的著作可渭汗牛充栋,但大多是学术专著,普通

10、老百姓难以理解。于丹教授另辟蹊径,在解读论语时把孔夫子的思考和当代人的生存际遇相衔接,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解在一个又一个当代世俗生活的故事之中,因此深受平民百姓的欢迎。这一事例表明A理论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B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答案:A3下列关于实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间接现实性活动C实践的主体和结果是客观的,过程是主观的 D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答案:D4.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答案:D(二)、

11、非选择题11月日时分,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中国将第五张“月球俱乐部”的门票牢牢攥在了手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中国具备了相当的航天实力。这是中国得以迅速迈入“月球俱乐部”的根本原因。 年的时间!中国完成了从地球卫星上天到月球卫星成功绕月的巨大跨越。中国航天由此迈进“深空时代”。从千年梦想起飞至今,嫦娥一号首飞任务实现“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飞控精准程度和完美过程令世界瞩目。嫦娥一号卫星承担的探测任务,许多也是“月球俱乐部”其他成员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全的,如探测月壤厚度、绘制月球三

12、维图像等,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次。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成为“月球俱乐部”成员这一过程中蕴含的哲学道理。答案: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完成了从地球卫星上天到月球卫星成功绕月的巨大跨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嫦娥一号首飞任务的飞控精准程度,离不开认识和利用规律和创造必要条件,离不开工作人员坚强的意志。 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国利用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地球卫星上天到月球卫星成功绕月的巨大跨越。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综合国力和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中国航天迈进“深空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