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8369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政治选修3 1.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还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上述材料中对法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B.法的本质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C.法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概括和总结D.法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法的本质的认识。A尽管说法正确,但不能反映题干材料,故不能选;B说法错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是法的本质;法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但社会行为规范还包括道德

2、等其他方面,故C说法不准确;通过题干材料可知,答案应选D。2.“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规范作为法律条款被写进了民法之中。这说明( )A.法律的产生与国家有直接关系B.道德等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也有影响C.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D.法律与道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法的本质。题干材料说明的是道德与法律产生的关系,所以尽管A、C说法是正确的,但不能反映题意,故不选;D说法错误,因为道德不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故答案选B。3.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表示,进入2020年以来,公安部深入开展整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取得重大

3、战果,大量犯罪分子依法受到严厉制裁,初步遏制了发票犯罪的蔓延势头,有力维护了国家税收管理秩序。这表明( )A.法律最终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B.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C.法律具有强制性D.法律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解析】选C。国家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依法制裁犯罪活动,体现了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实施,故答案选C;A、B、D三项都没有体现题干材料的主旨,另外D项说法也不准确,行为规范还包括道德等。4.有些人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犯罪,就跟法律没有关系。这种说法错在( )没有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没有坚持个人合法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没有养成遵法守法的习惯A.B.C.D.【解析】选A。题中有些

4、人的观点只看到法律对自己的约束作用,而没有看到法律对自己的保护作用,故符合题意;每个人都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也有维护法律权威的义务,即都有社会责任,故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也正确;不符合题意。5.消费者李某在某商场购买了一个空调,但不久就发现该空调存在制冷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多次与商场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李某进行了暴力维权,纠集一些人当众砸毁商场的一些设施。随后,李某被法院以“聚众闹事”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行政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公民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D.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解析】选C。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应该严格执法

5、、公正司法,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故A说法错误;B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说法错误,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材料体现了公民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时候,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故C正确。6.法与其他社会规范最主要的区别是( )A.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没有共同点B.法是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C.法与其他社会规范都有一定的规范性、明确性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解析】选D。A项表述不正确,法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有共性;B、C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

6、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换言之,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任何自由和权利都是相对的树立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公民只有先享受权利,才能履行义务A.B.C.D.【解析】选B。之所以要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是因为二者是统一的,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不能说只有先享受权利,才能履行义务,所以说法错误;树立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故也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2分)8.(11分)2

7、02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该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的?【解析】本题以全国人大修改选举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及特点的认识。修改后的选举法更好地实现了平等,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国法的本质;全国人大制定、修改法律,

8、体现了法是国家制定的。在组织答案时,应从以上多角度加以分析。答案:(1)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在我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选举法实现了同票同权,真正体现了我国法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2)我国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修改后的选举法,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3)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说明全国人大作为立法机关可以依照法定程

9、序制定、修改法律。9.(1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结合材料回答,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解析】本题以立法法的规定为背景,考查对加强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本题的分析重点,同时本题也要注意从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角度分析加强立法的重要性。答案:(1)立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活动。加强立法工作,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2)我国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因此,加强立法工作,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法律的主要内容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使人们明确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国家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才能使国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法可依,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才能依法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