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8039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一 第二讲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知识点一等值线 面 的类型和判读 1 等值线 面 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2 等值线 面 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 读数据 注意等值距 读等值线 面 上的点 规律一 一般 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 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 一般 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 比大小 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 面 的大小 3 看疏密 比较值差 规律三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 等值线越密 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 析弯曲 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 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 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 等值线的弯曲反

2、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 判方向 主要是在等高 深 线上判断坡向 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 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 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等压线斜交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原创题 读 等值线图 a b c 回答第 1 2 题 1 若图示为等高线地形图 则 A L1处为泥石流多发地区 B L2处冬季易出现逆温天气 C 若图示示意我国沿海等高线 则M处适宜建海滨浴场 D N处适宜建港口 2 若图示为等压线分布图 则 A L1处常出现阴雨天气 B L2处风力在图示区域风力最为强劲 C 在图示气压中心控制区

3、天气晴朗 D 图示中a处风向为东北风 解析第 1 题 如果图示为等高线地形图 L2处为山谷 在冬季易出现逆温现象 第 2 题 如果为等压线分布图 气压场为高气压 在其控制下天气晴好 答案 1 B 2 C 1 等高线的特点 1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 其高差也相同 2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无论怎样迂回曲折 终必环绕成圈 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 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 等高线可以重叠 知识点二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5 等高

4、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 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河谷 山谷线或集水线 时 向上游弯曲 成反 V 字形 7 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 为山地的鞍部 8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 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 也是海岸线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 500米 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2000米 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 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2 等高线的综合判读与

5、应用 1 判断水系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a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b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c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山脊线 d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山谷线 e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f 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水文特征 a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流速大 水能丰富 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b 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 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c 在河流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 2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选 点 a 水库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 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 并要考虑移民 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选在 口袋形 的洼地或小盆地 b 港口

6、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 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 即陆域平坦 水域深阔的避风港湾 c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即地形平坦 开阔 坡度适当 易排水的地方 还要地质条件好 注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d 气象站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 地形开阔的地点 e 疗养院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气候适宜 空气清新的地方 选 线 a 确定公路 铁路线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选择坡度平缓 线路平稳 距离较短 弯路较少的线路 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 避免通过陡崖 沼泽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 尽量少过河建桥 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并保证运行安全 b 确定引水路线 路线尽可能短 避免通过山脊等障

7、碍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c 确定输油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 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等 选 面 a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选择农 林 牧 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 畜牧业 b 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 交通便利 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下图为 浙江省局部等高线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甲地与乙地的植物群落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体现了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 从工程量与工程难度考虑 图中L1 L2 L3 L4

8、四条公路选线较合理的是 A L1B L2C L3D L4 解析第 1 题 甲 乙两地高度相差不大 植被的差异是由位于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不同造成 这是属于同一自然带内的差异 第 2 题 L 1线位于山脊的附近 等高线比较密集 坡度较大 L2线位于山谷附近 等高线相对密集 坡度较大 L3位于山谷附近 但等高线稀疏 坡度最小 L4线附近地形比较复杂 工程难度大 答案 1 D 2 C 1 共性特征 1 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 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以相等 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 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3 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 陡崖除外 4 等值线一般

9、应是闭合曲线 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5 等值线弯曲度越大 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 知识点三其他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2 几种等值线的判读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强烈的地方 在城市地域中 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面貌 影响了城市气候 引发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城市环境问题 下图为 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根据 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 分析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位于 A B C D 2 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 判断甲 乙 丙 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 污染物浓度在 位置最高 而从

10、等值线上还可看出 处最密集 并向东北方向减少 故可判断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位于 处 由气温垂直分布图可发现乙 丙 丁三图都出现了逆温现象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而甲图无逆温现象 利于污染物的对流扩散 答案 1 A 2 A 示例1 考题改编 阅读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 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 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考向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 图中有处陡崖 请用 A 注出 并判断出该陡崖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2 甲 乙两路段多发浓雾 试说明其原因 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 时间更长 为什么 3 说明图示

11、中聚落分布的规律并判断最可能发育城市的聚落 4 随着人口的增加 丙村要扩建居民点 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 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 聚落分布以及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能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公路 等高线 河流及其聚落的相对位置 第 1 题关键依据陡崖的概念以及在等高线上的反映 明确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第 2 题 应注意联系雾形成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水汽 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注意对比甲 乙两路段条件的共性和差异 第 3 题 应明确聚落分布与公路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第 4 题 对居民点布局条件的分析 要着眼于既要充分利用有利自然条件

12、 又要尽可能避免不利自然灾害的影响 通过分析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个方位等高线特征可判断两处的地形特征 丙村东北方向不仅离山较近 而且有陡崖 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 而南偏西方向等高线稀疏 地势平缓 而且没有陡崖 答案 1 图示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标注略 70 H 75 2 地势比较低 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 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 更 低平 离山较远 冷空气更容易进入 接近 开阔 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 水汽较多 3 分布规律 沿公路呈带状分布 可发育城市的聚落 丁 原因 丁位于两公路交汇处 大量客货流在此集聚中转 利于城市发育 同时丁聚落所在区域地势平坦 靠近水

13、源地等都为其发育成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 4 东北方向 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 相邻山坡比较陡 有峭壁 存在洪水 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南偏西方向 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 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 相邻山地比较和缓 一般不存在洪水 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方法技巧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应注意的两大问题 1 地形剖面图绘制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地形剖面图的垂直比例尺及水平比例尺是绘图中的难点及重点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 10 15 20倍 倍数越大 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新图中绘水平线MN 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 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 绘出纵坐标 2 两点间的直视问题

14、直视问题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进行判断 在地形剖面图上由观测点的投射点向目标点的投射点绘直线 若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 表示直视良好 否则不能直视 如下图所示 由点s 向点c 绘直线 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断 表示直视良好 而图中b 位于阴影区 说明s点不能直视b点 所以村落b对于s点为不直视 示例2读 我国部分省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0 等温线相当于我国 A 3000米等高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秦岭 淮河线 D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考向二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 2 图中甲 乙两地的温度范围分别是 判断乙地地形区为 3 图中丙地地形有可能是 A 大兴安岭B 武夷

15、山 C 太行山D 阴山 4 图中A B处等温线分布有何差异 原因是什么 5 丙处东西两侧相比 气温存在什么差异 试分析原因 解析以某区域等温线图为背景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据轮廓特征及相邻位置 可判断图中省区主要有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陕西 天津 北京五省二市 第 1 题 0 等温线相当于秦岭 淮河线 第 2 题 根据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原理判断甲 乙温度范围 乙处是山东丘陵地区 第 3 题 丙地是太行山地区 第 4 题 A处等温线较稀疏 是华北平原 B处等温线较密集 温度变化大 为山地及黄土高原地区 第 5 题 丙为太行山 东侧为华北平原 气温较高 西侧为黄土高原 地势高 气

16、温低 答案 1 C 2 0 T甲 4 8 T乙 4 山东丘陵 3 C 4 A处等温线较稀疏 原因是位于华北平原区 气温变化较小 B处等温线较稠密 原因是位于山地及崎岖高原区 气温变化大 5 丙处东侧气温高于西侧气温 原因是东侧是华北平原 地势低 西侧是黄土高原 地势高 主题 调动和运用知识 示例1读 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图 回答相关问题 1 说出图示区域1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 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 自古以来 为适应本区域的自然环境 人们主要从事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方式 按其所属的农业 地域类型属于 近年来 当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 但该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 简述其主要原因 3 目前 该地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 奶牛带 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 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 这条 奶牛带 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 结合下图说出该地区乳品加工业的工业布局类型名称 简述该地区乳产品产量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 1 1月气温变化趋势 自南向北逐渐递减 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形成的主要原因 受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 影响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