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5645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A. 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B. 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C. 唯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D. 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荀子共同强调了社会个体应该重建自

2、我控制行为的能力,促进自身道德的觉悟和完善,这样才能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而不是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排除B。C项中“只有”的说法过于绝对,道德自律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方式之一,排除。材料并非只是针对诸侯国君而言,而是针对社会各成员提出的要求,排除D。2.根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 具有严密

3、的产品制作工序【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特别注重技术的培训,没有体现出对新技术的研究,排除A。官营手工业没有垄断当时的手工业技术,民间手工业不断的兴起和发展,排除B。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技工学校专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规定了技术传授的时间阶段,一切都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质量,且官营手工业是不计生产成本,主要是满足政府的消费需求,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手工业生产的工序只是体现出手工业技术,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3.东汉时期,注释律令章句的叔孙宜、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这表

4、明古代中国A. 在法学上没有建树B. 以儒家经典取代法律C. 当时缺乏法律人才D. 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由经学大儒注释律令,以及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说明法律与儒学密切相关,法律制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表明古代中国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故答案为D项。材料信息没有对中国古代法学成就进行评判,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儒学与法律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实际上从材料信息来看,这些儒学大师也是法律人才,排除。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A. 篆

5、书B. 隶书C. 楷书D. 行书【答案】D【解析】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故选D;ABC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5.宋代大中祥符九年采纳广州知州的建议,“海外蕃国贡方物至广州者,自今犀象、珠贝、搡香、异宝听赍赴阙。其余辇载重物,望令悉纳州帑,估值闻奏。非贡奉物,悉收其税算。”并且限制外国使团人数。这一政策的目的是A. 限制对外政治交往B. 鼓励民间贸易C. 减少朝贡贸易损耗D. 实行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没有显示出限制对外政治交往,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

6、对待民间贸易的态度,故B项错误;对蕃国所贡物品予以估值而后进行上奏,以备进行赏赐参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朝贡贸易的损耗,故C项正确;海禁政策是在明朝,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朝贡贸易。6.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B.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说明宋朝时期通过立法保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故答案为B项。

7、材料没有反映税制的变化,排除A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点睛:宋朝对土地买卖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使土地私有制渐趋成熟,促进了租佃制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繁荣。7.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A. 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 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 D. 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答案】C【解析】宋明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没有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排除AB;由材料“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

8、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故选C;近代西方科学建立在实验和推理的基础上,排除D。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A. B. C. D. 【答案】C【解析】“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应该是元朝的成就,“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指的是北宋的成就,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指的是汉代的成就,“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指的是明朝的成就,据

9、此可以判断C符合史实,故选C;其它选项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点睛: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重要历史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年代)和一定的空间(地点或者区域),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年代(包括朝代)以及空间(或者地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而这恰恰是目前模块学习中同学们不容易掌握的薄弱之处,这一题提醒大家,要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因素。9.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

10、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A. 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B.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从古代“君”的含义与称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专有称号,这实际上是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的主张,故A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顾炎武主张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专制的弊端,而是从古代历史入手否定君主专制,故D错误。故选C。10.清前期,广东的冶铁业中,“矿徙”“山贼”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

11、;苏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A.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B. 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C.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D. 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题中反映的是清代前期手工业中的罢工反抗现象,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体制造成的冲击,但不能说明经济由盛转衰,也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故排除B、C项;清朝前期中国的无产阶级尚未形成,故排除D项。故选A。【点睛】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始终未能产生新的生产力因素。1

12、1.下表是近代在华的外国航运吨位占比情况表年份(百万)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其他(%)187285468411017249189222984403286461190763452516246105108据此可知A. 中国的民族经济遭受列强冲击B. 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弱C. 英国在中国的航运业中占主导D. 日本的经济发展最快【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下表是近代在华的外国航运吨位占比情况表”可知,外国在华航运所占比重可知,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来源地,被迫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经济遭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故B项错误

13、;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英国的主导地位,故C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日本发展最快,故D项排除。12.英国布菜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 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B.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D. 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手工土布是用进口纱织成,这说明了鸦片战争后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市场,传统手工业“纺”“织”分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导,

14、但A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普通衬衣布被手工土布所代替,而不是所有洋布在中国的销售都下降,故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采用机器大生产,而材料反映的是手工土布,故D项错误。点睛: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13.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 道教的地位被否认B.

15、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 官府反对政治革新D. 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B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D项正确。1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31年的“实业建设程序案”、1933年的“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7年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A. 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B. 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C. 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D. 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