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72805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确定“十二五”规划水利发展八大目标防洪减灾综合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基本建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隐患基本消除,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7以下。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初步形成,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城乡供水体系基本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全国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

2、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000万千瓦。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4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80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国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建立,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超采状况初步扭转。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不断增强。符合我国国情水情的较为完善的水法规体系

3、基本形成,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处理机制基本建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基本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初步理顺。行业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水利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水利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理清思路 把握重点 做好十二五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战略部署,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的总体安排,回顾总结十一五水利规

4、划计划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2011年规划计划工作。部党组对规划计划工作高度重视,陈雷部长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矫勇副部长还将在会议结束时作重要讲话。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唐仁健副主任应邀到会,将对中央一号文件作精辟的解读。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十一五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自然灾害多发并发重发,灾情之重历史罕见,水利发展经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防灾减灾成效最大、水利投资规模最高、规划目标实现最好、

5、人民群众直接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水利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五年来,规划计划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扎实做好规划编制、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投资规模、切实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和基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水利投资规模跃上新台阶,多渠道投入机制初步建立十一五时期,规划计划部门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主渠道作用,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努力扩大水利投资规模。五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约7000亿元,是十五的1.93倍,也是历次五年之最。其中防洪工程占35、水资源工程占45、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占5%、其它专项工程占15。一

6、是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五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2934亿元,是十五的1.73倍。其中,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2315亿元,占78.9;财政专项资金545亿元,占18.6;水利建设基金74亿元,占2.5%。中央水利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中央水利投资占79%。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加大了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利投资逐年增长,特别是2010年中央水利投资达到987亿元,是2009年的1.5倍,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五年地方水利建设投资4000

7、多亿元,其中省级2947亿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省级水利投资中,财政资金占70%,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占24%,外资及其它资金占6%。东部、西南等地区省级水利投资规模较大,北京、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水利建设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云南超过200亿元、广东超过300亿元。三是多渠道水利投入机制初步建立。在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机制。重庆、广东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成立省级水利(水务)投资公司,搭建市场融资平台,保证了地方水利建设投资需求。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

8、行了15亿元企业债券用于水利建设;广东省以水利规费收益权为质押,向银行贷款用于水利建设,并出台了水利建设工程试行BT模式的指导意见;山西省政府颁布了山西省社会资金建设新水源工程办法,全面开放了水利建设市场;云南省从烟草行业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水源工程建设;贵州省对水能资源开发权实行有偿转让,收取的水利规费和出让金专项用于水利建设。(二)重大规划编制实现新突破,规划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十一五是国家组织编制和批复水利规划最多的时期。五年来,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流域、区域等层面水利规划100余项,已批复64项,其中国务院批复24项,为科学有序安排水利建设提供了扎实的规划基础。一是基础性规划编制取得重大突破

9、。去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划在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研究制定了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水资源战略规划,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基础和依据。以2009年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批复为标志,七大流域防洪规划全部得到国务院批复,为今后一个时期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规划依据。经过3年多的努力,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全部完成技术审查,规划在深入分析流域治理开发保护面临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各流域关键性控制指标,对未来20年的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进行

10、总体部署,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统筹流域治理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完成了金沙江、嘉陵江、怒江、鄱阳湖、洞庭湖等一批重要江河湖泊综合规划编制和技术审查工作。二是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编制完成。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在14项重大课题研究和21项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基本完成了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水利发展成就,分析了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二五水利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改革管理措施等。在此基础上,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完成了报送国务院审批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初步成果,目前正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此外,按照

11、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指导、帮助西藏自治区编制完成了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省级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三是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取得丰硕成果。围绕水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突出薄弱环节建设,组织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水库建设、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中小河流治理、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水源建设、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等一大批专项建设规划,为各类水利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规划依据。组织开展了抗旱、重要江河河口、河道岸线、采砂管理、水文发展、水利信息化等专项规划,为深化水利改革、强化水

12、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规划基础。各地积极做好有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山西省按照河湖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编制完成了山西大水网规划;江西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编制完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利建设规划;河南省编制了中小河流治理总体规划;浙江省编制完成了农村河道整治试点规划;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也编制完成了一批水利专项规划。(三)项目前期工作开创新局面,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五年来,中央和省级水利前期工作经费约80亿元,其中中央18.9亿元;北京、辽宁、黑龙江、浙江、江西、广东、广西、重庆、云南、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前期工作经费超过2亿元,其中新疆

13、、辽宁超过5亿元。按照十一五水利发展的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增加项目储备,五年共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重大水利项目220项,总投资规模6393亿元,是十五的2.6倍,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批复143项,总投资规模4185亿元,是十五的3.4倍,确保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有序开展。一是骨干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重点突出。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各类水利专项建设规划,组织编制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三年实施方案,明确前期工作重点。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研以及先期开工的15项单项工程的可研报告和多项初步设计报告。长江流域重点安排了中下游河势控制、两湖治理和一批重要枢纽工程;

14、黄河流域重点安排了下游标准化堤防、宁蒙河段治理和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安排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及进一步治理淮河行蓄洪区调整、扩大下游泄洪能力和上游防洪水库工程;海河流域重点安排了蓄滞洪区建设、骨干河道治理项目;松辽流域重点安排了提高粮食产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水资源保障工程;珠江流域重点安排了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和水资源保障工程;太湖流域重点安排了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利项目。同时,切实加强面上项目前期工作,严格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复核、审查等前期工作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审批程序的完善。二是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不断强化。在项目前期论证中,更加重视工程建设中的征地、

15、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妥善安置工程移民,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对生态敏感目标的保护;更加重视落实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法人组建和运行机制等建设条件,为工程顺利建设和建成以后的良性运行奠定基础。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及时出台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把好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审批和移民安置规划审核两道关;组织制定水利工程用地标准,为节约集约用地创造条件;在前期论证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加强对工程调度运行的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三是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嫩江尼尔基、黄河西霞院、广西

16、百色、湖南皂市、四川紫坪铺等重点工程投入运行并发挥效益,西藏旁多、吉林哈达山、四川亭子口、新疆肯斯瓦特等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及其他江河治理稳步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加快实施,中线京石段向北京应急供水,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正式通水,青海引大济湟、甘肃引洮、贵州黔中枢纽以及西南中型水库等一批水资源配置和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流域近期治理任务基本完成,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继续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走马塘延伸拓浚、东太湖综合整治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展了1000余条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和103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五年全国共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新增水库蓄水能力3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