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70627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网络舆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研究【摘要】Web2.0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高科技的兴盛,更有人类无处不在的参与,在目前这个时期,网民随着技术的兴盛越来越快地聚集起来,公共空间的变大使得民间的声音越来越不绝于耳,甚至于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如此言之,网络群体事件不容小觑,本文旨在从宏观上综合整理业内人士的理解,引入社会学公共领域等相关学说,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网络群体;群体极化;环境分析;公共领域;监测坐标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虽然网络战争随处可见,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拉响了警报,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会导致暴力事件,使人想起“*”时期学生暴打老师

2、和民众的那段历史。1海外媒体关注铜须事件,抨击中国网民是暴民。概念界定这里,先对本文的两个关键词“网络中的群体”和“群体极化”的概念,作一些诠释。(一)网络中的群体日本传播学家岩原勉指出,群体的概念如下: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2。包括初级群体和高级群体,赫雷季尔提出群体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互相交往沟通的一群人,其中每个人都能与这一群人中的任何一个交往沟通,而不是通过其他人进行间接沟通。3西拉季则认为群体是两个或更多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工作目标,而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集合体。3但是在网络中应当怎样定义群体呢?笔者认为网络群体应该和

3、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不一样,研究网络群体的时候应当注意界定“群体”一词时依据的标准,但至今因为欠缺具体的社会学知识,所以无法具体给这个概念定义,下列是归纳的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必须有一个共同议题,即所有成员都在谈论这个议题,当然允许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发生议题的深化,而成员内部并不要求必须达到完全一致,只要求基本观点一致即可,但是不排除在议题深化的过程中部分成员退出或不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排除会有新的成员不断加入。二是注意研究群体的数目,即多少人才算得上是群体,这个有待考证。三是注意研究群体的传播学方面的因素,即从传播学角度,这个群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手段是什么,这是与群体性质有关系的。即群体是以

4、何种性质存在的,比如是以民间还是官方的性质,以商业的盈利还是非盈利性质,自发的与被强制的,等等。四是注意研究群体的存在时间以及活动类型和活动强度、活动时间,这是在互联网上是否称之为群体的重要判别标准。五是在议题讨论过程中有无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六是应该注意研究群体的最终走向,是最终走向解体,或是与官方意见达成一致,还是一直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民间申诉权利代表机构。(二)“群体极化”的概念“群体极化”这一概念是由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中提出的,他指出:“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队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4詹姆斯

5、斯通在研究群体决策时发现如果一开始群体内成员的意见比较保守,经过群体的讨论后,决策就会更加保守;相反,如果个人意见趋向于冒险化,那么讨论后的群体决策就会更趋向于冒险,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2009年应该说是中国舆论监督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网民的力量在这一年让大家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比如躲猫猫事件、巴东邓玉娇事件、欺实马胡斌撞人案、天价烟周久耕事件等等,可见网民力量之巨大,还有网民由一些不寻常事件而制造出来的不少流行语,如打酱油、做俯卧撑、临时性强奸、被就业、楼脆脆、楼歪歪等等。群体极化现象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网民年龄1029岁的占57.1%,3039岁的占23.4%

6、,其他年龄段的加起来还不到20%。5我国网民相对来说较年轻,所以基于其生理心理素质而言较为冲动,对于极化现象有影响,而且我国大学生网民占30%以上,这也是原因之一,我国网民的休闲时间也较多。这是一个客观条件。参与其中跟随事件的发展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加入而获得其中的快感是很大的原因,约瑟夫派因二世与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一文中将“体验式经济”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是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经济动态。6其典型特征就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永久保存

7、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6最后一个也是最直接推动事件发展的原因是很多网民不管是代表哪一方的利益,极其希望推动事情的进展,身在其中他扮演的角色不是“旁观者”或“掷板砖者”,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者,像在躲猫猫事件中号召网民进行采访的宣传部人员,这样的人不仅仅是意见领袖,更是行动高手。乐媛和杨伯溆对于四个BBS的调查抽样分析后得出的四个假设全部成立,即态度极化与论坛群体和议题类别有关联,尽管网络极化现象在总体议题背景中不会存在,但是可能在有限论坛群体和有限议题

8、中存在。网络极化现象容易出现于那些极端的论坛群体中。7这是对于群体极化现象容易出现的网络区域。对于群体的解读,勒庞早在乌合之众中就指出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勒庞虽然没有指出同质性的群体中间是否会出现相反的现象,但是据推测应该比异质性群体感情狂暴度低。我们可以通过例子看到,在一个事情发生之后,经过各种手段传播开来,尤其是一旦通过互联网传播,那么其传播的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都是当今社会所带来的一

9、个新的变革。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并不是所有通过网络传播的事件都能形成舆论,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比如丁香小慧事件、李启铭撞人事件、杭州富二代飙车撞人案,这些仅仅是网络上铺天盖地新闻中的九牛之一毛。形成舆论风暴的事件还仅仅是网络上爆出来的一小部分,并且应该都离不开这几个事件:官民对立,贫富对立,官富对大众的隐瞒事件。所有形成舆论的事件也不是都会引发群体极化现象的,一般说来,群体极化现象只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汇聚了多种信息但是模糊度较大、聚集了较大矛盾、涉及相对弱势的群体、强势一方没有及时妥善处理反而试图隐瞒真相。群体极化的原因分析导致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一)舆论及舆论大环

10、境分析所谓舆论环境,孟小平指出,这个概念是指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许多具体舆论的有机总体。846按照陈力丹的解释,我们必须要将横向舆论环境和纵向舆论环境综合起来考虑,考虑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某一个群体极化发生的舆论必须要考虑到它所处的整体环境。时代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李普曼说我们的舆论是间歇性地同各种情结发生着联系,野心、经济利益、个人仇恨、种族偏见、阶级感情等联系在一起,他们以各种方式歪曲着我们的看法、想法和言谈举止。846这就不能不考虑形成群体的各个成员所共有的一些基本社会情感。 (二)舆论主体舆论的主体也就是产生舆论的人,据孟小平指出,主体的社会阶层种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经

11、济收入居住地等需要被考虑进去。这也是现在社会所公认的。846(三)舆论的强烈程度及持续长度这个是指舆论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的关注的强度,比如说是停留在网络上留言回复、口头上讨论还是上升到行为上,等等,要研究群体极化现象,必须分析强度,因为强度与群体极化肯定是有关系的。(四)群体极化出现的阶段这个是研究的重点,即研究事情发展到哪个阶段的时候群体出现了极化现象,根据陈力丹对舆论的阶段的划分: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权利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文化及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846而笔者认为在事件进程中最重要的是干净纯粹的群体舆论与官方及权力集团

12、的博弈阶段。当然这样说有些武断,但是从最近几年发生的舆论大事来看,似乎都是官方反应不够才导致的舆论走向失控。一些避免群体极化现象的建议(一)提升网民素质,大力培养公共知识分子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始于一人发表一事件或意见后,不断有人参与进来,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见领袖发挥巨大作用,将事件推向讨论的高潮,逐渐形成舆论场,甚至是引发网友的实际行动,在其中传统媒体的跟进也是舆论场产生的一个因素,当然网络舆论的终止可能是源于理性的节制力量,也可能是由于对事态的严重化程度始料不及,得到法律干预而被迫终止。我认为在其中意见领袖的作用非同小可,如若要预防事件朝极端方向发展,传统媒体或者政府应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使

13、他们在舆论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合理疏导、平静分析的作用,同时各大媒体在平日里应提高受众媒介素养,避免一些极端思潮的出现。学者徐友渔指出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需要以下3个条件:1.社会存在重大的公共性问题;2.有或大或小的言论空间;3.程度不等的独立经济地位。9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就已经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了,比如说当时兴起的网络、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书商的追逐、媒体的追逐、自身写作批判意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等等,都促使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徐友渔也指出了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弱点,不敢大声呼唤,宁愿在体制内部以上书的方式谏言;缺乏现实感,只讲理论,盲目崇信国外理论;将个人的境遇处境带入对公共事件的

14、讨论中,将舆论引向他处;等等。笔者认为,在现在这个媒介越来越多地与知识分子联系的社会,如果能够真正培养出一批敢于善于讲话的知识分子,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公共知识分子独特的站位和思考,将时不时地充当把关者,至少这部分不带有任何党派色彩的人会用对社会最有利的途径来对事情做出最全面和理智的分析,会履行剔除不正确言论和行为的功能,网络群体也会因为有这些人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理性,这将会使我们在通向真相的路上少一些阻碍,多一分理智。(二)构建高质量的公共领域考虑这个因素,实是因为舆论到底在这个社会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舆论中有无出现什么特殊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大背景下的分析。赫伯斯特在谈到

15、现代舆论整体的发展趋势时说,舆论在社会历史中有三种趋势:第一,大众意见的传播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第二,意见表达与衡量的日益合理化;第三,意见的结合逐渐无名化。846陈力丹在书中指出,社会精英主导有名舆论的势头正在减弱,民众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舆论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我们所说的媒体舆论、大众舆论是可以相对于社会规范而言的,846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而非规范化舆论。陈力丹在其著作中指出,它们在与现实社会规范影响的磨合中,也许有一部分会成为新的社会规范和传统,其实,任何规范化影响所对应的非规范化意见或舆论,不一定是件坏事,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可以将这些非规范化意见或舆论

16、扭转到社会规范当中,或许也可以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舆论加以深刻挖掘,有利的部分我们可以建成新的社会规范。非规范化社会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与道德信仰体系,公共权力无法在社会中得以流畅地运作,10这是两位学者在论文中提到的对非规范化社会的理解,在非规范化社会中,政治在民间失落,非规范化社会和规范化社会的区别就在于缺乏一个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指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11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的范围在现代社会是不断被扩大了,但是作用却越来越微弱,公共领域是指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民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