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66782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工程)乌号线工程标段施工监测方案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施工监测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09标段项目经理部二零一六年四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概述12.1 工程概况12.2 工程地质条件32.3 水文地质条件52.4 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岩土情况5三、主要技术指标63.1 监测项目精度要求63.2 监测频率及周期73.3 监测警戒标准8四、监测项目及工作内容、监测范围94.1 监测项目及工作内容94.2 出入口基坑(隧道)监测范围104.2.1 周边环境监测范围104.2.2 出入口基坑(隧道)开挖监测范围104.3 监测布点原则104.4 监测点

2、埋设与监测方法124.4.1 地下管线沉降124.4.2 地表沉降154.4.3 桩顶水平和竖向位移164.4.4 桩体水平变形184.4.5 支撑轴力204.4.6 拱顶下沉及净空收敛监测214.5 现场安全巡视224.5.1 现场安全巡视内容244.5.2 现场安全巡视频率254.5.3 现场安全巡视方法254.6 风险源264.6 监测布点图28五、监测重点、难点分析及措施295.1 加强市政管线的监测295.2 出入口基坑(隧道)的监测29六、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30七、仪器设备配置31八、质量保证措施318.1 技术管理机构及措施318.2 质量控制措施32九、数据处理分析及成果运

3、用339.1 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339.2 监测信息反馈程序349.3 监测成果报告35十、监测预警报警管理办法3610.1 预警报警的机制3610.2 预警报警值的设定3610.3 预警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3710.4 预警和报警的判定程序和分级原则37十一、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3811.1 建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管理机构3811.2 建立全员安全性生产责任制3911.3 抓好岗位安全文明教育培训工作3911.4 进行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检查4011.5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具体措施40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09标段大西沟站附属结构施工监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1)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

4、BI 1/490-2007)(2)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年)(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6)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003年版)(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

5、08)(1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3)城市交通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范(DB11/T718-2010)(14)穿越既有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要求(DB11/T 716-2010)(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16)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17)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法规(18)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产权单位发布的企业标准、管理文件二、概述2.1 工程概况大西沟站起止点里程:YDK12+430.992YDK12+658.992,位于北京南路与温州街、北京南路东

6、一巷交汇处,沿北京南路大致呈南北向跨路口布设,站位位于北京南路路中设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228m,标准段宽度21.1m,基坑深度16.45m19.55m,覆土约3.05m4.36m。车站设4个出入口、1个紧急疏散口及2组风道,其中4号出入口为预留出入口,暂时未列入设计施工范围。大西沟站地理位置见图2.1-1。图2.1-1 大西沟站地理位置示意图1号出入口位于设置在北京路与温州街路口东北象限,设置在环球会展中心西侧人行步道内。1号出入口由1号地铁出入口以及无障碍出入口组成。本出入口采用明暗挖相结合施工。明挖段包括出入口提升段、无障碍口电梯井及通道。出入口提升段为矩形框架断面,明挖基坑

7、宽度11.4m,最深处坑深13.6m,采用桩撑支护,围护桩桩径600mm。出入口与主体之间部分通道采用拱顶直墙断面,采用暗挖施工,暗挖通道开挖宽度7.6m,人防段开挖跨度9.3m,通道位于卵石地层。2号出入口、1号风道位于北京路与温州街路口西北象限,设置于甘肃大厦东侧人行步道内,局部进入了甘肃大厦地块。2号出入口与1号风道结合设置,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出入口与风道均为矩形框架断面,出入口敞口段与1号风道共用基坑,采用桩撑支护。出入口爬升段部分需待1号风道结构施工完成后独立开挖基坑完成;1号风道明挖基坑与周边甘肃大厦消防水池最小距离2.6m。施工单位在开挖该部分基坑时应控制周边重载车辆通行,以免造

8、成消防水池的沉降和开裂等。1号风道结构外轮廓宽24.70m,高6.65m,为三柱四跨矩形框架结构,2号出入口通道结构外轮廓宽7.20m,高4.555.68m,为矩形框架结构,爬升段结构外轮廓宽8.20m,高6.707.14m;1号风道明挖基坑长31.9m,宽19.924.9m,深度11.77m,其中1号风道覆土4.9m;2号出入口明挖基坑长27.9m,宽7.48.9m,深6.711.64m,2号出入口覆土05.5m。3号出入口、2号风道位于北京路与温州街路口西南象限,设置于准噶尔大厦东侧人行步道, 局部进入了准噶尔大厦地块。3号出入口由3号地铁出入口以及安全疏散口组成。本出入口采用明暗挖相结合

9、施工。出入口提升段采用明挖法施工,为矩形框架断面,采用桩撑支护与2号风道共用基坑,风道以外部分待2号风道结构完成后开挖;提升段外出入口与主体之间通道采用拱顶直墙断面,采用暗挖施工。出入口暗挖段与周边砖房距离3.511.6m,该部分楼房为25层砖砌自建房。2号风道覆土5.97.4m,3号出入口暗挖段覆土4.55.8m。2.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报告,场地内主要地层为冲积、洪积河床堆积形成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圆砾、卵石及粉土,地表广泛分布杂填土,在卵砾石层中局部分布透镜体状或尖灭体状粉土和细砂。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l)广泛覆盖于地表,为人类活动所致,主要为道路和建筑周边回填土。(1

10、)、1-1杂填土(Q4ml)分布于地表,分布不均匀,一般层厚12m,其中道路表层0.5m为硬化路面。灰黄-灰色,稍密-密实,稍湿-潮湿,以圆砾、卵石为主组成,含少量砖瓦碎屑,生活垃圾及植物根系等,土质不均匀,级配较差。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普通土。2、第四系上更新统(Q3)(1)4-4粉土(Q3al+pl)以层状或透镜体状夹于卵石中,厚0.52.5m,浅黄色,具少量孔隙,土质不均,含大量卵砾石,一般含量为25%40%,稍湿-潮湿,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普通土。 4-4-1粉土:一般埋深9m以上,呈稍密状;4-4-2粉土:一般埋深9m以下,呈密实状。(2)4-5细砂(Q3al+pl)薄层状夹于卵石层

11、中,厚度25m,灰色,深灰色,颗粒不均,砂质不纯,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稍湿-潮湿。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松土。4-5-1细砂:一般埋深9m以上,呈稍密状;4-5-2细砂:一般埋深9m以下,呈密实状。(3)4-9圆砾(Q3al+pl)下伏于卵石,青灰色-深灰色,层厚110m。成份以砂岩、灰岩为主,多呈浑圆状,粒径组成:220mm约40%,2060mm约30%,大于60mm约5%,余以杂砂砾充填为主,局部含漂石,最大粒径约100mm。稍湿-潮湿,密实。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硬土。(4)4-10卵石(Q3al+pl)下伏于人工填土层,深灰色,厚度1050m,成份以砂岩、灰岩为主,浑圆状,磨圆度较好,粒

12、径组成:220mm约20%,2060mm约45%,大于60mm约15%;余为杂砂砾砂与粉黏粒充填,局部含漂石,最大粒径约450mm。潮湿-潮湿。4-10-1中密卵石:一般埋深9m以上,呈中密状,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硬土;4-10-2密实卵石:一般埋深9m以下呈密实状,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软石。3、侏罗系上统喀拉扎组(J3)(1)5-2砂岩(J3Ss)灰绿色、紫红色、棕黄色,细、中粒结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强-中等风化,风化层厚13m,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软石。砂岩产状为N6065E/25N。主要发育两组节理,J1:N35E/77N,平直、微张,间距2050cm,延伸大于3m;J2:N60W

13、/75S,平直、微张,间距1050cm,延伸13m。(2)强风化砂岩:红褐色-灰黄色,粉细砂状结构,局部为粗砂结构,泥钙质胶结,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填充物为粉黏粒和褐铁矿。岩芯多呈短柱状,锤击不易碎,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软石。(3)中等风化砂岩:红褐色-灰黄色,砂状结构,泥钙质胶结,少量节理裂隙,节理面略有变色。岩芯多呈长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根据场地的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16.87MPa;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23.99Mpa。按岩石坚硬程度,属于较软岩。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软石。2.3 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点本次勘察,根据钻孔揭露地下水位埋深3538m,为

14、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主要为松散沉积物孔隙潜水,通过季节性降水(雪)和绿化灌溉用水下渗补给,水位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在地下给水、排水管线附近因管线渗漏可能存在局部上层滞水(水囊)。各类地层的渗透系数参考地区经验确定。渗透系数,圆砾、卵石:中密k=45m/d,密实k=40m/d。2.4 不良地质作用与特殊岩土情况(1)人为坑洞本站范围内无明显的人为坑洞,但由于历史原因,在乌鲁木齐城区大多数地方广泛分布有人防工程,其中包含大量无序开挖的无支护各种土地道,多无资料可查。经过几十年建设改造和城区变迁,地道多已废弃、填埋及处理,地面上已难寻踪迹,现场地周边居民毫不知晓。因此,人为坑洞的不确定性给设计、勘察、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更可能对地下工程带来直接影响。目前地下市政管线和人防工程的勘测工作已由甲方委托给相关设计单位完成,其成果资料将作为分析评价人防地道、输水管渠等地下构筑物对拟建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影响的依据。(2)人工填土由于城区人工活动的影响及冲沟干谷整平造地和采砂石料回填等原因形成沿线大面积分布的人工填土。根据填土的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沿线填土主要为杂填土和压实填土。杂填土主要分布于绿化带及建筑物周围,主要为卵砾石土组成,含少量生活垃圾及植物根系,一般厚1.52m,稍湿-潮湿,稍密-密实。压实填土主要分布于北京路道路地表,其表层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