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白蒲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6438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白蒲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白蒲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白蒲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白蒲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白蒲高级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卷http:/www.DearEDU.com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B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C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3

2、+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2甲醛(CH2O)、乙酸(C2H4O2)和丙醛(C3H6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27% B 28% C 54% D 无法计算3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C 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D 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

3、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4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5下列取代基或微粒中,碳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甲基(CH3) B碳正离子(CH3)3C C碳负离子(CH3) D碳烯 (:CH2)6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分液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C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D加入FeCl3溶液后,过滤

4、7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 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以保持肉类新鲜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制面包用乙烯催熟水果ABCD8“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 物中原子全部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 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2 DCH3OH和H2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8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5、。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键10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 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 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11NH3、H2S等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

6、O2、BF3、CCl4等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根据上述事实,通过比较归纳可推出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A分子中不含有H原子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B在ABn分子中A原子的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的是非极性分子CABn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都相等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D在ABn分子中A的原子量小于B的原子量时为非极性分子12一种新型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学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省略。)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ACF3Br1301 BC2F4Cl2242 C CF2Br2122 D.

7、C2ClBr5201513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各组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ACO和N2 BO3和NO- CCO2和N2O DN2H4和C2H414汽油中所含的可燃物质在加压不高的条件下即转变为液态而便于贮存于钢瓶中,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BCD化学式甲烷(CH4)C2H6(乙烷)C4H10(丁烷)C6H14(已烷)沸点()-164-88-0.56915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

8、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以下有关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 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对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含有“未成对电子”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可能不含“未成对电子”1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A BCF2 CCH3CH2OH DCOOH17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存在于分子之内 B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CNH3极易溶于水而CH

9、4难溶于水的原因只是NH3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 D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1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第II卷(非选择题,共78分)三、填空题(共37分)19(8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97年美国科学家用F2通过细冰末获得次氟酸(HFO)以来,对次氟酸的研究引起了充分的重视。已知HFO中O、F原子均为8电子结构,且F元素无正价。 次氟酸的结构式是_,其中氧

10、元素的化合价为_ 次氟酸很不稳定,试预测其受热分解的可能途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次氟酸能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A中含有B、C两种溶质;B常用于雕刻玻璃;C 在MnO2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一种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次氟酸与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20(7分)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352 g,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44 g和0.528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试回答以下问题:维生素C中碳的质量分数是_,氢的质量分数_维生素中是否含有氧元素?为

11、什么?(试通过计算说明)_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21(11分)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N3,NH2,N3,NH4+,N2H5+,N2H62+等,已知N2H5+与N2H62+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类似于NH4+,因此有类似于 NH4+的性质。写出N2H62+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NH2的电子式为 _ 。 N3有 个电子。写出二种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含有与N3电子数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 _ 。等电子数的微粒往往具有相似的结构,试预测N3的构型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于1998年11月合成了一种名为“N5”的物质,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

12、弹”。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结构尚不清楚,只知道“N5”实际上是带正电荷的分子碎片,其结构是对称的,5个N排成V形。如果5个N结合后都达到8电子结构,且含有2个NN键。则“N5”分子碎片所带电荷是 。写出它的电子式 。22(11分)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定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元素LiBeBCOFNaAlSiPSClx值0.981.572.042.553.443.980.931.611.902.192.583.16 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 x(Mg) ; x(N) 。 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关系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