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谈王家新的几首人物诗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45KB
约10页
文档ID:12958158
简谈王家新的几首人物诗_第1页
1/10

1简谈王家新的几首人物诗王家新,1957年生,再教育几年后,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从而开始诗歌创作他的诗,清新自然:既坚持了中国新诗文本,又汲取了当代世界诗歌的最新艺术手法;既保留了中国朦胧诗派的现代主义精神,又发掘着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他写了大量人物题材的诗歌,这一点与我相同,还有就是我们都写了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王家新的诗,首首精湛独特,富有新意王家新既是朦胧诗派的重要成员,也是先锋诗派的领军人物,还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主倡人他把后现代写作与知识分子身份结合起来,使其诗歌日新月异 《加里·斯奈德》是一首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诗,也是他从朦胧诗派转向先锋派──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诗歌:斯奈德在北部山区住下了当他的大胡子 指向松树的松冠2和远处雪山的闪光在那一刻他手中的书,一本本掉下了地来斯奈德在北部山区住下了他当过海员,还去过一趟日本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最后抵达到这一片土地在这里,他面山而居他粗糙的手插进泥土里摸到了事物的根加里·斯奈德是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是跨掉一代鼻祖金斯堡的挚友,也是北岛的好友北岛在他的散文集《失败之书》中对其做了生动的介绍(见《盖瑞·施耐德》 ) 。

诗人王家新对斯奈德的描述和总结,既是美国诗人的人生写照,也是自己的人生写照斯奈德热爱诗歌,又虔诚于佛教,还倾心于大自然来中国,去日本,最后还是在美国北加洲的山区住了下来,住自己亲手盖的房子,过最淳朴的山野生活,找到了生活和诗歌3的根而王家新在追随北岛等朦胧诗派刚刚上路时意气奋发,不久就遇到第三代诗人的反叛和起义,中国新诗何以为继?欧洲的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美国金斯堡的“跨掉的一代”等后现代主义扑面而来中国大陆诗坛风起云涌,非非主义、莽汉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传统主义、他们诗派等不一而足面对危机,王家新既没有完全放弃朦胧诗派的优秀品质,也没有全盘接受第三代诗人的一切观点他从中国到了美国,又回到中国他知道诗歌要坚持什么,放弃什么所以在诗中他说斯奈德在北部山区住下了,当他把自己的眼睛放在了身边的松冠和雪山的闪光的时候,他手中的那些书,将一本本地跌落这也应验了歌德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斯奈德转了一大圈,还是最后回到了他心仪已久的这片土地──北部山区, “他面山而居/他粗糙的手插进泥土里/摸到了事物的根” 斯奈德摸到了什么呢?他摸到了诗歌的根本──现实生活4“于是从他的手下出现了一条路/从空空的山谷里/传来了向他而来的马蹄声” 。

一条诗歌之路从斯奈德的手中出现,从山谷中传来向他奔跑的哒哒马蹄声整首诗干净利落,自然轻松,寓意深刻一首22行的诗,诗人用前两段就把一个诗人诗歌写作的转变过程,即从主观到实际的转变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又精致俭约地戛然而止《一个劈柴过冬的人》将《加里·斯奈德》一诗的风格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在此就不做赘述下面再看他的《断章:致惠特曼》:躺在大草原上当你的草叶,蒸腾着热气,渐渐高过我时我就要溶入身下的土地大河的流动,斧子劈柴的闪光一束阳光在果园的深处展开我如何像捕捉蝴蝶一样,跟上它们?惠特曼!当你最终回到鱼形的门巴诺克5我却在石头与石头之间,历尽沧桑全诗七个小节,每节几乎都是三行诗人王家新对惠特曼的崇敬是生自血液里的惠特曼的《草叶集》像是王家新人生的粮食,又像他匍匐在诗歌大地的热土所以他说“躺在大草原上/当你的草叶,蒸腾着热气,渐渐高过我时/我就要溶入身下的土地” 诗人融入了身下的泥土,诗人还是在说惠特曼回到了诗歌的圣殿,而自己依然在诗歌的难题──“石头与石头之间,历尽沧桑” 诗人对自己的诗歌探索没有满足,没有自傲诗人虔敬地在向惠特曼学习所以诗人接着写到:阴晴不定的日子!云瀑泻向远方道路使人坎坷而你歪戴着帽子出现。

你向我走来你就这样永远永远地向我走来昨夜秋风骤起昨夜远方的海找我说话昨夜我合上你的诗集像树一样在黑暗中发着我的叶子我将独自穿过这片草原6一匹白马向我而来音乐移动音乐移动时我丢失了什么?惠特曼!在一支转动的大地之歌中我就这样想你的的诗,因大河的入海而开阔诗人王家新在诗歌王国里,总是看着惠特曼在向自己走来:歪戴着帽子,永远永远地走来;深夜合上惠特曼的诗集,诗人就像树一样长出了自己的绿叶;在一支转动的大地之歌中,当诗人想起惠特曼,就会因大海的入海口而辽阔诗人对于惠特曼的热爱,是发自肺腑的衷心然而诗人与惠特曼的诗歌风格却截然不同诗人爱斯奈德、惠特曼,更爱帕斯捷尔纳克他为俄国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写了两首诗,而且每首都是那样得惊心动魄:蜡烛在燃烧冬天里的诗人在写作,整个俄罗斯疲倦了又一场暴风雪止息于他的笔尖下7静静的夜谁在此时醒着谁都惊讶于这苦难世界的美丽和它片刻的安宁也许,你是幸福的──命运夺取了一切,却把一张松木桌子留了下来这就够了──《瓦雷金诺叙事曲──给帕斯捷尔纳克》这是一首八十行的诗,诗人没有分段,一气呵成从句式和气势,就可看出诗人对于帕斯捷尔纳克的那种敬畏和悲痛这与他对惠特曼不同:他对惠特曼完全是从诗歌的角度,从艺术风格的角度,而对帕斯捷尔纳克,则除了诗歌以外,还有诗人面对罪恶和黑暗,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的问题。

所以王家新在诗中说:“蜡烛在燃烧/冬天里的诗人在写作,/整个俄罗斯疲倦了/又一场暴风雪/止息于他的笔尖下” 俄罗斯,一个坚强苦难的民族,在蜡烛燃烧,诗人写作的冬天,又一场暴8风雪席卷了大地,俄罗斯都疲倦了!一个独裁统治的时代,诗人的世界,已被掠夺一空,剩下的那张松木桌子,已够诗人享用一生诗人在疑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严酷的年代/享有一个美好的夜晚?/为什么不能变得安然一点/以我们的写作,把这逼近的死/再一次地推迟下去?/闪闪运转的星空/一个相信艺术高于一切的诗人/请让他抹去悲剧的乐音──《瓦雷金诺叙事曲──给帕斯捷尔纳克》王家新是在为帕斯捷尔纳克抗争和控诉!一个如此高贵的诗人,在这个严酷的年代,能把死,再推迟下去吗?能让一个伟大的诗人,抹去悲剧的乐音吗?诗人在向俄罗斯发问,也是在向世界发问!诗人!为什么这凄厉的声音就不能加入你诗歌的乐章?为什么要把人与兽的殊死搏斗留在一个睡不稳的梦中?──《瓦雷金诺叙事曲──给帕斯捷尔纳克》9一个文明的时代,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为什么要把人与兽的殊死搏斗留在诗人的梦中?这首诗充满了诗人激越、悲愤、理智的情绪,抒发着深沉的形而上的知识分子情怀再看他的另一首《帕斯捷尔纳克》:不能到你的墓地献上一束花却注定要以一生的倾注,读你的诗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一个节日的破碎,和我灵魂的颤栗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剧你的嘴角更加缄默,那是命运的秘密,你不能说出只有承受、承受,让笔下的刻痕加深为了获得,而放弃为了生,你要求自己去死,彻底地在这首诗中,诗人开始就以个人的情感,用心灵来追悼帕斯捷尔纳克的灵魂。

我不能在你的墓前献一束花,却能够用一生来读你的诗我虽然是“以几千里风雪10的穿越/一个节日的破碎,和我灵魂的颤栗”来实现这种心愿,但它值了!共同的悲剧和相同的责任,使两个诗人远在半个世纪,远在几千里的风雪,依然心心相印因此诗人哽咽地说着:呼喊那些高贵的名字那些放逐、牺牲、见证,那些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逢的灵魂那些死亡中的闪烁,和我的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在风中燃烧的枫叶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撇开这一切来谈论我自己?──《帕斯捷尔纳克》在帕斯捷尔纳克面前,诗人感到自己已无谈论的意义只有我们两个民族的共同苦难、精神和胸怀,才是我要向你──帕斯捷尔纳克诉说的王家新还写了《卡夫卡》等,我只有在其它篇章去谈了总之,王家新是中国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极其重要的一个诗人,但由于他在朦胧诗派不是领军人物,又不是后11现代主义的极端分子,常常被一些人所忽视,这是我要郑重提醒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