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高二历史模块监测期中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48217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潍坊高二历史模块监测期中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潍坊高二历史模块监测期中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潍坊高二历史模块监测期中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潍坊高二历史模块监测期中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潍坊高二历史模块监测期中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商代重神轻民,结果失掉天下;代之而起的周逐渐由重天转变到重民上来,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这一变化表明A. 小农经济是民本思想的基础B. 民众力量壮大消除了残暴统治C. 社会结构变动影响政治思想D. 王权天下与民本思想渊源密切【答案】D【解析】【详解】“由重天转变到重民上来,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可以得出西周强调民本的重要

2、性,以维护其王权统治,故D项理解正确;当时并没有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B项“消除”表述有误,材料也没有体现消除了残暴统治,排除B项;商代到周代社会结构并没有变动,故C项错误。2.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A. 宗法血缘关系B. 以德治民思想C. 家国同构观念D. 家庭伦理规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想要治理国家,必须要自己的家族。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

3、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由此可见,材料充分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国关系,而不是宗法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德治的理念,排除B项;材料除了有家族关系,还涉及到与国家的关系,故D项错误。3.董仲舒主张“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所以为仁”是儒家的道理。这表明董仲舒的新儒学A. 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B. 兼采道家驭人术与儒家行政术C. 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D. 主张用封建纲常维护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天高其位而下其施”,“天高其位,所以为尊”是道家的术,“下其施,所以为仁”是儒家的道理。说明董仲

4、舒的新儒学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兼采道家驭人术与儒家行政术,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儒道融合,而不是挖掘儒家思想,也没有涉及到佛学,也没有强调儒家的纲常伦理的作用,故排除ACD三项。4.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易书诗礼春秋等为教学内容。上述措施A. 有利于古代文化传承B. 禁绝其他思想传播C. 确立了地方教育体系D. 开始形成文官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太学中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儒学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传播古代的文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到要禁绝其它思想,故B项错误;太学不是地方教育机构,故C项错误;文官体制在汉代之前已经形成,D项错误。5.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这说明南宋理学A. 与北宋理学存在本质区别B. 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C. 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D. 具有鲜明的反专制色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孟子说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北宋司马光认为孟子的这一说法“非忠厚之道”,而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完全合理的。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的传统儒学虽强调伦理纲常,但也强调君主的贤明;而两宋时期的理学思想有一部分过分强调臣民应对皇帝绝对服从而不论皇帝对错,该

6、观点是违背传统儒学的本质的,由此可以看出南宋理学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南宋理学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排除A项。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不符合题意和史实,排除B项。带有反专制民主色彩的思想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6.孙悟空的艺术形象从宋元时期的“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到明清时期的“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这种变化反映了A. 市民阶层的壮大B. 佛教渐趋本土化C. 伦理纲常的强化D. 人文精神的淹没【答案】C【解析】【详解】明清时期理学日益发展,并不断强化纲常伦理的作用,使思想上的专制束缚进一步加强,才会出现材料中“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的现象,故C项正确;

7、材料不能体现市民阶层的作用,故A项错误;孙悟空诚心向佛,并不能说明佛教的本土化,排除B项;“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的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人文精神的淹没,中国古代强调思想专制,人文精神也没有发展起来,故D项表述错误。7.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告诫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上述思想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 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D. 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臣职责是为民谋利,顾炎武认为君主及官吏应该尊重百姓,不应该对百姓横征暴敛以保证自己的享乐,这是对儒家民本

8、思想的传承,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错误;明末清初的思想与西方的启蒙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8.下表是史书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数量的粗略统计。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史书人数南史13北史12新旧唐书38宋史50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C. 地方家族势力左右史书编纂D. 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孝”“义”是儒家思想主张的社会伦理观,从表格反映的“义门”代表人物的增多,体现了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故B项正

9、确。题干中未提及经济发展和宗法制度的相关内容;也未反映地方家族势力的影响。故ACD项错误。9.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B.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材料“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有利于一般的市民进行理解和阅读,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的扫除阅读障碍,体现了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故B项正确;图书

10、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与学术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书籍出版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与科举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校教育,故D项错误。10.宋代邵雍认为在理与文的关系上理本文末;程颢和程颐主张诗歌应“吟咏性情,涵畅道里”;钱钟书认为“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这反映出宋代诗歌A. 与唐代相比出现衰退B.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C. 存在空洞无物的弊端D. 具有浅显易懂的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综合题干信息“吟咏性情,涵畅道里”“爱讲道理,发议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诗歌注重文以载道,阐发义理,这显然是受理学强调理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唐代进行比较的信息,故A项

11、错误;宋代诗歌阐发义理,并不完全是空洞无物的,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宋代诗歌的特点,“吟咏性情,涵畅道里”“爱讲道理,发议论”也不能说明浅显易懂,故D项错误。11.下图是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墓出土的两枚印章,印文分别是“刘贺”、“大刘记印”。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篆书印章端庄豪放B. 书法艺术趋于成熟C. 隶书尚未得到推广D. 篆刻重艺术轻实用【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图片中篆书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可以看出篆书印章端庄而豪放,具有美感,故A项正确;材料中篆刻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书法的成熟,B项错误;材料强调篆书的艺术特色,并没有涉及到隶书,故无法得出C项,故C项排除;

12、篆书也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并不能只通过印章说明篆书重艺术轻实用,故D项错误。12.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效天,宣扬“耶儒合流论”,以致传教士“出入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等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的发展得益于A. 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习俗B. 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C. 得到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的“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郊天”,说明外国传教士尊重中国的文化习俗,从而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在华势力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天主教与儒学宗旨很显然并不一致,且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B

13、项错误;“出入宫廷常乘机言圣教道理”的大意是:传教士出入宫廷非常便利,与太监来往密切,常常趁机向皇帝讲述宗教的道理。这并不能反映获得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经济交流。故D项错误。13.西汉儒学家落下阂、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以桓谭、扬雄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参与了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盖之争;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儒家经典多有研究,而且他的天文学思想受到扬雄所著太玄的影响。由此可见汉代A. 儒学成为主流思想B. 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C. 科技体系已经形成D. 儒学是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涉及了三个信息,一个是儒学与太初历(历法)的关系,一个是儒学与宇宙结构

14、(天文)的关系,一个是天文学思想与儒学的关系,由此可看出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儒学在汉代的地位如何,故A项错误;汉代并没有形成科技体系,且材料也不能证明已经形成科技体系,排除C项;儒学对天文学的发展有起到作用,但材料并不能证明是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14.古希腊智者高尔吉亚曾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重视辩论的目的在于A. 传授民主常识B. 宣扬人文精神C. 维护公民权利D. 追求政治功用【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雄辩者不仅能够说服“议事

15、会”“顾问委员会”以及“审判官法庭”,说明智者学派重视辩论目的是从政治功能角度出发,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辩论的目的在于传授民主常识,故A项错误;宣扬人文精神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维护公民权利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15.16世纪,一些教师和教育思想家发表“新教育”的论著。主张教育所要培养的主要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是政治、文艺、商业等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他们力主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这反映出A. 教育摆脱了天主教束缚B. 启蒙思想推动教育改革C. 人文主义影响教育理念D. 宗教改革思想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新教育”以“人”为中心,“主要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力主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重视现世生活,体现了反封建、反神学的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16世纪的欧洲教育并没有摆脱天主教束缚,材料也不能证明这一点,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开展于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是宗教改革,只是涉及到教育的问题,故D项错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