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第5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单元练习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35261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第5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单元练习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5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单元练习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第5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单元练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第5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单元练习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单元练习1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A.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析】该题意在考查学生熟悉历史文献的能力。分析选项可知:A项表述的史实是建国前召开的,B项“八大”召开时已开始了探索,D项是“八大”后发表的。【

2、答案】C2.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解析】该题意在考查学生辨析选择能力,题干强调“八大”最主要的贡献,分析选项可知:D项不是“八大”的内容,A、B、C三项都是其贡献,B项是其最主要的贡献。【答案】B3.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逐步导致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B.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C.错划右派的人很多,使国家的建设事业蒙受损失D.直接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解析】据教材可知,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并非“文革”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D4.中

3、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A.B.C.D.【解析】解该题应采用分析法。从“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观点的确立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失误,可以看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探索,有一个认为大规模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到重新把阶级斗争当作国内主要矛盾的反复过程。所以选项是正确的。从“八大”确定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可以看出党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探索,有一个从比较实事求是,到“左”倾冒进的变化过程。所以选项是正确的。【答案】

4、B5.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解析】题干中的“为了”就是“目的”,分析选项可知:A项“整风”当时还没有开展,B、D两项是其目的之一,但主要目的是C项。【答案】C6.1957年中共开展整风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改进党的工作作风B.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解析】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发展生产力成为党的根本任务,C项是直接目的,A、B是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答案】D7.所谓“大跃进”运动是指A.将各类合作社转变为人民公社B

5、.超额完成各种计划指标C.制定并完成各种不切实际的目标D.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跃进”概念的掌握,“大跃进”是指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答案】C8.1959年庐山会议后“反右倾”斗争的最严重后果是A.彭德怀等一批老革命家受到不公正待遇B.阶级斗争扩大化并引向党内C.直接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D.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进一步发展【解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明确1959年庐山会议的性质,四个选项虽然都是后果,但B项是最严重的后果,后来还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文化大革命。【答案】B9.1962年,中共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实质上是A.对“大跃进”的全面否定B.全面开展

6、“反右倾”斗争C.发动“文革”的动员会D.经济领域的纠“左”【解析】结合教材中有关“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会议前后为“反右倾”斗争中被错划的多数人平反。故A、B两项都不对,C项也不对。【答案】D10.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违背了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解析】“八大”制订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其相比有何差别?据此思考、判断。【答案】A11.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

7、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种“放卫星”实际上是A.提出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B.编造实际不可能的假高产C.生产资料全面实行公有化D.不顾客观情况的瞎指挥【解析】据材料理解选项,是高指标?还是假高产?显然是“假高产”。【答案】B12.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因为发布“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 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派 提出刘少奇是“走资派”代表 决定发动红卫兵运动A.B.C.D.【解析】中的两个文件决定开展“文化大革命”,故正确。“文革”就是“整党代表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点明了“文革”中的对象,也是会议的内容,故正确,不是两个

8、会议的内容。【答案】C13.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解析】该题意在考查学生辨析选择能力。题干的题眼是“实质”,经分析可知:A、D两项在当时是不可能的;C项也是不容易的,或只能是暂时的,真正的实质应该是系统纠正“文革”错误,才能实现A、C、D三项目的。【答案】B1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B.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

9、工作的重心【解析】“解放”意思就是摆脱束缚,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正确答案。【答案】A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C.中共“八大”的召开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题干中关键词是“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项是开始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C项是探索的历程之一,B项后还有两年的徘徊时期,D项才是新时期开始的标志。【答案】D16.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解析】题干中强调

10、的是“本质含义”,经分析选项:B、C、D三项只是具体做法的表现,A项才是本质含义。【答案】A17.拨乱反正期间纠正的影响最大的历史问题是A.对刘少奇同志冤案的平反B.为1957年错划的右派分子平反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公布D.承认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纠正”“影响最大的历史问题”,分析选项:C、D两项都不符合题意,A、B两项都是纠正的历史问题,但影响最大的是B项。【答案】B18.“文革”结束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A.全面贯彻毛泽东思想B.开始纠正“文革”的错误C.仍然坚持“左”倾错误D.彻底批判林、江反革命集团【

11、解析】两个“凡是”仍是“文革”时期“左”倾路线的继续,因此A、B、D选项错误。【答案】C19.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A.提出工作重心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决定拨乱反正,解决冤假错案【解析】注意理解“深远意义”“转折”的含义。B、C、D都是转折时期“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影响深远并转折的根本标志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答案】A20.我国经济特区在对外贸易中遵循的原则是A.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B.互通有无C.平等互利D.学习外国先

12、进科技、管理经验【解析】题干中强调的是“原则”,联系教材中“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目内容可知正确答案。【答案】C21.我国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两省的依据有靠近港澳地区 两省华侨多 两省的经济较为发达 两省有海外贸易传统A.B.C.D.【解析】联系教材中“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目内容,可知正确答案。【答案】D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A.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改革开放C.拨乱反正D.总结“文革”的经验教训【解析】结合教材中第三节内容,可知正确答案。【答案】A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状况相适

13、应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C.这种责任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解析】题干是生产力获得发展的表现,说明实行责任制这种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答案】A24.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在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答案】C25.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A.设立特别行政区B.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D.享有高度自治权【解析】A、B、D、是三者的相似之处。C项是对台湾政策的特别之处。【答案】C26.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初

14、步形成于A.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民主政权B.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C.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解析】紧扣题中“中共领导的”,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是抗战时期的,C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D项“人代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统一战线组织,B项才是新中国的政协组织。【答案】B27.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是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解析】新时期统一战线即爱国统一战线,它高举的是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其历史任务就是D项。【答案】D2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C.汉族援助少数民族D.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解析】题干中的题眼是“重要的政治制度”,分析选项:A项是统一战线组织,C项是发展少数民族的手段,D项与B项意思一样,但政治制度是B项。【答案】B29.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签署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