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343250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共64分)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 2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理想化的

2、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A 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3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这一思想A 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B 完全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C 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 D 科学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4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

3、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 司法审判标准非常混乱C 儒学成为主要司法依据 D 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5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皇帝举措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A 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B 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C 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 D 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6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

4、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7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A以民为本思想 B休养生息思想C 峻法严刑思想 D和忍求安思想8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A 适应皇权需要 B 倡导重德修身C 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 维护纲常名教9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

5、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主要表现在:A 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 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 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 将理学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10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A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 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 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 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11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A 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 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6、C 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 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12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13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A 倡导君臣之间

7、的平等关系 B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1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 主张民权反对君主专制 D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15嘉靖元年(1522年),礼科给事中上奏疏说“三代以下,论正学莫如朱熹”,不指名地批判了王阳明。世宗立即下诏:“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当时的明廷批判王阳明,可能是因为阳明心学A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C 否定了封建纲常合理性 D 提升了人的

8、主体地位16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全唐诗收有唐太宗诗作88篇。唐太宗创作的诗作A 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 B 展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C 推动了盛世局面出现 D 受到“初唐四杰”文风的影响17下图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祭侄文稿。在安史之乱时,他与堂兄颜杲卿同举义旗,抗击版军,杲卿父子英勇就义。颜真卿感情激昂悲愤,墨妙通神,情切意真,写下此稿。对其评价最为贴切的是A 气粗字险,气郁字敛B 矫若惊龙,飘若浮云C 狂不离神,乱不离意D 书写方正,而韵有余18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工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

9、、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这一记载最能说明当时A 诸侯听命于周天子 B 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C 人民受到残酷剥削 D 人们已掌握广泛数学知识19“屈原有其人乎?主流观点认为:“屈原确实存在”的,依据之一是史记屈原列传中的记载。到了民国,以胡适为代表抛出了一个倾覆性的观点:“离骚非屈原所作,屈原这个人本就不存在。”依据是西汉之前并无关于屈原的文献记载。针对这一争鸣A 主流观点错误,单一文献,孤证不立 B 屈原的存在与否,有待考古发掘印证C 胡适观点还须商榷,所持依据不够充分 D 司马迁离屈原时代较近,记载比较可靠20元朝马致远的杂剧

10、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昭君出塞故事,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这充分反映出A 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B 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C 士人无缘政治只好戏说历史 D 汉族文人的家国衰败之痛21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 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 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 无考

11、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22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 B 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C 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 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23下表中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A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C 甲的论点错误 D 乙的论点错误24古希腊智者高尔吉亚曾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

12、,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重视辩论的目的在于A 传授民主常识 B 宣扬人文精神C 维护公民权利 D 追求政治功用25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A 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 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 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价值和尊严26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

13、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A 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C 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 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27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A 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 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 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时代潮流28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A 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 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 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29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