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18641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无答案) 苏科版(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本卷g取10N/kg)。班级 姓名 2020.9.12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答案1.如图所示的各个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 B运动员在举起杆铃的过程中C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大家用力推汽车,汽车不动2.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

2、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3.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C动力F逐渐变大 D动力F逐渐减小4.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拉力F做功为W1;用同样的力F拉物体A在粗糙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做功为W2,则:AW1=W2 BW1W2 CW1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

3、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F2 , W1=W2 , P1F2 , W1W2 , P1P2C、F1F2 , W1W2 , P1P2 D、F1P2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1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

4、变大不变变小)12.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m,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功是 J,水平推力的功率是 W。13.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定滑轮将27kg的物品吊运到10m高处,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吊运所需的拉力是_ N;若匀速吊运时的实际拉力是300N,则人所做的有用功是_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 。14.如图所示,滑轮重小于物重(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 ;若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相同的高度,则所用拉力F甲 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 P乙,机械效率甲 乙。(选填“”、“”或“=”)15.小欣用如

5、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量G9N的物体,当用竖直向上F5N的拉力拉绳的自由端匀速上升0.8m,用时4s,小欣所做的总功是 J,机械效率是90%,拉力的功率是 W。16.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3m,木板长5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瓷砖受到的摩擦力为 N。17跳绳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图中描绘了某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他每跳一次所做的功为 J。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N,则他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_W。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32分

6、)18.(4分)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F1的力臂,并画出阻力F2。19.(10分)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钩码重/N动滑轮重/N拉力/N钩码上升的高度/m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40.52.30.20.40.80.9287.040.92.50.20.40.81.060.53.30.20.4(1)完成表格中空白处的计算,直接填在表格的空白处。(2)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7、 _ (选填“有关” 或“无关”)(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_ 的(选填“正确” 或“错误”)(4)第二次实验中,钩码上升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_W。(5)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敏同学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则所测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9分)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2000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2)行驶速度的大小;(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21(9分)如右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三种方法把重170N的砂子提到三楼去。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不考虑滑轮和桶、滑轮和口袋的间距):(1)三种方法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三种情况下所做的总功最少的是?(3)三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最大的是?(通过计算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