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东中学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14043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陇东中学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陇东中学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陇东中学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陇东中学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卷一选择题(3题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分).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4080年到3609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A.大汶口晚期 B.夏朝 C.商朝早期 D.商朝晚期2. 西周分封制与井田制之间的纽带是A.土地和人口 B.贡赋和工具 C.工具和奴隶 D.王位和权力 3.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新兴的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经济文化处世界领先地位 D.广泛引进农作物新品种4.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西汉在西域设西域

2、都护俯 D.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5.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 6.唐太宗在谈论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 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7.隋唐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中曾发挥中西贸易文化交流桥梁作用的是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女真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称赞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主要是因为他 A.统一全国 B.率领骑兵西征 C.统一蒙古 D

3、.建立行省制度 9.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加政权 .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 A. B. C. D. 10.八股取士最主要的弊端是 A.限定考试命题的范围 B.严格规定答卷的文体 C.答卷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D.考试科目单一 11.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科举制不断得到了完善 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12.赋税是我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一整套赋税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4、A.西周的贡赋制度 B.西汉编户制度的施行 C.北魏租调制的确立 D. 隋唐租庸调制的推行 13.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实质性的变化体现在 A.征税依据 B.征税数量 C.征税时间 D.征税次数 14.唐中期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推行的地丁银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出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A.封建政府的财政危机得以解决 B.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C.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日趋减弱 D.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放松 1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役折银征收 D.按人口和土地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16.唐太宗说:“夷狄亦人耳,其

5、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其中与“盖德泽洽”密切相关的重大举措不包括 A.在厥故地设都督府 B.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C.册封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的后嗣 D.兼收并蓄,“示存异方之教” 17.台湾府载,台湾“其俗犹是饮血茹毛居民茅为庐舍,推年大者为长,以渔为业。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间,各牦耳为记” 。此种情况有显著改善始于 A.元朝设澎湖巡检司 B.明朝郑和下西洋 C.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清初设台湾府 18.“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出明中叶以后中国商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 A.

6、商人长途贩运 B.国内商品市场联为一体 C.南北交通发达 D.“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成为主流 19.明朝统治者制定了许多有关经济的法令,如“钞法” 、“盐法”“茶法” 、“市厘” ,并对借贷、买卖、市场都有具体规定,其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C.一条鞭法推行的影响 D. 郑和下西洋推动外贸发展 20.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C. 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毫无关系 21.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其中“

7、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的国家危难 C.统治者不施仁义,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统治者内部纷争导致国家分裂 22.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含义的有 直抒胸臆 对仗押韵 格律工整 雅俗共赏 A. B. C. D. 23“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明代王士桢读完一本小说集后的感慨,这本小说最有可能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24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当时英国的侵略特点的是 割香港岛 .赔款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A . B. C. D. 25.鸦片战

8、争后,推动我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有 城乡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通商口岸逐渐增多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A . B. C. D. 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外商企业的刺激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洋务运动的诱导 D.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7.中国向西方学习使近代中国文化体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其中“新”的内容包括 西方科技 商品经济观念 民主思想 资产阶级道德观念 A. B. C. D. 28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实行绝对平均 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 A. B. C. D. 29“四月和议成,朝命景崧率军

9、民内渡,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 。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鸦片战争的爆发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30.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的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或是逐渐的革命化。”,其中的“革命化”是指 A. 将导致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会进一步发展 D.中国将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卷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3

10、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外敌的海上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大劫难的直接根源。 中国海疆主权材料三:李鸿章在谈到国防安全时说:“敌人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国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材料四:御外之道,

11、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五:“英国政府的优势在于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这个武器。海上力量使它富有,并反过来保护了使它致富的贸易。作为海洋上的统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所有的交通干线。”(1)简述材料1、2的关系,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2分)(2)(4分)材料3、4中的海防思想有何不同?谁的意见正确?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3)比较材料3、4、5,分析近代中国发展海军与西方列强的差异。(2分)32.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