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嘉禾一中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10467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郴州嘉禾一中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郴州嘉禾一中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郴州嘉禾一中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郴州嘉禾一中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郴州嘉禾一中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 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综合训练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所指的条约是A. 马关条约B. 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清政府已经和外国列强定有协定关税的条款。协定关税的条款是在南京条约中签定的。故选B。A项是在1895年签订的,可以允许列强投资设厂;C项是在1901年签订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

2、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国进出口中国的关税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2.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如此高度评价林肯,是因为林肯政府A. 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B. 满足了人们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D. 取消了对黑人种族歧视【答案】C【解析】【详解】分析题意,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林肯政府的主要功绩的掌握,分析各个选项,都是对林肯政府的正确评价,但是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都是为

3、了维护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防止分裂,答案为C。A项和B项都是林肯政府某一方面的功绩,D项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达到的,事实上,美国的种族歧视长期存在。ABD不符合题意,排除。3.“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上述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 十月革命B. 二战爆发C. 美苏冷战D. 柏林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4.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4、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B. 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C. 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D. 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分封制与宗法制二者互为表里;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B表述不正确,西周分封的对象除了王族,还有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符合题意。考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点评:宗

5、法制与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项目宗法制分封制从目的 看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上层建筑,解决内部矛盾。从内容看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在权利和义务上诸子可获得土地、庶民和奴隶等,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依次形成政治隶属关系。在大宗小宗双方关系上,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周王把同姓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分封的贵族按照爵位高低具有严格的等级和不同的特权,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必须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从影响看有

6、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二者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5.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 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B. 古代

7、西方政治制度透视C.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D. 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答案】C【解析】根据材思想,材料中的“议会之母”是指英国议会制度;“驴象之争”是指美国两党制;“一票共和”是指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国家干预”指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是指古罗马法律,据此本题应选C项说法最全面。A选项错误,本题没有设计及到东方;B选项错在“古代”二字;D选项错在“经济”二字。6.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A. 郡县制B. 郡国并行制C. 行省制D. 密折制【答案】C【解析】【详解】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是行省制,故

8、选C。A项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错误;B项是西汉初期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错误;D项是地方官员与中央联系的一种方式,并非行政制度,错误。【点睛】行省制度是元代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对唐宋以来的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中央集权。一方面为了确保在广大疆域法德国土里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另一个方面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我国古代的行地方政体制演变的内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到了元代是实行行省制。同时,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也不断的完善。这些内容也需要掌握。7

9、.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 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B.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C. 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D. 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受封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拱卫王室,扩大周的统治范围,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疆守土,履行纳贡和定期朝觐述职的义务,并享有一定的权利,诸侯国隶属于周王室。A、B、D项错误,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

10、度分封制。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A. 宋B. 元C. 明D. 清【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起溯漠”是指蒙古民族兴起于漠北草原;“并西域”指的是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西征;“平西夏”是指蒙古平破兴庆府,灭西夏之战;“灭女真”指的是蒙古破蔡州,灭金之战;“臣高丽”是指元朝的藩属国包括高丽;“定南诏”指的是忽必烈采用战略包围战术,灭大理国之战(大理古称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是指元朝1279年崖山灭宋,统一全国。所以这一史书记载兴起的是元朝。故答案 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北宋被金(女

11、真)所灭,南宋被元(蒙古族)所灭,与材料中“灭女真”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1368年,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与材料中“平西夏,灭女真”不符,排除;D项,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兵抗击明朝。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与材料中“平西夏,灭女真”不符,排除。9.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答案】【解析】C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

12、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10.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分封制下,爵位和官职世代相传,即实行世袭制。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故最佳选项

13、为D项。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时 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中央关系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影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共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11.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

14、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A.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 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西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实现了家国同构,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是宗法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故A项排除;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非沿袭了西周的宗法制,故B项排除;三公九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的体现,与宗族观念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中“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体现秦朝和汉初政治制度还受到宗法制的影响,但秦汉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和

15、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政治制度12.周王朝实行诸侯领土领民制度。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直属领土原本就只是“天下”之中的一国,受到周围大小诸侯领土的直接限制。后来不断“为诸侯所侵”,到赧王已经只是洛阳周围那一小片地方、大约三万人的领主,不仅“与家无异”,而且是个小“家”。这反映了A. 周朝的分封制从来就没有真正实施过B. 周天子的权威实际上只限于“周王国”C. 分封制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等级制D. 分封制下诸侯可随意侵夺周天子领地【答案】C【解析】【详解】周天子直属的领土后来不断“为诸侯所侵”,反映出分封制下诸侯尊崇周天子为“共主”是实力对比的结果,在周天子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分封制和周天子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说明分封制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等级制。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