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908860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与体系架构李 世 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0872)摘要:马克思实践哲学不同于“解释世界”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与经院哲学,她是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实践形态”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是:由经济学转升到哲学。即:由经济学范畴“劳动”上升为哲学概念“异化” 、 “对象化”和“实践”。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全面界定了他的实践哲学各范畴,尤其是“主体” 、“客体”概念的本质含义,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而形成了实践唯物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主客体辩证法、实践唯物史观合一的实践哲学体系,标志着马克思

2、实践哲学创建的完成。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在哲学史上有着重大意义。把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创建路径及其整个体系架构,对于我们今天,返本开新、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哲学 创建路径 体系架构 现实意义一马克思实践哲学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立足于现实生活,致力于世俗世界的改造,这决定了她不同于旨在“解释世界”的西方传统哲学。马克思开创的实践形态的哲学不再单纯解释自然、人或社会各自是什么?而是以主体人与客体的自然、社会的交互作用的“活动” (即:对象化活动)为其哲学的考察点和奠基点,把主、客体纳入对象化活动的框架内来理解,是以主体理

3、解客体,以客体理解主体。马克思实践哲学定位于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改造、相互否定、相互批判,因而她是否定性、批判性、革命性的、行动中的哲学。二那么,马克思实践哲学是以什么路径创建的呢?在 1859 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回忆说“1842 年1843 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官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终动因” 1。按照黑格尔国家、法等都是普遍理性的体现,可现实物质生活却并非如此。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

4、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 2。马克思正是从物质利益这种经济关系入手进入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分析性批判,这种批判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可能,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并没有使马克思转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使马克思真正转入实践哲学的是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 ,正如手稿的题目:经济学哲学,即由经济学转到哲学,正是这种转向使马克思开辟了实践哲学的新路径, 手稿成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诞生地。哲学史上,黑格尔哲学致力于解决实体与主体,存在与精神抽象对立的二元论,绝对精神的对象化、外化或异化产生出实体存在,以求存在与精神、主2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是黑格尔的功绩。马克思在手稿中批

5、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借用并区别了黑格尔的对象化、外化、异化、对象性等重要概念,走进了他的实践哲学。 手稿既吸取了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又扬弃了他对“劳动”的唯心主义认识;既吸取了费尔巴哈把人看作异化主体的合理思想,又扬弃了他对人的直观理解;既吸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价值的合理思想,又扬弃了其对劳动和劳动者割裂的错误,进而把劳动和异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异化是哲学概念,劳动是政治经济学范畴。在对异化劳动的考察中,马克思在区分对象化、外化、异化的同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外化就是生产劳动,即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手稿首

6、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而这些分析始终贯穿着“劳动”这一核心概念。国民经济学指出劳动创造价值,但实际生活中却是越劳动,越将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反而自己越贫困, “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能力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 3,马克思从这个“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 ,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不是对象化的确证,对象化变为异化,这就从经济学的批判分析转入了哲学领域的探讨。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马克思把对象化、异化的主体、客体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规定,通过这种规定,马克思把对象化活动改造为自己的“实践”概念,奠定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础。凡对象化、异化都一定有其主体和客体。

7、对象化、异化都有主体的活动指向外在的客体使客体发生改变的含义。然而,不同的哲学家对主体、客体却有不同的理解。黑格尔的主体是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绝对精神,客体是消极的被动的物质存在;费尔巴哈的主体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客体是宗教(上帝) 。费尔巴哈的进步在于把主体还原为自然的人,这是唯物主义的一个胜利。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客体思想,对对象化活动的主体在手稿中理解为具有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劳动)本质的人,在提纲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作为对象化主体的人的界定,这一界定是对主体的本质规定。 提纲第 6、7、10 小节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的主观性、抽象性.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

8、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在这里,马克思阐明了对象化活动的主体的真正本质,即实践主体的本质内涵。在手稿和提纲中,马克思也揭示了对象化活动的客体的本质含义。黑格尔认为:自然(客体)是由绝对精神创造的,是绝对精神的外在化。因此,它带有它的创造主的神秘印迹。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但他作为一个人本主义者,只把自然当作人类感觉、直观的对象,而不是当作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对象。 “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

9、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5。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处在原始状态下的自然界是不符合人的目的,只是在把自然界加以改造过之后,它才变为人的存在物。所以,自然界对人说来并不像动物那样直接存在着,而是按照它被人们改造过的那种状态存在着。他说:“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6。马克思还通过考察工业发展的历史,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经过劳动和工业改造过的自3然界,并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7。只有这种人化自

10、然界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客体。对客体的深刻的、关键性地阐明是在提纲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8。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人的活动是感性的人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 ,并要把客体“从实践的主体方面来理解” 。所谓客体,是实践主体进行对象性活动的客体。其二是说:客体不是脱离主体而存在,客体是由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而赋予的,客体从属于主体,没有主体便没有客体。 提纲第

11、三节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9。人的对象性活动(即“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的客体是“环境”和“自我” 。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所改变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自身。主体既改造了大自然,又同时改造了社会和人自身。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对象化活动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得以创立的第一个逻辑起点,也是打开和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一把钥匙,而这一逻辑起点,首先是在手稿中剖析并展开的。 手稿是马克思“实践”范畴的萌生地,由它直接通向了提纲,从手稿到提纲一直贯穿着对象化活动这个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入门概念。对象化对象性活动转升为实践的逻辑思路,诞生了马克思

12、实践哲学。 “对象化”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生成的关键词,也是理解和解读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结构的钥匙。 提纲把手稿中的对象化活动、异化劳动“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并对实践的主、客体作了不同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全新的理解和规定,从而宣告了马克思实践哲学,包括:实践唯物史观、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唯物论、实践价值论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架构创建的完成。2, 提纲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客体以及两者关系作了全面的、纲领性的、本质上的规定,是整个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提纲是整个马克思实践哲学体系的写作大纲。3,实践的主体是社会性的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的人,这就宣告了英

13、雄史观、精英史观、宗教创世观等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的破产。马克思手稿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1845 年的神圣家族 ,马克思讥讽坚持英雄史观的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等人是“神圣家族” ,指出:历史“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10。恩格斯也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讲到:“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 1845 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 ”11。紧随神圣家族之后的提

14、纲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12马4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建立在社会性的人的物质生产的实践基础上,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属于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4,马克思对实践主、客体的本质规定,同时宣告了马克思实践认识论的诞生。马克思把认识论纳入“实践”视野,实践主体就是认识主体、实践客体是感性客体、是属于主体的客体。这种主、客体规定,彻底终结了近代哲学由于认识不到主、客体相互关系(即对象性关系)而导致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相互驳难,也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社会性的个人获得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

15、验和修正。只有作为实践的社会性的人才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我的普遍意识也不过是以现实共同体、社会存在物为生动形式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形式” 13。认识的客体就是实践客体,客体是人化自然,具有属人性 ,是”从主体方面来理解 ”的客体,这就说明客体能够被主体所反映,马克思实践哲学是能动的反映论、是可知论。 5,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阐明,就是马克思的实践主客体辩证法。“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14。实践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能动地作用于客体,客体又反作用于主体,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他们相互依存

16、、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一则形成矛盾关系,二则形成了主、客体的矛盾运动。矛盾关系是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实践主客体辩证法;主客体的对立统一,不仅形成了主、客体自身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形成了主、客体双方统一的基础实践的运动发展:首先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其次是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的运动发展。正是这种运动发展说明了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既是主客体矛盾辩证法,又是“过程辩证法” ,而非理论形态的以“三大规律”为内容的自然辩证法或客观辩证法。6,马克思实践哲学既非直观的唯物主义,更非唯心主义,即:“非心非物” ,不是唯一的“心” ,亦非唯一的“物” ;马克思实践哲学又是“亦心亦物” ,不是只见“人” ,也不是只见“物” ,是“心”与“物”的辨证统一,是“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