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榆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竞赛 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8839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榆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竞赛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榆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竞赛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榆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竞赛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榆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竞赛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榆树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竞赛 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榆树一中高三竞赛试题理科综合化学试题H-1、C-12、N-14、O-16、Cl-35.5、Fe-56、Cu-647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氯和三氯化铁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B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8C、S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其单质及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二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而不能与任何酸反应C最低价的气态

2、氢化物都具有还原性,常温下易与O2发生反应D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2SO4H2CO3H2SiO3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FeCl3完全水解生成NA个胶体粒子B34 g 过氧化氢存在的极性键总数为3 NAC5.6 g铁和6.4 g铜分别与0.1 mol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D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10.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用甲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 B用乙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lCSiC用丙装置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D实验室用丁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

3、式书写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足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B1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5H+=Al(OH)3+Al3+H2OC实验室配制的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2H2O=4Fe3+4OH-D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MnO4-+6H+H2O2=2Mn2+3O2+4H2O12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100mL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中c(HClO)的大小关系:处

4、大于处B. 可依据处数据计算所溶解的n(Cl2)C.曲线段有离子反应:HClO+OH-=ClO-+H2O D处表示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13某混合溶液中, 含溶质X、Y各0.1 mol, 向其中滴加0.1mol/L的Z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下图, 则符合条件的X、Y、Z分别是A偏铝酸钠、 氯化钡、 硫酸 B偏铝酸钠、 氢氧化钡、 硫酸C氯化铝、 氯化铁、 氢氧化钠 D氯化铝、 氯化镁、 氢氧化钠26(14分)工业上以锂辉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锂的部分工业流程如下:已知: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其中含少量Ca、Mg元素。Li2OAl2O34SiO2 + H2SO4(

5、浓) Li2SO4 + Al2O34SiO2H2O 某些物质的溶解度(s)如下表所示。T/20406080s(Li2CO3)/g1.331.171.010.85s(Li2SO4)/g34.232.831.930.7 (1)从滤渣中分离出Al2O3的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2)已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有Mg (OH)2和CaCO3。向滤液1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_。 (3)最后一个步骤中,用“热水洗涤”的目的是_。 (4)工业上,将Li2CO3粗品制备成高纯Li2CO3的部分工艺如下: a.将Li2CO3溶于盐酸作电解槽的阳极液,LiOH溶液做阴极液,

6、两者用离子选择透过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 b.电解后向LiOH溶液中加入少量NH4HCO3溶液并共热,过滤、烘干得高纯Li2CO3。a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电解后,LiOH溶液浓度增大的原因_,b中生成Li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磷酸亚铁锂电池总反应为:FePO4+LiLiFePO4,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传导Li+,试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_。27.(14分)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消除氮氧化物的方法有多种。 催化还原法(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CH4(g)4NO(g)2

7、N2(g)CO2(g)2H2O(g)H1160 kJ/mol则CH4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NO(g)NO2(g) 2N2(g)3H2O(g)H 0。为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1条即可)。(3)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主要反应如下:2NO(g)+ 2CO(g)N2(g)+ 2CO2(g)。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O、1molCO,发生上述反应,10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状

8、态,此时容器中CO变为0.6molL-1。 前10分钟内用氮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Lmol-1。(只列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若保持温度不变,在15分钟时向容器内再次充入NO 1.6 mol、CO2 0.4 mol,则此时反应的正 逆(填“ ”)II 氧化法。(4)首先利用ClO2 氧化氮氧化物,再利用还原剂还原为无毒的氮气。其转化流程如下: NO NO2 N2。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 ClO2 + H2O NO2 + HNO3 + HC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生成11.2 L N2(标准状况),则消耗ClO2 g 。28.(15分)硫化碱法是工业上

9、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其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的流程如下。(1) 吸硫装置如图所示。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 。为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 ,表明SO2吸收效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答一条)(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10、,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有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NaCl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样品含NaOH(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为214)固体配成溶液;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第三步: 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c(Na2S2O3)_molL1。已知:IO3-+5I-+6H+= 3I23H2O, 2S2O32I2=S4O622I(4)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

11、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浓度可能(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铁和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配合物Fe(CO)n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n晶体属于_(填晶体类型)。Fe(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n=_ 。Fe(CO)n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Fe(CO)n(s) Fe(s)+ n CO(g)。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则该反

12、应生成物中新形成的化学键类型为 。铜晶胞(3)K3Fe(CN)6溶液可用于检验 (填离子符号)。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C、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4)铜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 。(5)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附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pm(只写计算式)。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已知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9H9OCl,分子中有一个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不含甲基,一定条件下C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部分无机产物已略去): (1)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CF的反应类型是_。(2)C的结构简式是_,I的结构简式是_。(3)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有的同学认为B中可能没有氯原子,理由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