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五真题演练 必修1.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4947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五真题演练 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五真题演练 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五真题演练 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五真题演练 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五真题演练 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1(2008年广东单科)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2(2008上海历史,A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2008江苏)“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三省六部4. (2008北京文综)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B. 都在关中地区C. 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D. 都在今天的黄

2、河流域5(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6(2009全国文综二)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7.(2009宁夏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8(2009江苏历史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

3、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9(2009广东历史卷)“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10. (09北京)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井田制C分封制 D郡县制11、(10年广东卷)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12、(10

4、年新课标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13、(10年上海历史卷)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14(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

5、繁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参考答案11解析:A。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评: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忠君”,会选择“君主专制”,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再看源头,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12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答案为C。13解析:此题考察第2分册第5课社会变革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各国之间不断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所以根据材料叙述,应该是B。周朝,尤其是东周时期,正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4、答案 A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