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检测:计算题.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3794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检测:计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检测:计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检测:计算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检测:计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检测:计算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计算题专项训练1图中MC MD分别为旗杆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求该地的纬度:A153720N B 4652NC505640N D 505640S2见下图,若有一速度为6 km/小时的电缆车跨越两座山峰间的时间为3分钟(的图距为2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_。A1:26000 B1:35000 C1:15000 D1:30000000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日凌晨0点05分,第15届亚洲运动会的开幕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举行,长达3个小时的开幕盛典极尽奢华,卡塔尔人既向人们骄傲地展示了这片神秘的沙漠绿洲,更是通过自己的眼光再现了瑰丽奇异的全亚洲文化。据此回答第3题。

2、3此时美国东部地区(以西五区为准)的人们则: A.于12月2日上午8点05分看现场直播 B.于12月1日上午11点05分看现场直播C.于12月2日上午11点05分看现场直播 D.于12月1日凌晨4点05分看现场直播4若右图中A=6634,则此日,甲地附近的我国最大海港的一艘轮船600起航驶向美国的旧金山港(西八区),途中需航行15天整,则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A3月21日14时 B7月7日14时C7月6日14时 D1月5日14时5若图中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3106 B12106C12106 D151062006年新年的第一天早晨,在位于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

3、国家授时中心,守时实验室的监控系统显示出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如下图)、8时00分00秒的特殊现象,这标志着我国与全球同步的“闰秒”调整时间顺利完成。据此回答6-7题:6为了使用户的时间与全球时间同步:A 将自己的钟表调快1秒B 将自己的钟表调慢1秒C 不用调整,钟表自动与世界时间同步D 在05年的最后一天晚上调整7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的结果 B.地球公转的结果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计时误差的结果用心爱心专心读台湾附近海域图,完成下列要求:8途中台北到甲地的实地距离约为_千米:A21010 B22010 C23010 D24010读我国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4、:9按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A、B两点相对高度(H)为(单位:米):A16662000 B26663000C26664000 D1666266610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所在地学校内(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某校同学在不过河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的长度测算太阳高度。在12月22日正午测得太阳高度为;过一段时间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若 = 68,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日0:20,则该铁塔所处的经度是_,纬度是_。A65W

5、;4326SB66W;4426SC67W;4526SD68W;4626S12在甲地b千米的上空,若有一航天器沿甲地所在纬度方向飞行,且航天器上的工作人员此日始终见到的是日落景象,那么,航天器的飞行方向和速度是 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A.向东;每小时(b+Rcos2326)/24千米B. 向东;每小时(b+Rcos2326)/12千米C. 向西;每小时(b+Rcos2326)/24千米D. 向西;每小时(b+Rcos2326)/12千米如右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学生正在距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观浏到北极星的仰角为42。完成13-14题。1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6、 A. 23N, 90W B. 25N, 90EC. 42N, 90W D. 23S, 90W14此时若图中的D点的太阳高度角是10,则D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是 A80N, 33 B. 67N, 36 C.77N,36 D.77N, 3315如下图,M为市场城市,SR为原料供给地,假设原料与产品每吨/km运费相等,以市场M或原料地SR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称为费用等位圈,分析回答下列问题。SR为粗原料,损率为50,工厂布局在M还是在SR更合理?假设某华侨将工厂布局在家乡A地,其生产费用是合理的,试分析其合理的原因。【参考答案】1C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不

7、会位于热带。据题意:4aa2黄赤交角223264652,推知a153720,代入公式3得当地的纬度为505640,因为太阳光线从南边射来知该地为北半球,故答案为C。2C解析:两地间距离=63/60=0.3 km,该图的比例尺=2/(0.3100000)=1/15000,所以该图的比例尺是1:15000。3B解析:美国东部地区以西五区为准,北京在东八区,两者相差13个时区,北京位置在东边,时间要早13个小时,故为12月1日上午11点05分。4C解析:由题图中A=6634知,此日北极圈内为极昼,故为6月22日的太阳光照图;西雅图位于西八区,它应比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当从中国的上海港6点起航时,西

8、雅图的时间是:6月22日6时(8+8)=6月21日30时16时=6月21日14时,再加上路途时间15天,故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7月6日14时。5B解析:由题图,得:15/(30111100000)=12106。6B解析:据我国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介绍,此次“闰秒”在格林尼治时间2005年底最后1秒实施,由于位于东八区,北京时间于2006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 行,增加了1秒钟。故应将自己的钟表调慢1秒。7A解析:2006年元旦为什么会多出1秒呢?据我国国家授时中心介绍说,目前全球有世界时和原子时两个时间系统。前者以地球自转周期的天文观测为基准,后者则以稳定的原子振荡周期来确

9、定秒的长度。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匀,天长日久,两者之间会出现细微差距。出现这种情况时,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就负责在1年中添加或减少1秒,这就是闰秒。闰秒通常每1年至2年出现一次。但由于地球自转存在不可预知性,所以自1998年以来,地球已连续7年没添加闰秒了。故答案是A。8B解析:由题图,估读两地约相差2,则有2111100000=222千米。9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气温介于1216C之间,A地气温介于3236C之间,即这两地的气温差介于1624C之间,根据海拔每相差1000米气温6C可知,这两地的相对高度应介于26664000米之间。10D这是一道典型的知识综合应用题,首先根据图中地球自转

10、的方向和晨昏线特点,判断四个图所对应日期(A图为夏至日,B图为冬至日,C和D图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然后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可计算出H1=7326,H2=2634,H3=H4=50。最后根据支架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应该互为余角时,搭配合理,推出只有D项不合理。11A解析:由题图得,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有:68=90X2326,则X=4326S;在12月22日正午(12时)测得太阳高度时,北京时间为23日0:20,两地相差175,则该铁塔所处的经度为65W。12D解析 由题意知道,因航天器上的工作人员此日始终见到的是日落景象,故航天器自东向西飞行;航天器自东向西飞行,是因为

11、从昼到夜的晨昏线是昏线,昏线随着地球自转而向西移动;航天器也只有自东向西飞行才能始终见到日落现象。见下图:在OO1A和BOA中,O1AOBOAQ(A点的地理纬度) r=RcosQ(绕圆周运动的半径)=Rcos2326又 航天器的飞行半径是Rcos2326+ b 有(角速度)=2/24=/12而Q(线速度)=r=/12(Rcos2326+ b)km所以,正确答案是D。13A解析:由题图知,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则北极圈内为极昼,则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约在23N, 90W。14C解析:由题意知,某学生正在距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观浏到北极星的仰角为42,则有2775km11

12、1 km=25(N),则B地的地理纬度是67(N);由“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得出D地的地理纬度为77(N),然后在利用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得出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15解析:从试题中要能够抓住运费、工资等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要结合图分析运费的情况。同时在家乡A布局合理也要多方面分析:如个人偏好、工业惯性、成本最低等方面。本题综合考查工业区位的内容,重点从事例的分析上进行考查,考生对举例分析说明可能不适应,不能很好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分析布局在A处合理的原因时,能够全面分析的很少。在这一方面,难度较大,同时也有较大的区分度。答案:布局在SR处比布局在M处更合理。假设SR的费用为5,那么布局在M处的费用为10。若布局在A处合理,可以推断出原因可能有:华侨的个人偏好;工业惯性,虽然不是最佳,但能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较低。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