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暑假作业1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03696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暑假作业1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暑假作业1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暑假作业1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暑假作业1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暑假作业1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2、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

2、贸关系的发展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3、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4、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定,江苏省委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把“加快发展沿海、重点发展沿江”的战略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并着重制定了开发建设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定”应该是 ()A. 创办第一批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 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

3、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这一分配政策( )A.开始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C.加大了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6、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7、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

4、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较早地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A.上海B.广州C.南京D.厦门8、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9、199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 080.1亿元,比

5、上年增长44.4%;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24.7%,比上年增长速度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表明(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活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浦东开发开放取得显著成就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10、 2010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0周年纪念日。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分别提出的报告。中

6、央在批语中指出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具体包括:除铁道、港口、邮电、民航、海关、银行和国防科研、国防工业外,其他一般都交由省管理。两省分别自行安排和经营本省的对外贸易,成立省外贸公司,承办口岸进出口业务。给两省外汇贷款一个额度,由省审批,择优贷放。两省可设立投资公司,吸收侨商和外商投资,自借、自用、自还。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上海人聪明、素质好,如果当时就确定在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1990年4月18日,中

7、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重大决策。摘编自郑彭年“中国梦”的历史解读(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中央对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浦东地区开发开放的优势,并说明国家的战略考虑,综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答案1、B解析:A项非共同点;表中内容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既有民族政策,又有经济政策,还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一国两制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中的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

8、无关;D项与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无关。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歌词所反映的内容是邓小平决定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为扩大开放积累经验,A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无关,故选A。 3、B解析:注意本题考査的是特区特殊性的“实质”而不是表现, 故A、D两项可以排除。市场经济体制方针的确立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故可排除C。特区的实质在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故选B。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八五计划的重大决定是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5、B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由题干所述可知,中共十

9、三大召开的时间是1987年。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是改革开放一开始就着力执行的,排除A项;合理的分配制度,既能调动生产的积极性,缩小贫富差距,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进步,B项正确;中共一直在致力缩小城乡差距,排除C项;当时并非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6、A解析: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A项正确。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始于1984年,B项错误;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C项错误:中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始于2013 年,D项错误。7、A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对的分析可得出结

10、论。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重要标志的是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时,上海也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近代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较早聚集在上海。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0年底,中国决定实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其开放的背景是建立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的成立的基础之上的,答案选B,A 发生在1991年,C 项出现在1992年,D发生在2001年,A C D三项不可能成为浦东开放的背景。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A

11、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以后,B项错误;1992年浦东刚刚开发还没有取得显著成就,且不足以推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C项错误;从材料得不出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的结论,D项错误。10、B解析: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故A项错误;浦东开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故B项正确;浦东开发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而不是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故C项错误;浦东开发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11、(1)内涵:给予更多的自主权、主动权。重要举措:首批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

12、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2)优势:人才优势;工业基础好;沿海沿江交通优越。战略考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或答进一步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两省分别自行安排和经营本省的对外贸易”等可得出,给予更多的自主权、主动权。第二小问紧扣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限,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等方面展开。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上海人聪明、素质好”可得出,人才优势;根据“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可得出,沿海沿江交通优越;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上海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可得出,进一步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