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真与假.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3786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真与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真与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真与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真与假.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真与假我国著名小说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从戏曲表演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是非常道理的。戏曲舞台表演确实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该真的时候一定要入戏入境,该假的时候一定要出戏出境,这该是一个专业戏曲表演者必备素质。笔者从十四岁学习戏曲表演,风风雨雨摸爬滚打,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的历程。多年的舞台表演实践,使我逐步地认识到,戏曲舞台表演就是真与假的关系。把握好真与假的关系的深度就是表演的成功,把握不好表演的真与假的深度就是失败,专业戏曲演员必须要从“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这句哲理的话练起,才可练出超凡的戏曲表演基本功与登峰造极

2、的表演成功。笔者在下文中将对戏曲舞台表演的真假练习与体会作一浅谈。一、戏曲舞台表演的真假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就是“真”。我们的艺术家如果没有了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什么艺术创作。“假”是材料,是手段,有了生活,有了材料和手段,才能创造或表现成为一种能给人以真实感的“真”,也就是能够创作出有血有肉的艺术作品。从艺术角度上讲,“真”就是“假”,“假”就是“真”。人们往往以真和假的概念去衡量一件事或一个物。比如一朵鲜花长的非常漂亮,有的人看了就会说:“啊呀!这朵花就像假的一样,不是真的吧?”这是一朵真花,为什么要说它是假的呢?就是因为它太完美了,无

3、可挑剔。人们是在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欣赏这朵花的,所以用“假的一样”来形容这朵花。反则,人们用不同材料做出一朵非常漂亮的假花有的人看了又会说“啊呀!这朵花太漂亮了,就像真的一样”。人们还是用艺术的眼光欣赏的这朵花,用“像真的一样”来评价它的完美性。虽然这朵花是假的,但观者欣赏它,喜欢它,也就接受了它。由此可以肯定,这朵花达到了艺术创作目的。同样我们在舞台上表演的故事,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如果不作艺术处理,只是照本宣科,欣赏者往往会怀疑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我们把故事用艺术手段加以处理,人们会用“太真实了,太感人了!”,给予高度的评价。二、在戏曲舞台表演中的“真戏要假做,假戏要真做”的理论“真戏要

4、假做,假戏要真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表演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你必须用“假”的手段来对待这个真。我是学短打武生的,演武打戏比较多。说起打,只有敌对双方才能打起来,这种情节是真实的,但敌对双方的表演者不能在舞台上真砍实杀地打起来,否则就头破血流伤亡惨重。所以就要假打,点到为止,用我们戏曲的程式、套路去打。这样不就成了假的了吗?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假戏要真做”。有同志会说:“不是不让在舞台上真砍实杀吗?怎么又要真做啦?”“真做”不等于真砍实杀,这里的真做就在于一个“做”字,就看表演者怎么“做”,这个“做”就是“假”,是手段是艺术,戏曲程式、套路,就是我们的艺术手段,用艺术手段去处理这个真戏

5、,就是真戏假做。表演者再用戏曲程式、套路去打的时候,要带着敌对的情绪(这里还要强调,表演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感受到对方就是你的敌人,要和对方比个高下,拼一个你死我活。这样才能创造或表现成为一种能给人以真实感的“真”来,用真实感情去对待假戏,这就是假戏真做。武戏是这样,文戏也是如此。三、戏曲舞台表演中对文戏的人物关系处理如在戏剧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夫妻、儿子、女儿、兄弟姐妹等,都是真的。对于扮演者来讲又都是假的,因为扮演者们都是同事。但表演起来必须做到真戏假做、假戏真做。如果你把假的当成真,真的你又当成了假,那就乱套了。比方说夫妻关系,剧本规定是真的,但有些夫妻之事,你就不能在舞台上真

6、实地表现出来,要用假的手段加以处理,去达到真的目的。比如潘长江演的小品十五分钟,在剧中与当警察的妻子临别时,要和妻子亲吻,长时间没和丈夫相聚的妻子,也想和丈夫热烈拥抱。这时妻子拿起大衣,连同丈夫一起蒙住,这时观众见到的只是大衣下方的四条腿,丈夫两只脚尖用力翘起,给观众一个他们在大衣里热烈拥抱和亲吻的想象。这就是真戏假做,而且做的很真。四、戏曲舞台表演中的假戏真做在表演中如父子关系,剧本规定是真的,但从扮演者自身的角度来讲,那就是假的,总归不是亲生父子。如我在我们团排演的现代小戏称爹中,扮演了剧中的儿子大乖,就遇到了这种问题。扮演爹的演员实际年龄比我小,两人的岁数悬殊很大,叫爹着实有些别扭。常言道:“唱戏不像不如不唱”。这个“像”就是真,真起来观者就会认可,就会买你的帐,所以当我的情感投入真的表演时,叫起“爹”来也感觉不到别扭了,这就是假戏真做,也必须假戏真做。因此,不管是真戏假做,还是假戏真做,真和假是有着不可分割内在联系的,真离不开假,假也同样离不开真,只有把握好真和假的尺度,才能演出一台好戏,才能打造出精品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