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工大附中高一化学期中不全.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00380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工大附中高一化学期中不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合肥工大附中高一化学期中不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合肥工大附中高一化学期中不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工大附中高一化学期中不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工大附中高一化学期中不全.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工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1.今年,合肥多次出现雾霾黄色预警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霾主要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答案:D解析:雾是空气中混杂了小液滴,而霾则是混杂了固体小颗粒。因此雾霾更符合“胶体”的定义,也会有丁达尔现象。2. 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食醋不慎洒落到大理石台面出现腐蚀现象B做馒头用的发面中常加入少许碱面(小苏打)揉和C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

2、现红棕色斑迹D粗盐潮解答案:C解析:A、用醋酸和大理石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小苏打和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则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粗盐潮解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选。3.除去铜粉中混的少量氧化铜,其中主要操作过程是()A在空气中燃烧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答案:B解析:A在空气中燃烧能使铜与氧气反应,不会除掉氧化铜,故A错误;B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加适量稀硫酸过滤能除掉氧化铜,故B正确;C铜和氧化铜

3、都不溶于水,过滤不能分离这两种物质,故C错误;D加适量稀硫酸虽然能和氧化铜反应除掉氧化铜,但又生成硫酸铜物质,如蒸发水分时,在铜物质中又增添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B4.把下列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MgCl2NaOHBNa2CO3 HCl CAgNO3HCl DBaCl2 CuSO4答案:B解析:A选项中的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最终得到是浑浊的液体.故不选B选项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和CO2气体,最终得到无色溶液,故选.C选项中的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因此最终得到是浑浊的液体.故不选D选项中硫酸铜为蓝色,最终得到蓝色溶液的.故

4、不选5.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标况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CH4 BSO2 CCO2 DH2O答案:A解析:在相同状况下,不同的气体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就越大。根据n=m/M,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所以摩尔质量最小的CH4的摩尔质量最小,其物质的量最大,体积最大。要注意的是水在标况下为固态,不能用该方法比较体积。6.下列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 用渗析的方法精制Fe(OH)3胶体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答案:A解析:

5、AFe(OH)3胶体的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可以用渗析的方法精制;B不正确,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应用渗析法C不正确,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因为两者均难溶于水D不正确,氯化钠和CaCl2、MgCl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相似,不能用加热、蒸发的方法除去。7.下列实验事故处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不慎把浓硫酸沾在手上,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在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汽油,煤油等可燃物着火,应立即用水扑灭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答案:C解析:A浓硫酸沾在身体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

6、,再用水冲洗,故A对B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在涂上3%-5%的硼酸溶液,故B对C汽油,煤油等液体着火不能用水扑灭,故C错D酒精灯不慎碰翻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故D对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Ba(OH)2=Ba2+(OH)22- BH2SO4=H+HSO4-CNaHCO3=Na+HCO3- DAl2(SO4)3=Al3+SO42-答案:C解析:A、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A错误;B、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B错误;C、HCO3-不能拆成H+和CO32-,故C正确;D、硫酸铝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铝离子和硫

7、酸根离子,即Al2(SO4)3=2Al3+3SO42-,故D错误9.下列物质都能够导电,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NaCl溶液 B铁丝 C稀硫酸 D熔融的NaOH答案:D解析:电解质的定义为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ANaCl溶液为混合物,故错误;B铁丝为单质,故错误;C稀硫酸为硫酸的稀溶液,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熔融的NaOH符合定义里的条件,故正确;10.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答案:B 解析: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1.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

8、布郎运动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答案:C解析:Fe(OH)3中胶粒带正电荷,正电荷导致胶粒之间互相排斥,得以稳定存在。12.下列反应中都有水的参加,其中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A2F2+2H2O=4HF+O2 B CaO+H2O= Ca(OH)2C2Na+2H2O= 2NaOH+H2 DC+H2O = CO+H2答案:B 解析:A反应中,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所以水做还原剂,故A不选;B反应中,水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未发生变化,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故选B;C反应中,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水是氧化剂,故B不选;D反应中,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水是氧化剂,故

9、D不选;故选B13.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BCD答案:B解析:漏斗在过滤时需要,分液漏斗在萃取、分液时需要,蒸馏烧瓶在蒸馏时需要,所以正确的组合是,答案选B。14.经科学测定,人体平均含氧65%,含碳18%,含氢10%(均以质量计),则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OCH BH C O CC O H DH O C答案:D 解析:设人体的质量为m,则人体中该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m质量分数该元素的摩尔质量,所以n(C)=m18%/16=0.012mmol,n(H)=m10%/1=0.1mmol,n(O)=m65%/16=0.041mmol故答案为:H O C;15.下

10、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配制5%NaCl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Cl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B配制1mol/L NaOH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C配制0.1 mol/L 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D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答案:A解析: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分别称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然后将二者混合,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如果立即转移氢氧化钠溶液并定容,溶液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达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大,故B错误;C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溶解或稀

11、释药品,故C错误;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为防止产生杂质,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故选A1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O所含原子数为.B常温常压下,48克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位NAD标准状况下,1L所含分子数为NA/22.4答案:解析:A标准状况下11.2L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1.5NA,题中为常温常压,故A错误;B常温常压下, O3的摩尔质量为:163 = 48 g/mol,所以含有的O3的物质的量为:48 / 48 = 1 mol所以含有的氧原子数量为:3 mol 即 3NA,故B正

12、确;C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为 2NA,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用22.4L/mol来进行计算。17.2molCl2和2molCO2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答案:A解析:根据N=NAn可知,A正确;根据分子的组成可知,二者的原子数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71:44;由于不能确定气体的温度和压强,二者的体积不同,答案选A。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B大理石投入稀硝酸:CaCO3+2H+=Ca2+H2O+CO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

13、=Cu2+Ag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Ca(OH)2+2H+Ca2+2H2O答案:B解析: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Mg2+2OH-+SO42-+Ba2+=BaSO4+Mg(OH)2,故A错误;B大理石投入稀硝酸:CaCO3+2H+=Ca2+H2O+CO2,故B正确;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u2+2Ag+=Cu2+2Ag,故C错误;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的离子反应为OH-+H+H2O,故D错误;19.对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比较,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别B加入硫酸镁溶液前者会浑浊而后者无明显现象C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D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答案

14、:D解析:A丁达尔现象是胶体所特有的现象,所以A对;B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出现聚沉现象,而溶液不会出现该现象,所以B对;C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所以C对;D胶体粒子和溶液的溶质都能通过滤纸,所以不能分离,故D错。2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Ba2+, Cl-, SO42-, K+BK+,H+,CO32-,Na+CMg2+,Cl-,SO42-,K+ DAg+,NO3-,Cl-,K+答案:C解析:A中Ba2+和 SO42-不共存,B中 H+和CO32-不共存,C中所有离子都共存,D中Ag+和Cl-不共存,故选择C21.将m1gZn加到20%HCl溶液中去,反应结果共放出nL氢气(在标况下),则参与反应的HCl物质的量为()molA B C D答案:D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