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高三地理第三次调研测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896505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盐城高三地理第三次调研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盐城高三地理第三次调研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盐城高三地理第三次调研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盐城高三地理第三次调研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盐城高三地理第三次调研测 .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2006学年度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地理第三次调研测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f120分钟。第1卷(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第5页的表格中。 图l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B为北京市,OB距离约为2220Km,据此回答I一3题1图中A点坐标为 A70N 64W B70N 116E C20S 64W D20S 116E2此刻,下列地点将会迎来日出的是 A麦加 B珀斯 C中山站D开普敦3这

2、一天,可能出现在 A5月底 B6月初 C7月底D8月初 图2表 30N地理要素随经度变化示意,据此回答46题4图中三曲线分别代表的地理要素是 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 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 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5与乙、丙两地区相比较,甲地区曲线数值较大,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 B降水少C植被少D日照长6与乙地区相比较,丙地区曲线数值稍大,主要原因是 A离海近 B副高控制 C太阳高度大D暖流影响 图3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印度洋南部海区B澳大利亚北部海区C太平洋东部海区D亚洲、非洲、欧洲交界处8图示区域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3、的资源是A有色金属 B煤炭 C石油 D铁矿9图中四点地震频度与强度最大的是A B C D 图4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图,据此回答10-12题10图中四点与我国2000年人口状况吻合的是A B c D1 1图中点,O14岁人口比重较高,原因可能是A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B保险、福利事业的发展C大批青壮年出国打工D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12图中点所对应时期的人口问题表现为A人地矛盾尖锐 B人口增长过快C劳动力过剩 D青壮年社会负担过重图5表示世界四城市经纬网位置,据此回答13-15题13图中序号与城市配对正确的是 A_开罗 B_旧金山C一青岛 D一新加坡14四城市中由宗教因素兴起的是A BC

4、 D15图中城市所在国家双边贸易正确的是A国向国大量出口服装B国向国大量出口长绒棉C国向国大量出口汽车D国向国大量出口天然橡胶图6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6-18题16图7中四条剖面线,与图6剖面吻合的是17对图6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是A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B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C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D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18图6中海区的盐度约为A10 B32C35 D40 图8表示不同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示意,据此回答19-21题19图中、表示的自然灾害依次是 A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 B火山喷发、台风、泥石流、洪涝 C滑坡、寒潮、风暴潮、洪涝 D泥石流、地震、

5、飓风、干旱20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下列灾害与主导成因组合并不正确的是A地震一地质构造 B沙尘暴一植被、c泥石流一地形 D伏旱气候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第5页的表格中。21江苏省7月份常见的灾害主要是 A旱灾 B涝灾 C台风 D寒潮 图9是黄河干流径流量流程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224题: 22黄河水量主要来自于A兰州以上河段B兰州到河口段C河口到盂津段D孟津以下河段23黄河出现凌汛的河段与时间正确的是 A

6、兰州以上河段 B孟津以下河段 C晚春和夏末 D初冬和早春24盂津以下河段流量大幅度减小,其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减少 B灌溉用水量大C河水下渗量大 D蒸发量增加 图1 O是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2527题:25图示信息显示 A距离市中心越近,零售业分布的高度越高B距离市中心越近,商品的档次越高C距离市中心越远,商品的价格越高D中心商务区有明显的水平分区26图中“角落部位租金较低,原因可能是 A位置偏僻 B距市中心较远 C通达度较差 D通达度较高27陆家嘴商务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经济因素 B地形因素 C交通因素 D规划建成图ll表示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状况,据此回

7、答2830题。28图中显示等值线的大致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低纬小,高纬大 B海洋小,陆地大 C平原小,山区大 D暖流小,寒流大29图中甲处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下列原因并不重要的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山脉阻挡 D洋流3 O图中乙处等值线数值较大,其原因主要是A纬度较高 B离海较远C地势较高 D受北冰洋影响较大第1I卷(非选择题8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分)31图12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乙为_,丙为_(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作简要分析。甲地:丙地:(3)乙、丁

8、气候类型相同,但面积大小不等,试从地形、海陆状况作简要分析。地形:海陆状况:32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1 8分) (1)图示风景具有显著的_和_的特点,旅游资源的_和_价值很大。(2)简要分析该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3)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将于2006年7月1日进行试通车,简述该铁路建成对青藏地区发展的意义。(4)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一座座桥梁将成为雪域高原上靓丽的风景。采取“以桥代路”交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_和_.3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纲要的重点,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图14,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主产区,试简要分析其共

9、同的有利自然条件和各自突出的不利自然条件。(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简述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3)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试从农业自身角度分析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34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1 8分)(1)我省水运最繁忙、效益最显著的两条内河航道是_和_(2)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是_铁路,是_铁路,是 港口,是_港口,是_大桥。(3)图示地区城市密集,试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上海船舶工业正实施从黄浦江边向长江口搬迁的整体调整战略,将形成以长兴岛为主体,由长兴岛造船基地、外高桥造船基地、崇明造船基地组成全球最大的船舶产业基地。 上海船舶工

10、业搬迁至长兴岛、崇明岛等地,厂址选择多在岛屿的南部,理由是_筒要分析上海船舶工业从浦江沿岸迁出的原因。35利用模拟土坡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以证明流水的侵蚀和沉积地形的形成及沉积物分布的特征。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10分)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lO 答案 A D B C A B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D B B A A D 双项选择题: AB AC BD BC BD AC AD AB CD A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

11、,满分80分)31(共16分) (1)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共6分) (2)甲地:常年盛行东南信风,处于大分水蛉的迎冈坡,终年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全年多雨(3分) 丙娥:常年盛行西风,处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影响,全年少雨(3分) (3)地形:乙地处于大分水岭东坡,平地狭小,季风影响范围小;丁地处于拉普拉塔河平原,低平广阔,季风影响范围大。(2分) 海陆状况: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帚小,海陆差异小:南美大陆面积较大,海陆差异大。(2分)32(共18分) (1)多样性 非凡性科学 美学(共4分) (2)不利: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大;交通位置

12、偏僻,通达度差;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地区接待能力差;生态脆弱,环境承载量小。(共4分) (3)利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沿线地区贫困人口较多,利于加陕脱贫致富;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共8分,答任四点给满分) (4)解决高原冻土施工难题;为野生动物迁徒留通道(共2分)33(共18分) (1)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为丰富;气候温湿,雨热同期(共4分) 不利条件:东北平原冬季低温;华北平原冬春干旱;长江中下游平原旱涝灾害较重(共3分) f2)确保一定的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安全;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共3分) (3)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使农业增收;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使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