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19481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两分,共60分)1.表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数109100A. 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B. 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 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答案】D【解析】【详解】由表中数据看出,1949-1950年中国建交国家有19个,1951-1953年建交国家只有一个,这种情况是受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建交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正确;1949-1953年中国建交国家有20个,谈不上取得了巨

2、大外交成就,排除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1953年没有与中国建交国家,无法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排除B;建国初期,中国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C错误。2.2004年,在一次研讨会上,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说: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的提出A. 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成熟运用B. 着眼于反对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C. 淡化了我国与邻

3、国的意识形态分歧D. 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步人世界外交舞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可得出,“它”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它突破了意识形态与制度的差异,推动了我国外交发展的新局面,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一边倒”的突破,而不是运用,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着眼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标志是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故D项错误。3.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

4、次会议。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 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C. 为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周恩来先后同英国、苏联、越南和法国领导人会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C项正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60年代,故B项不符合题意;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中的“英国、苏联、越南和法国领导人”结合所学知识可判定这是日内瓦会议。4.“中国利用苏联技术生产武器,由同盟者逐渐演变为反对者的危

5、险性变为现实。因此,发生在1960年的意识形态激烈争论,成为苏联领导人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独立与自主行为的回应,由此造成所有民族主义结论的出现。”该学者认为中苏关系恶化是因为A. 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B. 中国不正当的行为威胁苏联利益C. 意识形态的根本冲突D. 苏联要求中国追随他的世界战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苏联实行大国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的一些军事和外交行为,但是并没有表达其“不正当”的意思,故B项错误;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上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由同盟者逐渐演变为反对者的危险性变为现实”,说明中国行为损害了苏联的

6、利益;“争论,成为苏联领导人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独立与自主行为的回应”从侧面表明了苏联想方设法对中国的控制,故D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0世纪60年代外交关系5.下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情景。他开怀大笑是因为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交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C. 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D. 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答案】B【解析】材料“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得以通过,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突破,所以乔团

7、长要开怀大笑,故B项正确;A项是1949年,排除;CD项是1972年,排除。点睛:材料“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6.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A. 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B. 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 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美苏争霸态势转为苏攻美守,因此中美双方调整外交政策,逐步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8、,发表了材料中的公告,故D项正确;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也是不一致的,故A项错误;七十年代美国没有放弃过霸权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7.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A. 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 支持联合国工作【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

9、材料关键信息“寻求共同利益”、“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B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意思衔接不紧密,不准确。而C项,中美敌对关系开始改善,是题干材料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准确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选项。8.2017年,联合国驻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最高行政长官尼葛这样评价中国的工兵分队:“中国工兵非常出色,不仅为达尔富尔的和平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参与苏丹维和行动属于A. 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的行动B.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C. 中国与苏丹双边外交活动D. 践行“结伴不结盟”

10、的国家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从材料可知,中国参与苏丹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授权的,故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选B。材料没有体现“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的信息,故排除A。中国参与苏丹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授权的,不属于双边外交活动,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结伴不结盟”的国家关系的信息,故排除D。9.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 提出杜鲁门主义B. 抛出马歇尔计划C. 华约与北约的对峙D. 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1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可知,本题考查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由于题干时间限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四个选项发生的时间是解题关键。20世纪50年代北约与华约对峙,美国为北约领袖,苏联为华约领袖,故C项正确。提出杜鲁门主义为1947年,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抛出马歇尔计划为1948年,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美国参与越南战争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10.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

12、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B. 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C.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D.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答案】A【解析】材料突出“十月革命”后故强调意识形态,“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实质是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 A项正确。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只是冷战的原因的之一,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解读,排除B。C项表述正确,但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除了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外,还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排除。D项只是叙述美苏冷战的孕育历史过程,没有阐

13、述其原因,故排除。11.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联合国的成立与壮大B. 德国的分裂与统一C. 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D. 苏联的建立与解体【答案】B【解析】德国在冷战中因意识形态的对抗而分离,冷战后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选B项;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成立,而冷战开始于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出台,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并没有分裂,不符合题意,排除C;苏联建立于1922年,1991苏联解体,而冷战开始于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出台,D时间不符合“冷战后的世界

14、”,排除D。12.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A. “怎么会这样?”B. “糟糕的战争!”C. 美国侵略者的命运D. 法国侵略者的下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时间“20世纪60年代后期”可知,这是美国和越南的战争,由此推测标题是美国侵略者的命运。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美越战争13.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政治家意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下列有关欧洲联合中的几件大事,排列正确的是a.欧盟成立b.欧洲

15、煤钢共同体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A. dbcaB. bdcaC. bacdD. bcda【答案】B【解析】【详解】a欧盟成立于1993年;b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于1951年;c欧洲共同体成立于1967年;d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57年。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为bdca,正确答案为B。【点睛】欧盟由来: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6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3个机构合井,建立欧洲共同体。1991年,欧共体12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从而使欧洲朝着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又近进了一大步,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2004年,欧盟成员国增加至25个。14.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开启空前的“脱欧之路”。而就在四天前,欧盟国家还在纪念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同日,其他27个欧盟国家签署了代表各成员国一致立场的罗马声明。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合称罗马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