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贯的认知视角分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91600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篇连贯的认知视角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篇连贯的认知视角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篇连贯的认知视角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篇连贯的认知视角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篇连贯的认知视角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篇连贯的认知视角分析摘要:语篇连贯性最初的研究多局限于对语言层面上的衔接手段的研究。然而,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却不乏满是衔接手段却缺乏连贯性的段落和连贯却无任何衔接手段的语篇。本文在对语篇连贯性的两个特征,显性和隐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从认知视角能够对语篇的连贯性作出更为深刻合理的理解。 /1/view-12299021.htm关键词:语篇连贯认知隐性显性引言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是语篇分析的关键。以Halliday 和Hasan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家,在对语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进行研究时,提出构成语篇的关键要素是语句内各成分间及语句间的衔接关系和衔接手段。Brown &Yule在198

2、3年出版的话语分析一书中指出,单靠语言形式上的衔接手段不是确保语篇连贯的充分条件,应将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认知现象加以研究。认知是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发源地,人的任何语言活动都必须经过认知的处理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连贯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心理现象。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语篇:没有任何的语言衔接手段,但仍发挥着交际的功能。因此,语篇的连贯不仅仅依靠衔接手段和语篇结构获得,心智上的连贯是语篇连贯的关键所在。1、 基于认知的语篇连贯的理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篇的连贯性必须从认知的角度才能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Beaugrande & Dressler(1981:71,76,85,

3、88)指出表层语篇的衔接在于语篇世界的推测性连贯,. 衔接是以潜在连贯性的设想为根据的,并且提出从认知加工,激活相关知识的角度来论述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的过程。 McCarthy(1991:27)强调在解读过程中须建立语篇在认知上的链接;他认为,意义上衔接的语篇需要读者进行大量的心智加工才能将其连贯起来。Fauconnier(1994, 1997) 提出心里空间理论, 把语言看成一系列复杂认知程序的触发机制,当认知程序启动之后,语言就可产生意义。王寅(2007:359,360)提出语篇分析的认知世界分析法认为,语篇的连贯主要应从认知角度,并依据背景知识和语篇内容来进行分析,即认知世界=ICM+背景

4、知识(ICM理想化认知模型)。建立统一关系的认知世界,即可被接受的认知世界,是生成和理解语篇的必要条件。2、 语篇连贯的认知分析语篇连贯具有两个特征:显性和隐性。显性连贯是在语言表层就能看得到的,由衔接手段作为明显标记将连贯外现化;隐性连贯是一种功能更深层次的连贯,不体现于语言的表层形式,依赖于语用,与人的认知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2.1 显性连贯的认知分析衔接手段对语篇的理解具有认知上的向导性,其在语篇连贯建构中的作用是由个人的认知世界决定的,因此,应从认知角度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我们以代词在上下文中的指代意义的确立为例。I picked up a book on the desk and r

5、ead it. 读者在理解这句话的过程中,通过对book,desk,read等词的形式识别,在头脑当中激活了相应的书、书桌和阅读的命题模式;每个命题模式都会激活关于书、书桌和阅读的相关知识。在我们的认知世界中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读放在书桌上的书。因此,it指代的是book,而不是desk。当然,从位置关系的角度来看,极易将it的指代对象理解为desk。但我们的认知世界很难认同“拿起放在书桌上的书,读书桌”这一行为。又如:John tried to make toast in the broiler but he burnt it. John tried to make toast in the

6、broiler but he broke it. 如果不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这两句中代词it的指代对象是很难确认的。从句子表面来看,两句中的it似乎具有相同的指称意义。然而,认知世界中的经验告诉我们,toast会被burnt,而broiler如果操作不当就会被broken。词汇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然而这一手段是否真正起到作用,还需从认知角度得到验证。例如:I bought a Ford. The car in which President Wilson rode down the Champs Elysees was black. Black English has bee

7、n widely discussed. The discussion between the presidents ended last week. Week has seven days. Every day I feed my cat. Cats have four legs. The cat is on the mat. Mat has three letters. (Enkvist, 1978:110) 句中Ford一词会激起读者关于Ford的命题认知模式,Ford可指福特汽车公司或福特汽车。借助bought一词可将意思确定为福特汽车。如果我们假设这是一篇连贯的语篇,那么句中的the

8、car应指代前文的Ford。然而这两句在语义上无任何的联系。余下的各句也出现同样的问题。不难看出,此处的衔接手段无法对意义的连贯起到导向作用,这个充满词汇衔接手段的语句组合所表达的意义不能被认知世界所认可。因此,这不是一个连贯的语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结论:衔接手段从认知角度出发才能对语篇的连贯作出更有力的解释。2.2 隐性连贯的认知分析隐性连贯的语篇由于缺少必要的衔接手段在形式上会出现断裂现象,导致表层意义断层。然而,缺少衔接手段的语篇不一定就不连贯。这一连贯可以在认知语境框架下得以诠释。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天净沙.秋思可被看作隐性连贯的经典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9、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小令没有任何的衔接手段,然而“枯藤”、“小桥”、“古道”、“夕阳”、“断肠人”等毫不相关的词组在一起,一幅游子深秋远行的画面跃然纸上。“枯”、“老”、“昏”、“瘦”等字所传达的深秋的凄凉萧瑟景色和羁旅游子悲苦的情怀不禁使得读者感同身受。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对已知或熟悉的概念,以隐性连贯的方式,在句法上加以简化甚至省略。这种语篇应置于一定的认知世界中,补充缺省的信息,实现对语篇的正确解读。例如:A: Whats the time? B: Milkman has just arrived. A的问话激活了关于“时间”的命题模式,以及这一疑问会得

10、到回答的猜测。对A的回答应是时间或与时间相关概念,才能构成语篇的连贯。B作出的回答是“送奶工刚刚来过”。B的回答激活了“送奶工”的命题模式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穿工作服、按时送奶、取走前一天的空奶瓶,等,其中送奶工按时送奶的知识与时间相关。在A和B的共同认知语境中,语篇中的缺省信息得到解释。有时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效果将毫不相干的概念置于同一语篇。这样的语篇也应在一定的认知语境中获取连贯。例如:At a genteel tea party: A: Mrs. X is an old bag. B: 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summer, h

11、asnt it? (胡壮麟,2011:180)表面看来,A、B两人说的话没有任何相关性,这组对话是无意义的。然而上流社会茶话会的命题模式一旦被激活,语篇的连贯性就显而易见了。从社交礼仪来看,A对Mrs.X的评价是社交上的失礼行为。B的回答既避免了对这一尴尬话题的参与,同时也委婉地提醒A,指出其行为的不当。3、结论连贯的语篇是按照一般认知习惯,遵循普通认知运行模式的语篇。对语篇连贯性的研究,无论是显性连贯还是隐性连贯,应主要从认知世界角度出发,才能做出最为合理的解释。因此,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和研究语篇的连贯性,更接近连贯的本质,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参考文献:1Beaugrande, Robert D

12、e. & Wolfgang Dressler, 1981.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s.2Enkvist, N. E. 1978. Coherence, Pseudo-coherence, and Non-coherence. In J.-O. Ostman (ed.) Cohesion and Semantics. Abo, Finland: Abo Akademi Foundation.3Fauconnier, Gile.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

13、ction in National Language. CUP.4Fauconnier, Gile. 1997.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UP.5McCrathy, Michael.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UP.6Widdowson, H. G. 1978.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UP.7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基金项目:本文是“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76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