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国将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823126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兴国将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兴国将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兴国将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兴国将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兴国将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传说的“圣王”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他( ) A、创制耒耜,“能殖嘉谷”B、使用大镰收获 C、使用铁铧犁D、推广牛耕技术2、中国古代农耕工具演变的趋势是( ) A、刀耕火种青铜农具铁犁牛耕B、青铜农具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青铜农具D、青铜农具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古代俗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封建社会商业繁荣B、封建社会以农为本C、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D、封建统治者重本抑末4、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

2、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出现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商品经济扩展到农村5、“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的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6、“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乎诗无法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3、( ) A、社会动荡,农村破败B、商业繁荣C、商人众多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7、下列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长期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C、由于倭寇侵扰猖獗,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深层原因8、明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B、增强了明清的国力 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D、导致科学技术落后9、在1516世纪,欧洲开始了走向海洋的时代,一批又一批的冒险者进行着征服海洋的探险活动,下列四位航海家中到达过好望角的有( ) 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A、B、C

4、、D、10、有人在比较东西方历史上数次规模的航海活动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都处于1516世纪前后B、都体现了艰苦卓绝的创新精神 C、都是古代史上的航海奇迹D、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世界意义11、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12、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1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

5、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凶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14、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对此,一些史学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B、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 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1

6、5、鸦征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16、1845年,神洲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B、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C、中国手工纺织业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 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17、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提出“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业”的口号,这表明( ) A

7、、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B、洋务派已明确“富”与“强”这间的辩证关系 C、洋务派已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D、洋务派把建设军事工业放在首位18、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 ) A、中国处于封建社会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工商皆末,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19、辛亥革命后,“抵制洋货”“实业救国”的行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里主要抵制的是( ) A、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C、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D、俄国对中国东北的经济入侵20、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中日战争的败局震惊,毅

8、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 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A、B、C、D、21、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2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口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

9、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 ) A、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C、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D、改变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24、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倡导妇女“废止缠足”,它们所体现的内涵是( ) A、政治革命引起的社会动荡B、变法改革引起的生活变化 C、改革引发社会的进步D、政治革命引起社会风俗的改变25、申报记载20世纪

10、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B、C、D、二、材料题(共有3大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26、自古以来,农业在我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

11、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三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出当时我国农村主要的经济形式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土地制度?其主要特点和实质是什么?(5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土地制度?依据材料说出它的社会影响。(3分)(4)管子的“相地而衰征”在两种土地制度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这种转变中,哪国的变法最为彻底,为什么?(7分)2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

12、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

13、党宣言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 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材料二 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旬刊。上海强学会被封禁后,会员黄遵宪、汪康年等倡议以学会余款创办报馆,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出版时务报。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设论说、上谕、域外报译等栏目,梁启超在此连续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其他维新人士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1)材料一反映了张之洞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通讯事业发展的史实。(8分)(2)根据材料二,时务报创办的目的、宗旨分别的是什么?当时报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8分)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