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785915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外国语学校2020学年(上)半期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准确填涂在答题卡上。)1.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言,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向题2.北齐宰相萧子良笃信佛教,相信佛家的因果循环,曾与范缜辩论。萧子良质问范缜:“

2、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坠,自有拂窗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粪溷:古时指厕所)。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况在何处?”两人辩论的实质是: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斗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 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的斗争A.B.C.D.3.黑格尔曾经用“密涅瓦的猫头鹰”说明哲学思想形成的特点、在他看来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作鸟儿在蓝天中翱翔,那么在夜幕降临时起飞的猫头鹰(哲学)的使命就是认识“思想”,认识“认识”。黑格尔这种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没

3、有同一性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认为精神和思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思想”A. B. C. D. 4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从哲学上看,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据着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 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因和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 能为各项工作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A B C D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最鲜活生动的马克思主义。

4、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它: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正确反映了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正确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日益接近终极真理的正确认识A.B.C.D.6.古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古诗词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A都通过再现自然表达情感,具有直接现实

5、性B都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C都是诗人自身主体意识创造的产物D体现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7.2020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人民日报当日发表社论指出,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此次宪法修定中所蕴含的哲理有: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坚持一切从我党科学理论出发,与时俱进A.B. C. D.8.下图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该标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

6、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这说明:A.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B.意识来源于创作家的灵感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9.英国有句著名的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说明了:A.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10.习近平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材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思维对事物的发展起

7、促进作用科学决策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A.B.C.D.11.近年来,贵州省长顺县巧用山地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探索出了“一业为主、多品共生、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长顺做法”,形成了山上种果林,山下种葡萄,果林下养鸡,葡萄园观光的生态高值农业模式,使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长顺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模式,使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这说明: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能否转变思维方式决定事情的成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使农民脱贫致富A. B. C.D.12.在量子加密通信的研究领域,如何长距离传输纠缠光子一直是个很大的难题。不过我国的科学家们,利用2020年8月发射的“墨子号”

8、量子卫星,在这件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2020年6月16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再次震动了全球。这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可以认识事物本质对世界未知奥秘的探索活动使人类无限接近真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A. B. C. D.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需要智慧的耐心,不头脑发热、按捺不住,也不做木头人、无所作为,贻误了宝贵的发展契机。这种“智慧”表现为:A.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B.对未来充满信心,促进新事物成长C.重视量的积累,为实

9、现质变创造条件 D.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14.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基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总是统一的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A. B. C. D.15.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勤迈万里路,善交

10、八方友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A. B. C.D.16.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B.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D.人的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7.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曾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的认识论依据是:专家学者的认识活动更具有客观物质性 综合不同主体的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认识得到不同主体的认

11、同才具有真理性 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A. B. C. D.18.据新华社华盛顿2020年5月1日电,中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分子植物杂志上报告,他们破译了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茶树的基因组。报告提出,高含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决定了山茶属植物是否适合制茶。该结论回答了为什么只有茶组植物的叶子适合制茶,而茶花、油茶和金花茶等非茶组植物的叶片不适合制茶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材料表明: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开展起促进作用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的认识水平制约着实践水平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A. B. C. D.19.传统教科书上说,人类的进化过程

12、是一条直线,从最开始的爬行猿类,到最终的现代直立智人。然而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古代DNA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并非这样井然有序,他们存在的时间点有交集,而且这种交集还较多。这表明: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科技进步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认识发展真理具有反复性,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A. B. C. D.20.2020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宣布,科学家们借助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研究发现,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银河新的界限的确定有助于研究宇宙扩大、星

13、系形成和新的恒星产生过程。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就佐证了:过去的真理包含谬误的成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 B. C. D.21.康有为认为认识的产生依靠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但“吾人之至渺小,吾人之知识至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所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所以,“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康有为的观点:否认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否认了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 看到了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A. B. C. D.22.“Freestyli”“扎心了,老铁”“打Call”“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