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老师话语比较分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6354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课堂老师话语比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英语课堂老师话语比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英语课堂老师话语比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课堂老师话语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课堂老师话语比较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英语课堂老师话语比较分析【摘 要】 教师话语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自然调查法,通过课堂观察、录音和问卷调查,就四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样本主要从教师话语中的提问方式及教师对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剖析,分析了教师课堂话语的类型及其特征,讨论了目前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view-12286247.htm【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话语;比较分析一、 引言教师课堂语言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u

2、nan,1991:189)。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许多学者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Pica & Long(1986)的研究表明: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而学习者所获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较少,不利于语言习得。近年来,国内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分析与研究,其中赵晓红(1998:17)的研究发现,教师话语往往占用了70%甚至90%的课堂时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因而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周星、周韵(2002:61-62)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

3、教师的话语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因而有利于语言习得。外语课堂上的语言交际是个错综复杂、难以琢磨的过程。在英语语占教学改革中,大多数教育者都在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创新,但教师话语的研究更应值得重视。这不仅是学生二语习得的主要来源,也是体现教师素养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在详细描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语用功能,以期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二、 研究方法及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和描述教师话语的特点, 而无意探究任何因果关系, 因此采用了自然调查的方法。为

4、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点, 我们使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手段:(一) 课堂录音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 随机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四位教师进行随堂听课, 并用采访机将四节课( 每节课50分钟) 进行完整录音, 然后将录音转写成书面文字, 并对录音和文字材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二) 问卷调查考虑到四课时的课堂录音取样相对较小,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手段, 本研究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平时上课的情况, 对课堂教学和教师话语的有关情况进行评价, 以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资料和信息。首先针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设计题项,对160名学

5、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我们能够将课堂录音的统计结果与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 以便能更准确地描述教师话语的有关情况, 增加研究结果的信度。从而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话语的调整,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树立良好学习动机的好方法,找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外语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并应用于实践。该问卷以周星、周韵(2002)所采用的调查问卷为基础。三、研究结果及讨论(一)提问方式提问在营造课堂气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Nunan 1991:19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就

6、谈不上教学效益的提高。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呢7提问是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参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提问促使学生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其更具有可理解性。(Richards & Lockhart 1996:185)。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1)唤起学生注意;(2)鼓励学生参与;(3)发动学生回忆,运用有关知识;(4)检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5)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6)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7)引导学生

7、进行创造性思维;(8)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9)诊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10)调控教学进程;(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色表现。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的主要方式是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展示性问题指提问者(questioner)已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参考性问题则指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展示性问题时,其目的不是要寻求自己所不知的信息,而是为了进行语言学习。那么许多学者提出,为了使课堂上有更多的交流,气氛更加的活跃,教师应少使用展示性问题而多采用参考性问题。使学生使用的语言更为复杂,更接近自然环境中的话语。而学生回答咨询性提问的机会越多,自我表达的能

8、力就越强。表1统计结果显示:每个教师课堂提问总量参差不齐,但总体来看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展示性问题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参考性问题,占到了提问总量的59%91%。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9%的学生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大部分为针对语言点操练,缺乏“信息沟”的展示性问题,这类问题虽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缺乏交际性的语言实践,若过多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参考性问题因其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交际环境,出现了“信息沟”,给学生创造了组织语言进行实践的机会,使课堂更具交互性(郑艳 2013)。Brock(1986)建议教师应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数量,这可促使学生提供句子更长,句法更

9、复杂的答案,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二)反馈方式教师反馈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课堂表现或某一学习任务是否成功完成所提供的评价性信息(Richards J C.et a1.2002),它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掌握在“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教师反馈有助于学习者清楚了解自己的语言行为表现及目的语能力,也是学习者纠正话语错误、提高目的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Chaudron 1988)。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反馈及在反馈总量中所占比倒做了统计分析,表扬并点评(6%29%)等;而很少采

10、用消极的反馈形式,如请他人回答(0%11%)、引导自我修正(0%11%)等。问卷调查的结果与音频资料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基本一致,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对于学生语言行为表现,教师通常会给予正面反馈,很少直接修补学生话语中错误。对学生错误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忽略小错误,但会选择重要错误进行讲解。大量研究表明,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助于改进学生的行为(赵晓红1998)。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positive feedback)时,不仅能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的营造、活跃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多给予表扬。积极反馈对学生起着鼓励与促进作用,在学习成长的道

11、路上将成为催促上进的推动力。即使回答不对或不完全对,也应用婉转的语气给予评判。不提倡过分纠错。它往往使学生感到羞愧而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反馈语能使学生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从而增强自信心与学习动机,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肯定。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negative feedback)更有助于改进学习者的行为,但笼统、机械的积极反馈,如“Good”,“Excellent”, “Right”等,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而应具体一些,让学生明白自己哪说得不错,哪还有待改进,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能起到间接指导作用。四、结语本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录音及问卷

12、调查,全面、详细地描述和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特点。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学习都至为关键。教师话语是学生可理解输入的重要途径。研究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可以帮助教师认清哪些课堂话语能促进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找到有效的课堂用语,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养。教师话语是英语语课堂中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互相交流,随时反思其教学语言,提高话语质量,控制课堂话语输入量,利用教师话语的各种技巧,使学生接收到合适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通过双向交际对学生的语言习得进行反馈,充分发挥教师话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参考

13、文献:1 Allwright, D. & K. M. Bailey. 1991.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 oom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Brock C.The effects of referential question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J.TESOL Quarterly,1986,(20).3 Chaudron 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

1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4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5 Krashen.S.1985.nP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6 Long M H. Native Speaker/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and the Negotiation of Comprehensible

15、InputJ. Applied Linguistics,1983,4:126 141.7 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1991.8 Richards J C,et a1.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

16、02.9 Sinclair,J.McH.& Coulthard,R.M.1975.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0 王银泉, 1999, 第33 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 IATEFL) 年会侧记 J ,5 外语界6 第2期。11 王英男,许炜.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话语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 应惠兰、何莲珍、周颂波, 1998,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 ,5 外语教学与研究6 第4 期。13 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14郑艳.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