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江平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 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8762674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吴江平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吴江平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吴江平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吴江平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吴江平望中学高一历史期中 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江平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2、分封制使西周奴隶主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是A“周王卿大夫诸

2、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卿大夫士诸侯” D“周王诸侯士卿”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4、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5、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 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的本质是A秦朝皇印为玉玺 B天子非常爱好金玉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

3、,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冶,英国在政治上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7、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8、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

4、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9、按照唐朝有关兵役法的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经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他拒不署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魏征“专权乱政”10、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

5、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A召开国民党一大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C整编国民革命军 D发动北伐战争1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12、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合理 B.中央集权不

6、断加强 C.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14、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肯定了A联邦法律的多样性 B国家的统一C法律的公正性 D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15、“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A.占领中

7、心城市B实施战略决战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16、美国总统奥巴马到到北京故宫参观,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7、.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18、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

8、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0、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1、“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

9、20世纪”。“礼物”指的是 A. 签订南京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 割占宝岛台湾 D. 签订辛丑条约22、“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一切,始于A1688年“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C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23、下列历史事件的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B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C. 广州被设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 D赔款2100万银元辛丑条约24、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成立 同盟会成立A B C

10、D25、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国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永安建制 B.天京事变 C.北伐失利 D.安庆保卫战失利27、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被害人总数达30多万。南京大屠杀的发生是日本侵略者在华暴行恣意泛滥的结果 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政策长期发展

11、的结果 不是偶然的 值得中国人民、日本人民以及其他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深思 A. B. C. D.28、“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史学家张萌麟认为“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29、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A.淞沪会战中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枣宜会战中30、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12、这里的“分界线”突出表现在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B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政党政治C鼓励发展工商,实业救国成为潮流D断发易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回题(共3题,共40分)。31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

13、,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卷91百官志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指出元朝行省创立的目的。(2分)(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