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855718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一轮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人民版必修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讲解(第四单元 产业和劳动者) 理解:要点诠释考点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1.深刻理解“两高一优”农业的内涵。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依托市场,转换经营机制,遵循价值规律。2.发展“两高一优”农

2、业的原因。这是由我国农业的作用、地位和现状决定的,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较薄弱,而粗放型增长是造成我国农业波动和农业落后的重要根源。3.如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1)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要把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经营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2)要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的产量、质量、效益的提高都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所在。(3)要增加农业投入。只有加大农业资金和物质投入,才能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现实。(4)积极发

3、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链接拓展农业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农民利益。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巩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农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农业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并进而影响到农村的购买力的提高、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共同富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实现;影响到工农联盟、国家政权的巩固,

4、农村的社会稳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考点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2.工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2)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它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4)它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5)它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3.我国的工业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5、、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着重发展建筑业和工业部门中的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信息产品制造等支柱产业。4.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其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入信息时代,不仅工业化的内容与传统工业有所不同,而且在技术上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现实可能。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诸多新兴产业,同时它以其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产业广泛结合。不断进步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传统产业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效率,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地改进

6、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催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考点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1)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2)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3)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向自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带动了情报信息业、咨询业的兴起。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

7、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提高了。这样,不仅推动了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为科研、教育服务的出版印刷业以及录像、广播、电视等现代视听服务业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战后,国际贸易以及资金、技术、劳务的输出和引进发展迅速,使国际分工和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强。这样就推动了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服务的银行业、保险业、国际租赁业、邮电通信业、运输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总之,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因为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基本上还属于人力、畜力耕作的传统农业,每个劳动力生产的粮食所能供养的人口很少。工业上有许多部门、行

8、业的生产设备较落后,新技术、新工艺没有取得广泛的应用,这就使大量的社会劳动被束缚在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另外,造成我国第三产业落后还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即轻视各项服务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主要是还没有形成同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即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拖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而建立起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此,必须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3.在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第三产业的

9、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培养人才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促进第一、二产业生产的发展,推动我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第二,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第三,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链接拓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大产业的关系。(1)划分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种行业的性质。(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3)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

10、、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我国农业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广阔市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为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资料和技术设备。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在直接或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中,可以为社会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又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4)正确处理三大产业的关系。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的意义: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都有很大发展。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还

11、不合理。解决的主要措施:今后必须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考点四: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与履行义务体现出来。1.劳动者的权利(1)含义: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劳动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的劳动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难以顺利实现。(2)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12、。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3)保障劳动者享有基本权利的意义:首先,是保障和落实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其次,是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力、智慧,使他们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2.劳动者的义务(1)含义: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2)劳动者依法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3)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首先,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生产力

13、的水平。其次,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劳动者迎接21世纪各种挑战的需要。(4)遵守职业道德也是劳动者应该履行的义务。职业道德的含义: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劳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我国的职业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道德中的体现,其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只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4、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4.劳动者应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以及对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重视。作为劳动者,要依法行使劳动者的权利,忠实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自觉发扬主人翁精神,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链接提示1.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与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不能等同,后者范围大于前者。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考点五: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1.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义第一,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关系到改

15、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第二,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第三,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促进经济发展,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推动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第四,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五,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搞好就业工作的措施(1)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2)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深化改革,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4)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5)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6)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再就业援助。(7)下岗失业人员要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8)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有序地流动。考点六:劳动合同制度1.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1)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