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外渗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28284618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78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液外渗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输液外渗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输液外渗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输液外渗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输液外渗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液外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外渗(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液外渗的概述 输液外渗的原因 输液外渗的预防 输液外渗的处理 内容 输液 外渗( INS) :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输液 渗出( INS) :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 非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输液外渗的定义 早期常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晚期(据缺血程度): 1.灰白期:在局部或其附近出现单一或多数大小不等的砂 白 色斑块,边缘清晰,触之 冷硬 ; 2.青紫早期:在灰白色斑块出现较浅的 青紫色 改变,压之不退色; 3.青紫晚期:青紫区域出现大小不等的 水疱 ,内含渗出液,界限清楚; 4.坏死期:

2、皮肤或皮下组织呈 干性坏死 ,边缘清楚,周围稍红,触之微热,伴感染周围肿,可见脓性渗出物,如外渗液渗入手背深层的指间隙,严重者可导致肌腱坏死。 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a. 0级 : 没有临床表现。 b. 1级:皮肤发 白 ,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 1英寸( 2.5cm),皮肤发 凉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c. 2级:皮肤发 白 ,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 1到 6英寸之间(2.5-15cm),皮肤发 凉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d. 3级:皮肤发 白 ,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 6英寸( 15cm),皮肤发 凉 ,轻到中等程度的 疼痛, 可能有麻木感。 e. 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

3、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淤血肿胀,水肿范围最小处直径大于 6英寸( 15cm) ,可凹性水肿, 循环障碍 ,中等到重等程度的 疼痛 ,任何容量的 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 输液外渗的临床分级 INS 疾病因素: 癌症、糖尿病、右心衰、低蛋白血症 新生儿 老年人 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 休克、严重脱水、病危的患者, 肥胖患者 患者方面 输液外渗的原因( 1) 抗肿瘤药(细胞毒性损伤导致组织坏死) 抗生素 PH值 4.1, 8.0; 渗透压: 450mOSM/L 药物因素 输液外渗的原因( 2) 高渗性: KCL、钙 TPN、甘露醇 SB PH值 4.1: 强力霉素( 1.8)

4、万古霉素( 2.5) 多巴胺( 2.5) KCL( 4.0) PH值 8.0: 氨苄青霉素 地仑丁、 SB 药物因素 输液外渗的原因( 3) 风险评估能力低 选择血管通道器材有误 护士知识缺乏 ; 穿刺技术欠熟练; 护理技术 输液外渗的原因( 4) 关节、皮下组织少(小儿头部血管)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 远端小静脉容易发生外渗 ; 选择静脉炎的血管穿刺; 解剖部位 输液外渗的原因( 5) 20%甘露醇 50%葡萄糖、脂肪乳剂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碳酸氢钠 、 阿霉素、表阿霉素 长春碱类、诺维苯 氮芥丝裂霉素 柔红霉素 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 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

5、高渗性药物 ; 阳离子液 抗肿瘤药 血管活性药 抗生素 输液外渗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液体外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a.留置针尖端刺破血管壁,导致输入液体进入血 管周围组织。 b.虽然留置针尖端在血管内,但是由于输入液引 起的静脉收缩或导致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产 生了 向后 的压力,使得输入液从置管时留下的 针眼处渗漏。 c.高渗性或其他性质的输入液刺激血管壁,引起 液体的扩散从而造成外渗。 静脉输液外渗的机制 ( 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

6、。( 3)液体静压增加。( 4)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患者及家属教育 告知药物外渗的后果 自我预防外渗的方法 外渗的表现 应急处理 护士培训 依从性好 患者意识高 有效降低外渗 发生 穿刺成功率高 选择合适的通道 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选择合适静脉 掌握 药物 的 性能 、特点及使用的 注意 事项 多巡视 护理技术 合理使用血管:有计划 有主动静脉治疗意识(尽早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正确选择输注通路:选择粗直、避开关节部位,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禁止 在乳腺癌术后患侧穿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避免上肢穿刺。 合理选择输液

7、工具的原则 满足输液治疗需要 穿刺次数最少 留置时间最长 对病人损伤最小 风险最小 INS标准 :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 最细、最短的导管 ,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输液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和患者的活动需要。 患者方面: 增加患者的痛苦(身体和精神),延长住院天数和经济负担,严重者造成患者残疾。 医护方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心里压力,引发护患纠纷。 注射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的 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 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2002年 输液外渗的处理原则 促进 液体重吸收 灭活 外渗药物 的毒性 使用 拮抗剂 停止输入 利

8、用 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 ,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 3-5 min左右。 水肿明显,可使用开窗减压术。 评估渗出药液性质、渗出量、面积、局部表现及患者主诉 怀疑或发现输液外渗 原理:使血管收缩,减轻水肿和局部药液扩散 , 用冰袋敷: 4 6 ,每次 20 30minm 30min, 1次 /6h。 在抗肿瘤药外渗 48h 72h冷敷 注意防止小儿冻伤;奥沙利铂不能冷敷。 冷敷主要用于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 原理:使血管扩张,减轻疼痛。 (热敷使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 )。 热敷: 39 41 ,每次 20minm 30min, 1次 /

9、6h。 热 敷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不能用于已经发生严重缺血的外渗。 可以用药血管收缩剂外渗: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 糖尿病患者慎用热敷。 理疗 其他还可采用远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理疗等方法处理。当药物外渗经处理无效、外渗致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应及时行切开减压术。一旦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则应将其广泛切除,并换药或植皮。 用法:外敷、封闭、涂药 方剂:溶液、针剂、霜剂、中药等 药物方法: 硫酸镁湿敷: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是 25 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脑垂体后叶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渗。 硫酸镁遇冷后容易结晶,对高渗性液体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 ,因此只能用

10、于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方法:将 25%硫酸镁溶液浸湿 4层纱布后覆盖患处 ,上盖一层塑料薄膜 ,每 46小时更换 1次 ,持续湿敷。 乙醇外敷: 75%-95 乙醇外敷用于渗漏性损伤的组织,因其能抑制皮肤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活性,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肌体抵抗力,抵制炎症有关。此法方便经济,疗效高,无任何不良反应。 酚妥拉明局部湿敷(适用于血管收缩性药物) 方法:取酚妥拉明 1ml(10mg)加生理盐水 5ml,取 2层纱布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 ,每次局部湿敷 30m in,每天早、中、晚各 1次 ,持续湿敷。湿敷时间均为37d。 山崀菪碱稀释液湿敷:山崀菪碱是阻

11、断 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物,可使平滑肌松弛,能扩张皮肤浅层血管,解除微血管痉挛作用 ,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症状,在口服、注射时有明显的解除血管痉挛和中和药物酸性的作用。湿敷有促进药物迅速渗透到皮下组织,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解除静脉血管痉挛,扩张局部血管的作用。改善微循环,以利于外渗液体的回吸收。 局部封闭:如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呈紫黑色或坏死时,应立即进行封闭治疗,常用的封闭药物为 0 . 25 一 1 普鲁卡因和透明质酸酶,隔日 1 次,一般封闭 3 一 5 次即可痊愈。普鲁卡因可减少局部组织血管收缩,改善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况,透明质酸酶有促进药液扩散、稀释和吸收的作用。 水泡的处理(小水

12、泡) 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 避免摩擦和热敷 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 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膜敷料,让水泡自然吸收(无条件者仍局部湿敷) 水泡的处理(大水泡直径 1cm以上) 伤口消毒 针头在水泡的边缘刺破水泡 无菌纱布覆盖,吸干渗液 黏贴水凝胶片状敷料 溃疡形成的处理 生理盐水清洁伤口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 抬高患肢 禁止在患侧肢体静脉注射,患处勿受压 必要时手术治疗 外科处理 如果药物渗漏范围较大、患者有严重疼痛或者渗出发生 1 3周后病变部位无愈合倾向 ,则有必要行清创、植皮等治疗。具体的手术时间、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核磁共振检查及荧光素注射加紫

13、外线照射法可以帮助判断外渗范围 ,用于确定手术范围。 甘露醇外渗 使用甘露醇时多要求快速滴入,因此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大量渗透至皮下则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 。 输入甘露醇时应先评估血管,尽量选择使用少、弹性好且较粗的静脉。输液时间已超过 24 h的静脉通路,在输入甘露醇时要慎重,尽量避免同一静脉通路连续多次输入甘露醇。研究表明,甘露醇在静脉注射 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的静脉损伤,出现血管壁损害、血管周围出血、血管内瘀血、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 一般处理: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炎或外渗,应立即给予妥善处理。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外渗时应选择 热湿

14、敷 。研究提示,在寒冷环境下,热湿( 47 )对甘露醇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效果良好。用 25 %硫酸镁液浸过的纱布局部湿敷 ,纱布稍大于组织肿胀面积 ,2 h 更换 1 次。 多巴胺外渗 多巴胺是 、 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它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多巴胺外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坏死 外渗后立即用含酚妥拉明 5mg的生理盐水 10 15ml充分浸润注射 .酚妥拉明为 受体阻滞剂,能阻断 受体的兴奋作用,扩张血管,使周围血管痉挛解除,改善微循环。由于酚妥拉明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而浸润注射本身对肌肉组织就是一种机械损伤。 外渗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 5ml加酚妥拉明 40mg)湿敷或 25%硫酸镁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化学反应,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织坏死。由于水肿组织抗病能力减弱,易受细菌侵袭,甚至发生局部感染,且水肿组织的再生能力和修复功能减弱,发生损伤后不易愈合。因此液体外渗后的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钙剂 ( 1)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程度。 ( 2)用 0.25% 0.5%普鲁卡因封闭疗法,以缓解肿胀部位的发炎损伤症状,并纠正其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这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最关键的一步。 ( 3)局部湿敷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