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教案旧必修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20312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教案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教案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政治: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教案旧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教案旧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教案旧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教案课题: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目的:理解其含义;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原理难点:含义教程:【复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为什么?)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导新】什么是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对吗?请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以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导学检测】阅读教材第一至第三段回答:1、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 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 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 从而引起物质具体 的变化。思考:意识能否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阅读教材第四至第十四段回答: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不仅表现在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还表现在人们改造 的活动中。4、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 一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 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

3、实践活动, 客观事物的发展; 一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 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 客观 事物的发展。阅读教材第十五至第二十二段回答:如何理解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振奋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 的思想意识,克服 的思想意识。分析归纳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含义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例:(图纸-工人按图纸施工-建筑物)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4、意识能直接作用于物质(图纸起指导作用,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图纸)-指导-实践-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一种物质的东西 反作用物质(楼房)发生变化思考:楼房是由图纸变来的吗?(是由一种物质性的东西变来的)为什么图纸不能直接变成楼房?(物质的东西只能由物质的东西变化而来,楼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只能由建筑材料变化而来,而图纸是意识性的东西,不能变成楼房)图纸在建筑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指导作用)总结: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2、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

5、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例:意识对自然界有反作用:积极表现(教材P24最后一段)(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路线、政策)消极表现(教材P25第三段)(封建迷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我国历史上的左倾错误几乎断送了我国革命)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本身变物质意识对社会有反作用易错知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阻碍)作用。(错)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错)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对事物有反作用。(错) 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错)用意

6、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原理分析说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不断开发我们的精神资源?(教材P27)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信用意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就业和择业观念。 声势浩大的网上扫黄活动、倡导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非典精神,神州六号所折射的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等,都是今后考试的命题素材。其共同点在于: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反作用。例

7、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例2:恩格斯曾把意识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请用哲学常识回答:为什么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反映和反作用)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概念区别: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关系:1)、区别 含义不同。物质的决定作用,是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既是自然界

8、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的直接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地位不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基础,是第一位的,而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和客

9、观规律的制约)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联系:两者不可分割,否认前者是唯心主义错误;否认后者是形而上学错误。例:精神不是万能,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例: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分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 原理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就推动了物质保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分析。(1)防止和克服虚报、瞒报等浮夸作风。根据本地的特点,采取政策。根据同学们基础较差实际,进行补课。(2)西部大开发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针对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投资过热的实际情况,提高银行利率,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0、。(3)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4)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注意】:(1)此原理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2)判断一则材料是符合还是违背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时,要注意三点:A 看有没有客观背景;B 看有没有主观内容,如:理论、方法、观点、路线、方针、政策、方案 C 看B是否符合A,或B是否从A中得来,或B对A起了作用。如果B是从A中得来,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如果B与A相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如果B对A起了作用,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把握例词:物质决定意识

11、 一切从实际出发,常见判断例词:根据客观(形势、国情、状况)决定主观 、解放思想、 修订法律 、调整政策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常见例词: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制定合理计划、提出目标、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借鉴经验。说明:第3个知识要点是高考的重点,一节课无法讲完讲清,因此单独讲一节课,并引导学生加以运用。高考专题: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首要表现。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早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世界上没有 8 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

12、同;知识构成不同。我们应当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 9 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 10 ,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

13、德规范,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进步。热点分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丈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新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2007 年6 月25 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胡娜涛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

14、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2007 年7 月25 日,“建设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开幕。会议一致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新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4)、十七大强调: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二八年奥运会、残奥会和二一年世博会。角度分析(哲学角度)(l)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