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4生活与哲学总结.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9588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4生活与哲学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4生活与哲学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4生活与哲学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4生活与哲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4生活与哲学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1、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生活中处处有哲学。2、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意思;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

2、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回答世界的本源,是划分唯物与唯心的标志)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志)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

3、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8、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来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又对时代有反作用,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9、马克思主义哲学:1)地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

4、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2)产生: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3)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根本观点:实践)4)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论)1、基本原理(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

5、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用正确地意识指导我们实践。(2)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2、几组含义及关系(1)物质与意识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意识是物质世

6、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总之,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既承认事物的运动,也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

7、和诡辩论。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主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普

8、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哲学依据、意义、具体要求)(1)含义: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3)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从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实际出发,反对唯意志论或安于现状的错误思想。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认识论)1、实践1)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10、一切物质性活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基本形式:改造自然地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的科学实验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能指导我们的实践。 正确的认识能指导我们走向成功,错误的认识会指引我们走向歧途。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11、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为: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其统一性表现为:第一,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第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

12、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辩证法)1联系观点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特征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

13、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可变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意识的指导下,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为人类造福。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条件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居于统帅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14、决定作用、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发展观点1)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

15、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特点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方法论: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4)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原理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A.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反对急于求成。B.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优柔寡断。C坚持适度的原则。3.矛盾的观点1) 矛盾的含义:矛盾双方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前提,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中)。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