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传人:执*** 文档编号:12818323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各市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四川省绵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810题。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未尝疾病。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味视他圃尤胜,又不二价,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输直。夜织屦,坚韧过革舄,人争贸之以馈远。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少与张浚为布衣交,浚为相

2、,驰书函金币属豫章帅及漕曰:“余乡人苏云卿,管、乐流亚,遁迹湖海有年矣。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能屈,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帅、漕密物色,曰:“此独有灌园苏翁,无云卿也。”帅、漕乃屏骑从,更服为游士,入其圃,翁运锄不顾。进而揖之,翁曰:“二客何从来耶?”延入室,土锉竹几,地无纤尘,案上有西汉书一册。二客恍若自失,默计此为苏云卿也。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浃,遂扣其乡里,徐曰:“广汉。”客曰:“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曰:“然。”客又问:“德远何如人?”曰:“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因问:“德远今何官?”二客曰:“今朝廷起张公,欲了此事。”翁曰:“此恐怕他未

3、便了得在。”二客起而言曰:“张公令某等致公,共济大业。”因出书函金币置几上。云卿鼻间隐隐作声,若自咎叹者。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旦遣使迎伺,则扃户阒然,排闼入,则书币不启,家具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注释:舄(x):古代一种有木底的鞋。 扃(jing):门窗上的插关,此代指门。阒(q)然:寂静的样子。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味视他圃尤胜视;比较B有羡则以周急应贷羡:盈余、剩余C第长于知君子第:只是D共济大业济:帮助帅、漕乃屏骑从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人争贸之以馈远木欣欣以向荣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4、AB则扁户阒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德有余而才不足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C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云卿种菜,讲求法度,菜品上乘,加上售不二价,因此蔬菜畅销,获利倍增。B豫章帅、漕舍弃随从,化装成云游的文人,最终找到了苏云卿隐居的地方。C张浚认为苏云卿是仅次于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苏云卿却认为张浚并非全才。D客人表明来意,苏云卿才豁然大悟,好像后悔刚才失言暴露了自己的身份。第II卷(共120分)注意事项: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四、(23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

5、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4分)(2)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6分)三、(9分,每小题3分)8D(济:成就、完成)9D(都表转折,“却”。A表目的“用来”;表修饰。B“于是,就”;“竟然”。C表转折;表假设。) 10A(获“倍利”的是菜贩,而非苏云卿)第II卷(共120分)四、(23分)11(10分)(1)希望(你们)能亲自到他家,一定要替我把他给请出来。(4分) (2)两位客人极力邀请(苏云卿)与自己一同乘车回去,(苏云卿)推辞不肯,约定说他明早登门拜望(客人)。(6分)(大意各1分,划线处各1分)参考译文:苏云卿,广汉人,绍兴年间

6、,来到豫章东湖,修筑庐舍居住在那里。对待邻里很有礼貌,无论贵贱老少都尊敬他,称他为苏翁苏翁身高七尺,长着一副漂亮的胡子,不苟言笑,穿布衣草鞋,终年不换,未曾生病苏翁除去荆棘,用土筐运来石子垒成菜圃,耕耘、种植、除草,灌溉培土,都很有方法。即使酷暑严寒,土焦草冻,菜圃里也不缺少蔬菜,郁郁葱葱,四季菜品一应俱全。味道比其他菜圃更好。加上市不二价,菜贩获利加倍而且卖得很快,常常提前交付定金预订他晚上编织草鞋,坚韧超过皮革做的木底鞋,人们争着买来馈赠远方亲友因为这些原因,他不缺柴米,有盈余就用来周济急需和告借的人,借者不还,完全不放在心上灌园之余,闭门高卧,或者整天端坐,高深莫测苏翁年轻时,与张浚乡布

7、衣之交张浚后来做了宰相,派人骑著马,带上书信金钱礼品,托付豫章帅、漕说:“我的同乡苏云卿有仅次于管仲、乐毅的才华,希望你能亲自到他家,一定要替我把他给请出来。”帅、漕派人悄悄去访问,都说这里只有种田的苏翁,没有苏云卿这个人。帅漕便不带骑士随从,打扮成游士的样子,来到苏云卿的菜园中。这时,老人正拿著锄头在干活,没有注意他们。帅、漕走上前去拜了拜。老人问:“客人从哪里来?”便请他们到屋里去。屋里很干净,一尘不染。案上有西汉书一册。客人恍然大悟,心想,这个老人一定是苏云卿了。不一会,汲泉煮茗,感情渐渐很投机,客人便问老人的老家在何处。老人慢慢回答说:“广汉。”“张德远与您老同乡,您认得吗?”回答说:

8、“认得。”客人又问:“你觉得张德远是个什么样的人?”回答说:“贤人。只是,很了解君子,却不大了解小人,德行有余而才干不足。”于是问:“德远现在担任什么官职?”客人说:“现在朝廷起用张公,正是想了结此事(为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老人说:“这恐怕不是他了结得了的。”客人站起来说:“张公叫我们请您去与他共同完成大业。”于是便把书信和礼物放在案上。苏云卿鼻间隐隐发出声音,好像埋怨自己刚才失言。两位客人极力邀请苏云卿与自己一同乘车回去,(苏云卿)推辞不肯,约定说他明早登门拜望(客人)。第二天早晨,官府派人来迎接苏云卿,却发现门户紧闭非常寂静。推门进去,书信尚未拆,礼物也没有打开,苏云卿已经走了,不知去

9、向。(四川省德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三、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8一10题。(9分,每小题3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

10、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

11、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

12、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命谦口数其罪 数:列举 B超迁兵部右侍郎 迁:提拔 C三杨在政府,雅重谦 雅:高雅 D劾谦以久不迁怨望 热:弹劾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于谦才可大任”的一组是( ) 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 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

13、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谦在宣德初就受到皇帝重视,在郕王主政时官至兵部尚书。他也尽心国事,在“土木堡之变”之后,力主不迁都并做出了妥善的防守安排,基本安定了人心。 B于谦在“三杨”主政时,极受重视,所奏请之事都能得到即时批准。“三杨”去世后因顶撞过王振,差点因被人生事陷害而判处死刑,后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C于谦在山西、河南吏民及周、晋请王的请求下重任巡抚,他采取了一系列救灾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他父母去世,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但不久又担任原职。 D于谦在发生朝臣围打马顺的事件时,设法稳住了郕王,并让他宣谕不予追究众人打马顺之事,安定了朝局,受到了吏部尚书正直的高度赞扬和朝臣们的依重。

14、第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译文: (2)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译文: 三、(9分,每小题3分) 8C(向来) 9B(举进士说明有才,不能说明才可大用,说的是忠于职事,说的是任职) 10B(顶撞王振的是与于谦姓名相似的一个御史)四、(23分)11(1)(5分)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没有看见来朝南渡的情况吗?(语意基本正确2分,“动”“去”各1分,“以为”各1分)(2)(5分)当时,上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也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语意基本正确2分“上下” “社稷”各1分,“独乎”句式译正确1(四川省成都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诊断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登泰山记薛福成 必置身高明之域,然后心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