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8181033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畜牧行业)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农业大学校史概述1、胡先骕,江西新建县人,1894年生。1940年10月至1944年5月任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1968年逝世。2、肖 蘧,江西泰和县人,1897年生,1944年5月至1947年5月任国立中正大学校长。1948年逝世。3、魏东明,天津人,1915年生,1950年2月任国立南昌大学党组书记。1982年逝世。4、刘乾才,江西宜丰县人,1908年生,1950年2月任国立南昌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领导党委书记石庆华 校长、党委副书记黄路生 党委副书记曹钟朗 副校长金志农 纪委书记徐兰宾 副校长王华林 副校长上官新晨 副校长潘晓华 副校长陈金印 副校长廖为明 副校长贺浩华 校长

2、助理胡春晓 校长助理许斌华 江西农业大学,前身为国立中正大学,自1940年办学至今,春秋更替,风雨沧桑,历经1949年更名的国立南昌大学,1952年以南昌大学农学院为主体成立的江西农学院和1958年创立的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发展成为今天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至今已走过了68年的发展历程,是江西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江西农业大学各个办学时期学习和工作过的校友和同仁们,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忠诚国家,献身教育,服务人民,建设家乡”,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奉献。他们做出的成绩与贡献,铸

3、就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一、国立中正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创建于1940年10月,是以蒋介石(蒋中正)的名字命名的中央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址设在当时江西省国民政府所在地江西省泰和县,后因战乱迁校至宁都长胜,抗日战争胜利后迁校于南昌市望城岗。国立中正大学创办时分设三处三院一部,即教务处、训导处、总务处、;文法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和研究部。学校设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三处”处长、“三院”院长和各系主任及教授代表若干人组成,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1940年10月初,由国民政府任命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胡先肃为国立中正大学的首任校长。胡先肃,早年留学美国,获加州柏克莱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4、,后又出国深造,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植物分类学家。他在就职典礼上说,“本人治校,教与 育并重,希望造就多数专家”,在教学方法上,“不竞务新奇,亦不拘守陈说”。他要求:“从校长以至同学,每一个人都应有这样一个目标,就是要使本校成为国内外一个最好的大学。”他精心擘划、筚路篮缕、励精图治,凭借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望,请到了许多出色的教授、学者,中正大学已初步实现“名校名师”。1944年4月胡先肃因学潮不愿开除学生自动辞职。 1944年5月,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肖蘧教授担任校长,到校履职。此时,日寇为稳定中国战区局势,以便转向太平洋,在中国再次发起进攻,战局日趋紧张。学校处在极为艰苦的时期。肖蘧校

5、长千方百计、竭尽心力,一方面团结、善用,留住老教授,另一方面亲赴桂林、昆明、贵阳、重庆、成都、长汀、南京、上海等地延聘大批名流学者来到学校讲学。至1947年6月,在肖蘧校长任职期间,学校虽处于动荡困难时期,但他认认真真办学,各方面的工作有所推进,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学校规模和校务工作,成绩显著。 1947年7月教育部任命化学家林一民为校长。在他任职期间,他着力于学校规模的扩大,进行院系调整,至1948年10月学校发展、调整为五个学院,十八个系,教师181人,其中教授65人,副教授46人,讲师17人,助教53人。 中正大学师生员工大多数来自沦陷区,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

6、国怀有强烈的民族仇恨,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和在对日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表示愤慨。他们办壁报,组织“战地服务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游行示威请命书生请命赴疆场,甘洒热血写春秋。中正大学的师生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的学生运动中,37岁姚名达教授和24岁的吴昌达同学在战地服务中为掩护其他同学突围时光荣牺牲,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5月26日,迎接解放军入校。二、国立南昌大学 1949年8月1日,国立中正大学正式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国立南昌大学隶属于中南区军政委员会教育部。1950年6月学校院系进行调整,由最初的5院2

7、2系8专修科调整为4院16系8个专修科,1951年5月增设“师范部”。1952年10月,因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以南昌大学农学院为主体成立江西农学院;1953年11月,以南昌大学师范部为主体成立江西师范学院。其他院系分别调往华中师院、华南师院、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胡南师范学院等十余所院校。国立南昌大学于1953年11月撤消。国立南昌大学虽仅历时4年,但它是江西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设置的5个学院22个系,共培养毕业生2362人,其中本科生1119人,专科生1200余人。三、江西农学院 江西农学院的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解放

8、后改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昌大学农学院的农学、兽医两个系与河南、湖南、广西三所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江西兽医专科学校、南昌农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江西农学院。 院长杨惟义是一位蜚声国内外的昆虫学家,更是江西省第一位学部委员(即现在的院士)。在他担任江西农学院院长期间,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把学院办成了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很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建院初期,江西农学院只有农学、兽医两个系和一个中技部,1958年大发展时期,根据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增加到农学、牧医、农机、园艺、土化五个系十一个专业。1961年贯彻八字方针和高教60条精

9、神,又重新调整为农学、牧医、农机和园艺四个系,分设农学、植保、土化、畜牧、兽医、农机、果树、蔬菜八个专业。办学十七年,在中黄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历经学院的创立、历史性大发展、走向辉煌三个时期的艰苦创业,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生产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学生由原来的600余人发展到1900余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4819名高级农业科技人才,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69年9月,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江西农学院并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四、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遵照毛泽东主席教育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创办的一所半工半读的新型农业大学。 江西省

10、是一个山多平地少的省份,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素有“ 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山区资源十分丰富,加之江西是毛泽东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亲手开创的革命根据地,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中央十分关怀江西革命老区的建设和社会发展。1957年月12 月,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动员、派遣了5万余名机关干部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上山下乡,在全省山区革命老根据地建起了106个农林牧副渔综合垦殖场。为了解决大多数农民无法上学的问题,在毛泽东主席的建议与大力支持下,在邵式平省长、刘俊秀书记、汪东兴副省长等同志的积极筹备下,在1958年8 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共产主义

11、劳动大学总校和井冈山、庐山等30所分校同时举行开学典礼。一所以“半工半读”为特征的新型大学在江西这块革命老根据地就这样诞生了。 1958年8月1961年4月是共产义劳动大学的创建初期。在这一时期,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遇到三个大的困难。一是经费严重不足,建校经费和学生生活费遇到严重困难;二是在粮食生产基地没有建好的情况下,学生和农业工人及其家属的粮食供应得不到保障,口粮供应奇缺;三是蔬菜、肉类等副食品的供应遇到预想不到的新情况、新困难。但是,全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拼搏苦干,凭借自己的双手,通过远征大港山,砍茅竹,建林场;战瓜洲,开垦湖州荒地,创建共大粮仓;修水库,开良田,建立蔬菜基地

12、等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渡过了难关。经过两年多打基础、摸经验、探道路、建体系的工作,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扩大了规模,创建了一些生产基地,发展了生产,站稳了脚跟。一支“半工半读”的师资队伍逐步建立起来了,为共大坚持“半工半读”的办校方针,为培养大批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普通劳动者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60年196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的时期。共大也由于发展过快,生产基地不健全和管理不善等原因,产生了严重的困难。正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中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有关领导同志都热情地关怀共大,大力支持共大的事

13、业,使共大全体师生员工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了无究的力量。1961年7月,毛泽东主写下了七三0指示信,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办校的信心,共大的生产、教学、科研等逐步取得了巩固与提高。 共大经过调整,巩固、提高时期的艰苦努力,生产基地日臻完善,生产自给水平逐步好转,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一个适应半工半读办学特点的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教育体制已基本确立。同时,省委,省人委实事求是地确立了共大生产自给的范围,标准和实现自给的时间,学校具备了大发展的物质基础。从1964年开始共大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校规模蓬勃发展,至1966年底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已发展到总校1所,分校112所。 在十年文

14、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林彪、江青两上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共大同样受到影响。学校两度改变领导管理体制,将128所城镇普通中学迁到共大,在拍摄影片决裂时,“四人帮”爪牙疯狂插手,歪曲共大的历史,共大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但全校师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毛泽东主席的七三O指示,坚持共大的办校方针,排除各种干扰,学校仍在曲折中继续前进。随着“四人帮”的粉碎,我们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也与时俱进,进行教育改革,调整教学时间,贯彻六分之一的通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活跃学术风气,扩大学术交流,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列为

15、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五、今日农大 1980年11月20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校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今日农大,占地面积15500亩,校园面积由1980年的845亩扩大到目前的4000亩,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机构变迁、调整、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工作改革与发展后,今日的江西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理、工、农、经、管、文、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农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职业师范(技术)学院、南昌商学院、中科软件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 16 个学院,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3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学科建设力度,现有 14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56 个本科专业,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