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1.1 放大镜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28180239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1.1 放大镜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1.1 放大镜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1.1 放大镜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1.1 放大镜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一单元1.1 放大镜 教案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放大镜课题放大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 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3. 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4. 知道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凸透镜),其放大倍数越大、透镜视野越小;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小、透镜视野越大。 5. 掌握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6. 学会选择用适当倍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

2、)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导入一、引入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它?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现在就让我们进

3、行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新课教学二、 放大镜下的发现 (1)教师出示桂花树叶和新闻纸,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记录。 (2)出示放大镜,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3)讨论:用眼睛看到的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4)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科学文件夹 桂花树叶 新闻纸 用眼睛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 用眼睛看到的桂花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用眼睛看到的新闻纸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哪些细节是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 三、放大镜的特点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

4、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四、小结1、 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2、 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放大镜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