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三节教案必修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8179801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三节教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三节教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三节教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三节教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三节教案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时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教学过程导入设计热点导入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2007年3月6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外交部长李肇星表示,中国将继续贯彻胡锦涛主席倡导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新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问:这体现我国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情景导入通过上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也在加强以经济

2、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对我们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这一形势,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下面就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推进新课一、我国外交硕果累累老师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外交更是硕果累累,你能列举一些新世纪我国对外关系的重大成果吗?学生活动:(略)老师活动:展示我国外交成果(图片),图片一“中国加入WTO”;图片二“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图片三“上海世博会会徽”;图片四“朝核六方会谈”;图片五“中非合作论坛”;图片六“上海合作组织反恐军演”。老师活动:看来同学们还有不少时政知

3、识的积累。那么,当前和今后还有哪些重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呢?问题情景1:我国外交为什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2007年“”期间,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就我国外交的重大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也请同学们参与一下,假如你是外交部长,你会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合作学习记者招待会摘选(有改动)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国外交取得了很多成果,更加成熟了。那么请问,中国对外关系的成就与中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关系?谢谢。李肇星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国的外交政策确立了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我国对外关系的辉煌成就正是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4、交政策的结果和体现。老师: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过程评价设置情景“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长答记者问”插播视频,充分利用新闻素材,引导学生模拟外长回答其中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明白,我国外交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由于我国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合作探究二、我国的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老师:外交政策的含义和决定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1)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2)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老师解析: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和延伸,国家性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性质

5、,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反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这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老师点拨:(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2)国家力量不决定外交政策,但它是一国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必要条件。综合国力弱小就不能保证其外交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国家性质不决定国际关系,但由于不同性质的国家,国家利益会有着根本的对立,因而决定着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不同,会使国际关系发生变化。2.我国的外交政策(1)是什么?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

6、外交政策的性质是独立自主和平,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老师讲解:在讲解外交政策的时候,必须简单地提及这个政策的三个层面的意思:独立、自主、和平。所谓独立就是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所谓自主就是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所谓和平就是我国决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接下来简单分析:为什么我国的外交政策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呢?(2)为什么?学生回答:可能性:新中国消除了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必要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际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点)(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

7、发展。老师活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国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利益,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它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老师讲解:每个国家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开展外交,当然想取得一定的成就、达到一定的目标,那么我国在外交上想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这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居于首要位置的,这也就是在

8、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利益,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在开展外交的时候,就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上有着良好的声誉。(2)我国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独立自主。老师活动:独立自主的含义和主要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含义: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如在朝鲜伊朗核问题、伊拉克等国家问题)主要表现: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

9、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课堂探究:引用事例,印证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探究提示: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中国近海撞毁中国军用飞机,肇事后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降落中国境内。我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鉴于美国政府已向中国人民致歉,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我国政府决定允许美方机组人员在履行必要手续后离境。美侦察机在中国近海撞毁我国军机,肇事后未经许可

10、降落中国境内,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我国政府处理撞机事件的严正立场,表明维护国家的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职能;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绝不屈服于其他国家的压力。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在开展外交的时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这个立场主要包括“独立”和“自主”,独立指的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而自主指的是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我国在外交上除了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外,还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3)我国

11、的外交政策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老师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规律总结: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在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12、的同时,也积极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拓展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原则的关系老师:(分析)(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内容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理论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不干涉

13、任何国家的内政。(3)前者是我国倡导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法则或标准,而后者是联合国宪章中的重要内容,是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处理问题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联合国的原则的内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中确定的国家主权,各国平等以及维护国际和平、安全、正义等重大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愿望。(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问题情景2:中国现在很明显在和平崛起,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不少国家提出中国应当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对此,我们应怎样认识?合作学习记者招

14、待会摘选(有改动)美联社记者中国现在很明显在和平崛起。在和平崛起期间,中国将变成世界上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国家。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不少国家提出中国应当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中国在对外关系中是如何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与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关系的?李肇星我们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供援助的时候都不附加政治条件,而且援助是务实的。我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际上我们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我们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认真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为世界的和平、合作和发展事业作努力。李肇星中国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15、发展,推动互利合作,应该说中国外交既为中国人民服务,也为世界人民服务。我们在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积极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老师:通过外交部长李肇星答记者问,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学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努力!过程评价设置情景“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长答记者问”,插播视频,引导学生参与回答其中的探究性问题。三、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老师活动:展示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1)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作出明确规定的最早文件。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些原则,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对外活动,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外交上孤立新中国的图谋。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与2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一是联苏反美阶段。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二是反苏反美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同时反对各国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